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在窖泥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试验从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窖泥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细菌。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由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Bacillus cereus/thuringiensis B(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2.
为分离筛选大熊猫肠道中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芽孢杆菌菌株,首先对8份大熊猫粪便进行高温水浴处理,利用刚果红平板法进行初筛和复筛,DNS法测定酶活力.结果分离出126株菌株,其中8株菌株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8个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中1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株阿萨尔基芽孢杆菌(B.axarquienis),2株西姆芽孢杆菌(B.siamensis),4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methylotrophicus).实验表明大熊猫肠道中存在多种降解纤维素的芽孢杆菌,其中新发现的有大熊猫源的阿萨尔基芽孢杆菌和西姆芽孢杆菌,丰富了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研究,并为高效生产纤维素酶提供新的菌种来源.探究了大熊猫消化道内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有利于实现高纤维类饲料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动物微生态制剂鸡肠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菌种由宁夏固原山区完全自然生长的土种健康产蛋母鸡的盲肠和大肠中分离获得,共分离出8株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株,对其进行茼落形态观察和描述,及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4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其中3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1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相对应的芽孢杆菌属和种的菌落形态,及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标准;另4株初步确定为不产芽抱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从浓香型白酒大曲中筛选出8株优势芽孢杆菌,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并结合细菌脂肪酸鉴定技术(MIDI鉴定系统)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大曲中分离筛选得到8株芽孢杆菌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浸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5.
自济南郊区菜园土中,分离到一株产伴孢晶体的霉状芽孢杆菌。对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以及 DNA 的 G+C 含量和 DNA-DNA 杂交率的试验测定。该菌有芽孢,其 DNA 中 G+C 含量为33. 9摩尔%(Tm)。由于该菌产典型的伴孢晶体,初步分析可将其归于苏芸金杆菌类(Baci-llus thuringiensis),并作为一种新亚种,命名为苏芸金杆菌霉状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mycoides)。  相似文献   

6.
从西宁市某饲料厂随机采集饲料样品70份,进行蜡状芽孢杆菌的常规分离培养与鉴定。共检出阳性菌株31株,检出率44.29%(31/70),31株分离株的生化试验结果与蜡状芽孢杆菌完全一致,且31株分离株都具有营养要求低、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杨合同  郭庆文 《山东科学》1995,8(1):50-52,55
本文报导了3种从小麦根际分离的拮抗性产芽孢细菌,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它们都对小麦全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株土壤源高产植酸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点采集的45份土样,利用分离培养基对产植酸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钒钼酸铵法测定其酶活,结合菌落和显微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其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的80余株菌中筛选获得一株有较大植酸酶酶活的菌株B.Ld2-C,植酸酶酶活为552 U/mL。经鉴定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B.sphaericus),能形成芽孢,而且该菌株能够耐受较强的酸、胆盐和高温,为研究其作为饲料添加剂菌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山东省棉田自然死亡的棉铃虫上分离到常见致病菌至少有8种,经鉴定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卵孢白僵菌(B.tenella)、青霉菌属真菌(Penicilliumspp.)、拟青霉属真菌(Paecilimycesspp.)和蛾霉属真菌(Nomuraespp.);得到一株对棉铃虫高毒的苏云金杆菌菌株Hu,其毒力比普遍使用的Bt菌系7216高,二者的LC50分别为15.1μg/mL和26.28μg/mL。蛾霉属真菌对棉铃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和杀伤作用,但人工培养时生长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0.
新型复合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宝恩  王继雯  甄静  慕琦  周伏忠 《河南科学》2010,28(12):1557-1560
针对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分别筛选得到了固氮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 9)、解磷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 3)、解钾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 2),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比.发酵液用草炭吸附后,复配含氮、磷、钾养分的化学肥料,通过转鼓造粒成型技术制成颗粒状生物肥料,芽孢形成率高,活菌数量足.田间实验表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1.
7株处理印染废水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石狮锦尚和伍堡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对碱性孔雀绿染料脱色能力强的7株高效菌株(B1、B2、B3、B4、B5、B6、B7),并对7株细菌进行鉴定:B1菌株为库特氏菌属(Kurthia),B2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B3菌株为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B4菌株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B5菌株为节杆菌属(Arthobacter),B6菌株为氧化产碱菌属(Alealigenes),B7菌株为棒状菌属(Corynebacterium).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热带盐场域近海及潮间带沉积物可培养细菌遗传多样性,从海南莺歌海盐场域近海及潮间带沉积物中分离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菌株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株分离自近海沉积物的细菌菌株均属于Bacil-lus;8株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细菌菌株分为5个属,分别为Acinetobacter、Massilia、Pseudomonas、Pantoea、Paenibacillus;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分离自近海沉积物的菌株YGHWSB2、YGHWSB3、YGHWSB4、YGHWSB5、YGHWSB6、YGHWSB10、YGHWSB21与B.amyloliquefaciens聚为一支,而菌株YGHWSB13、YGHWSB30与B.altitudinis、B.aerophilus、B.stratosphericus、B.xiamenensis聚为一支;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的菌株聚类较分散,YGHISB1、YGHISB2、YGHISB3、YGHISB4与A.johnsonii聚类;而其他4株菌株YGHISB5、YGHISB6、YGHISB7、YGHISB8分别与4个属的菌株M.haematophila、P.psychrotolerans、P.eucrina、P.peoriae亲缘关系较近.这些结果展现了分离自潮间带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见莺歌海近海沉积物中可培养细菌资源分类地位单一,而潮间带沉积物由于所处环境变化多样,可培养细菌资源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3.
