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置身相互不通信息的竞争行业中的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行业特点,确定其产品开发时机对策,建立零和对策模型,在线性齐次分布的假设条件下,得到了企业产品开发时机的混合对策,研究表明,企业产品开发时机的超前性是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占优的必要条件,研究还表明,任何特定的行业市场中,其新产品的出现在概率意义下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相互不通信息的企业组成的竞争性行业中,各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行业特点来确定其产品开发时机的条件下,建立混和对策模型;分析了企业产品开发时机的混合对策和行业市场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任何特定的行业市场中,其新产品的出现在概率意义下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成员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行为不确定性所导致产品开发协同性差、产品开发流程协同效率低和产品开发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有限理性条件下产品开发成员博弈格局和动态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得出成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不一定能够选择到最优策略的分析结论.基于此提出在产品开发成员协同的空间构建主动式信息交互流程管理机制,以使产品协同开发成员间能够良好地沟通并相互信任,从而保证博弈成员进化到协同的长期稳定策略.最后,将主动式信息交互流程管理机制运用于GH公司产品协同开发流程再造的实际案例中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Dixit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般竞争市场条件下Aoki合作对策企业进出市场的行业模型,并讨论了企业进出市场沉没资本、产品市场价格、变动成本、企业内部利润分配参数、价格波动因素参数对企业进出市场最佳时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负债成为企业资金的一种主要来源,负债经营也成为企业的一种主要经营方式.负债经营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负债经营的基本含义出发,对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对策进...  相似文献   

6.
开放经济环境下企业兼并引起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开放经济下的企业兼并有许多封闭经济下所没有的特征.通过一个两阶段动态对策模型,研究了在开放经济环境下,国内外企业和政府如何用企业兼并作为策略变量,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研究表明:①当资产规模比较大时,企业和政府都倾向于企业兼并;②政府对企业兼并的愿望弱于企业自身,即在一定条件下,企业和政府会在兼并问题上发生利益冲突;③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Prisoner'sDilemma问题,即虽然每个政府都从本国社会福利最大的角度对企业兼并进行干预,但实际上不干预反而比干预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这种情形是开放经济环境下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行业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而企业文化建设更是逐渐发展出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发展过程,认真做好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改善企业形象的重要方式.对此,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下企业文化建设对策进行分析,只有正确掌握其新型发展趋势,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崀山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OT分析方法是用于客观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产品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情况的,这一方法现被广范地用于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分析上。利用SWOT方法分析了崀山旅游开发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机会与挑战,并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崀山旅游开发的几点对策,以提高崀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填补核心常常为空的缺陷,研究合作对策的强ε模糊核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讨论了一类具有区间支付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通过在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上定义了区间强ε核心,给出这类核心的一些特征和性质,并对此加以证明.研究表明:Choquet积分形式下的区间凸模糊合作对策的区间强ε核心与经典合作对策模型中强ε核心的性质是一致的,该结果丰富了具有区间支付的模糊对策解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曹宝明 《工程与建设》2006,20(Z1):591-592
伴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纵深发展,物业管理招投标已成为政府、物业管理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规范物业管理招投标市场,规避行业风险,文章通过对当前物业管理招投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结合点是体育产品的公共性.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思想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学校体育社会化和社会体育“学校化”的实质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更新产品销售定价博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赢得市场.因此,市场中经常存在新老产品共同在市场中销售的情况.建立了更新产品和市场中已存在产品的销售定价模型,给出了完全信息下生产两种产品的两个企业在纳什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情况下的定价均衡策略,并对所得结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构成的生鲜供应链中,生鲜产品需求量受价格、新鲜水平及促销努力水平影响.文章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别构建了一种集中决策及3种独立决策博弈模型,求解得到4种模式下的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等均衡解.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成本共担模式在提升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需求量及供应商、零售商利润方面优于其他两种独立决策模式;该模式下生鲜产品的新鲜水平、促销努力水平与潜在市场规模、保鲜水平弹性系数以及促销努力水平弹性系数正相关,与保鲜成本系数、促销努力成本系数以及价格弹性系数负相关.供应商可以运用更先进的保鲜技术手段等方式,降低产品保鲜成本,零售商可以利用大数据、新零售等新技术、新媒介,降低促销努力成本,供应商还可以与零售商合作进行生鲜产品新鲜水平的宣传推广,共同推进生鲜供应链的发展.最后运用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了稠油热采注汽管接箍对散热的影响,并提出了在工程应用中如何利用比较简单的结构来模拟结构比较复杂的接箍对散热的影响,即1/3等效法则.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稠油热采注汽管道的散热计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个新产品古诺产量竞争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研究耐用品行业中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进入和产品创新策略,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了福利分析.研究发现,在位者是否遏制进入取决于在位者和进入者的创新成本以及新产品的创新程度.产品创新可以提高在位者遏制进入的能力,新产品创新程度越大,遏制进入的好处越大、代价越低,在遏制进入时在位者越倾向于不进行产品创新.某些情况下,在位者的创新成本越大,遏制进入越困难.进入者的创新成本较小时,创新投资激励过度;较大时,创新投资激励不足;介于两者之间时,企业的选择与社会利益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如何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完全对称的情况下,以其专业性和信息化的特点为业主寻找到能提供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服务上乘的产品和劳务的承包商;运用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和动态博奕模型,通过对委托招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提出业主选择自行招标或委托招标的模式;对招标代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接口电路的软硬件设计方法,给出了CAN总线接口电路、SJA1000初始化程序、接收及发送数据程序的框图。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回购逆向供应链系统定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回购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应用博弈理论对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进行研究,分别得出了两个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解(Stackelberg均衡和Nash均衡)和一个合作博弈的均衡解(联合定价),得出与非合作定价相比,联合定价策略使得制造商和回购商的收益同时提升.对各种定价策略的效率以及利润分配情况进行分析表明,随着回购品在回购市场上价格弹性的增加,制造商获得的系统利润分配额度逐渐减小,并且需要通过出让部分的领导者地位,才能与回购商达成协调.  相似文献   

19.
Searching for genetic determinants in the new millennium   总被引:103,自引:0,他引:103  
Risch NJ 《Nature》2000,405(6788):847-856
Human genetics is now at a critical juncture. The molecular methods used successfully to identify the genes underlying rare mendelian syndromes are failing to find the numerous genes causing more common, familial, non-mendelian diseases. With the human genome sequence nearing completion, new opportunities are being presented for unravelling the complex genetic basis of non-mendelian disorders based on large-scale genome-wide studies. Considerable debate has arisen regarding the best approach to take. In this review I discuss these issues, together with suggestions for optimal post-genome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