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因素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流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他们对于友谊的理解,朋友的选择,交往中的期待存在不成熟,非理性的一面,由此形成交注欲强,而交往能力低的矛盾。本文通过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克服的方法,旨在使大学生克服其心理障碍,达到自我完善,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探索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制问卷“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筛选出来的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制约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由重到轻分别是不善于表达,缺乏沟通技巧和羞怯,自卑,性格孤僻,冷漠和多疑,自傲、知识面狭窄、兴趣爱好贫乏和不尊重他人,不信任他人,自私,妒忌.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问题,比如学习和生活的不适,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情感上的挫折、就业上的压力以及思想上的困惑等。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应该加强心理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可从案例着手,重点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会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并非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社会氛围和自身因素,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时表现出各种不足,这就需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际观,走出人际交往困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比任何时期都高,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大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学校、家庭、社会观念及大学生自身的认知、情绪、人格等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受到诸多困扰。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了解人际交往原则、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培养良好交往品质及加强实践练习等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楠 《科技信息》2010,(31):I0164-I0165
市场经济时代,人际交往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对人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众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而在综合素质里面,最重要的当属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层面结构出发,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功能,指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所在。  相似文献   

9.
针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焦虑、烦躁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困倦、易疲劳等机体方面的问题和自闭、冷漠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指出了亚健康状态对大学生的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的危害,根据大学生在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亚健康状态的特征提出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和方法,以期帮助他们尽早走出亚健康状态,促进大学生在心理、机体、人际交往等诸方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心理和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该群体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就高职院校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某大学在校本科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 《厦门科技》2004,(2):55-57
笔者在厦门市某大学开展心理咨询时发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最常见的咨询问题之一。许多大学生渴望人际交往,并意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笔者于2003年12月份调查了某大学在校本科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以便找出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快捷、方便、自由、广泛,但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进行交往,那种虚拟背景下的交往使得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信任缺失,而网络的快捷性又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速成、夹生,导致相互间人际关系冷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转变观念,寻找有效途径予以解决,引导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学生交流心理障碍问卷》对360名师范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总体人际交往障碍水平低于中点“3”,受测大学生的人际被动感和人际羞怯感相对较高,人际冷漠感相对较低;男大学生的人际冷漠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P〈0.01);理科大学生的人际被动感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P〈0.05);贫困组大学生的人际羞怯感、人际冷漠感和自我退缩感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一般状况组学生(P〈0.05);富裕组大学生的人际冷漠感显著高于一般组和贫困组学生(P〈0.叭或P〈0.001);身体健康组学生的人际羞怯感、情绪失调感及总体交往障碍显著低于身体一般组和身体虚弱组学生(P〈0.05,P〈0.Ol或P〈0.001);健康组大学生的人际冷漠感和自我退缩感显著低于一般组学生(P〈0.01).  相似文献   

14.
人际交往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活动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的心理健康、自身发展和今后的事业成就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提出现在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现状,作为公关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重要性,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大学生入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妍  秦鹏 《科技信息》2010,(3):I0156-I0156,I0217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因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张银河 《科技信息》2009,(30):I0067-I0067,I0069
在学习、人际关系、情绪、恋爱等方面大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甚至会造成很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由于客观环境发生变化,同时也包含着个体自身的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家庭、学校以及个人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他们对于友谊的理解、朋友的选择、交往中的期待 ,存在着不成熟、非理性的一面 .由此形成交往欲强 ,而交往能力低的矛盾 .本文通过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并提出其克服的方法 .旨在使大学生克服其心理障碍 ,达到自我完善 ,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  相似文献   

18.
林流 《科技信息》2012,(19):209+218-209,218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在校期间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宿舍是高等学校育人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关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给他们以引导和指导,为良好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秀萍  万燕 《科技信息》2008,(1):213-213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本文从公共关系观念的角度分析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出大学生应具有公众至上观念、沟通观念、形象观念、协调观念、诚信观念、互惠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于振梅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80-81,95
大学生在心理上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发展阶段,特殊的年龄阶段,特殊的发展任务,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大学生难以适应,从而产生种种心理困惑,发生心理障碍。这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实施调适措施。本文就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及其调适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