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与其所携带的细菌复合侵染所引起。为进一步明确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细菌的关系,笔者用无菌线虫体表浸泡物处理细菌,再将无菌线虫各虫株与细菌共培养,结果表明细菌的存在可促进线虫的繁殖,线虫体表浸泡物质可促进细菌繁殖,无菌线虫与细菌共培养后线虫繁殖数量较无菌线虫单独培养有明显增加,说明松材线虫与其体表细菌的关系为一种互惠关系。此外还设计了无菌线虫对细菌的趋向性试验,考察线虫与自身体表所携带细菌之间的趋向性是否具有特异性,结果表明所有无菌线虫对成团泛菌具有明显的趋向性,各无菌松材线虫对于分离自各自体表的细菌菌株没有特异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洱海下游水体中的肠道致病菌噬菌体,了解肠道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通过噬菌斑法从洱海下游水体中分离和鉴定各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果:成功分离出了痢疾杆菌噬菌体、伤寒杆菌噬菌体、乙型副伤寒杆菌噬菌体、大肠杆菌噬菌体4种肠道致病菌噬菌体。结论:洱海下游水体存在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污染,提示需进一步加强大理周边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河南南阳宝天曼森林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细菌,以对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杀灭作用为筛选模型,从128株细菌中共筛选到3株杀线虫活性较高的细菌,编号分别为B、C、D。当作用于线虫24h后,它们对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20%、25%、97%。然而发现当B和C共同作用于线虫时,致死率大为提高(约为90%),说明二者在杀线虫方面有协同作用。通过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提取各菌种基因组,扩增16SrDNA测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这三株菌的鉴定结果为:菌株B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xfchu2的同源性较高,为96.46%,菌株C与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train QT24的同源性较高,为92.75%。菌株D与荧光假单胞菌属的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细菌XSJS3对松材线虫杀线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菌XSJS3是一种新发现的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细菌,试验比较了细菌XSJS3培养液、细菌培养液滤液及含菌体水溶液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发现细菌菌体本身对松材线虫无杀线活性,杀线活性物质存在于细菌的培养液滤液中。通过对该细菌培养液滤液对松材线虫致死过程的观察发现:松材线虫接触该细菌培养液滤液30min后就表现为行动迟缓;在5h后所有虫体均不活动,针刺无反应;24h后部分僵直虫体出现局部膨大,且膨大部位出现体液外渗而虫体最终被消解。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XSJS3滤液杀线活性的比较试验表明:该细菌分泌的杀线物质在10d内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含量增加,杀线活性逐渐提高,不同培养时间下滤液的杀线活性差异明显;但培养15d后,稀释10倍的滤液对松材线虫杀线活性比培养10d时同样滤液的杀线活性则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明显,因此获得该细菌分泌的杀线物质较理想的培养时间为10d。将细菌XSJS3培养液滤液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测定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结果表明引起松材线虫死亡和消解的物质是两个不同物质,存在于培养液滤液中的对松材线虫有杀线活性的物质是热稳定的,而引起松材线虫虫体消解的物质是热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发生的2月龄幼兔肺脏中分离到3种类型的细菌(记作:a,b,c),经对所做的纯培养3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检验,结果表明a菌(17株)为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b菌(8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c菌(6株)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表明其为相应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8.
耐盐基因工程菌降解偶氮染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通过将耐盐基因BADH转入大肠杆菌E.ColiBL21构建耐盐基因工程菌,并考察了盐度、诱导剂对其生长的影响;探索pH值、温度、染料浓度对降解酸性红B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的耐盐性较E.ColiBL21有很大提高;降解酸性红B的最适条件为pH=6.5,温度为35℃;在10%(质量分数)盐度条件下,基因工程菌对5种偶氮染料的降解效果均好于E.ColiBL2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将O-A-O处理工艺和活性炭H.S.B菌种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的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新工艺,该工艺利用该菌种中的好氧菌、厌氧菌在曝气和厌氧工艺阶段中发挥的不同作用使废水得到处理。结果表明,COD为7440mg/L的焦化废水经过6h的初次曝气SBR工艺处理后,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47%。24h的厌氧SBR工艺处理后废水的COD去除率为78%。最后经过32h的二次曝气SBR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为492mg/L,总的去除率达到94%。该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和COD去除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86和B91的发酵滤液在活体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为73.72%和75.32%.两菌株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造成芽管畸形膨大,呈泡囊状,泡囊消解破裂;两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表明B86和B91菌株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