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多元统计中的距离判别法,对中国部分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根据2011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报告的统计数据,先对10个省市进行距离判别法判别,得出了判别函数,然后选取6个省市进行判别分析,判别归类与原统计资料完全吻合,有利于对其他省份发展水平鉴定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是承载老年人日常游憩的主要载体,度量其适老性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公园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使用感受出发,建立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构建4个评价维度共14个影响因子变量的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城市公园适老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舒适性、环境安全性、空间可达性以及健康交互性四项潜变量对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均存在正向相关性,其中环境舒适性对老年人游憩满意度影响最大;休憩设施完备度、无障碍设施配置度、夜间照明配置度、园路通畅性、活动场所丰富度等观测变量对其所属潜变量的作用更明显,是影响适老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设计策略,可为城市公园的适老化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判别分析和SPSS的使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距离判别法,Bayes判别法和Fisher判别法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出SPSS中Fisher判别法、非标准化判别法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它们与3种判别法的关系.用例子验证所得的结论,说明利用SPSS中的判别分析方法进行3种判别分析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载体,对其评价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中国知网(CNKI)2000—2022年城市公园评价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1)早期关于城市公园的评价对植物与土壤方面的研究较多,以居民福祉为主的研究较少;2)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评价,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案例及指标体系;3)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城市公园评价的研究手段越来越多,评价视角越来越广,其内容也更趋于量化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开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人际交往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构建城市公园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重要性与满意度分析法,对南昌市6个城市公园的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南昌市城市公园景观元素的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南昌市城市公园的适老化更新实践,提高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休闲满意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利用Isomap降维方法计算可以反映流形几何结构的测地线距离,用测地线距离代替欧氏距离,结合核密度估计,提出基于测地线距离的核密度判别法.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判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借用宇宙空间中万有引力的思想 ,提出样本空间中“万有引力”概念 ,同时给出其在判别分析中的应用———引力判别法 .与Bayes、距离和Fisher判别法相比 ,引力判别法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回代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摘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城市主体人的城市化,在此背景下,对城市内部公园系统的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内部公园系统进行分类,并基于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最邻近距离法、标准差椭圆法及欧氏距离法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空间句法理论,从公园系统空间布局分析、城市路网形态分析、路网形态对城市内部公园系统空间布局影响三个角度对区域公园系统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①公园系统总体呈多中心聚集式分布,形成四大聚集核心和若干次核心,分布格局总体呈西北-东南模式,与区域路网形态相适应。城市公园分布相对分散,自然公园分布较为集聚。②全局尺度与局部尺度上城市路网形态特征具有较大相似性,呈现出三大整合度核心,整体上较依赖于高速公路等城市通勤体系带动。③区域内公园系统空间布局依赖于全局及局部尺度上的路网形态。其中,城市公园与路网空间相关性高,说明城市公园系统较受区域路网影响较大,相比而言受全局路网影响稍大与受局部路网影响;自然公园与路网空间相关性较低,自然公园系统几乎不受城市路网空间的影响,相比而言受全局性通勤路网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针对距离判别法在处理复杂数据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各个总体的特征识别,确定其特征个数,并结合动态聚类的方法确定各个总体的特征点.然后采用近邻原则建立判别模型,对样品的属类做出判别.实例表明,该方法的判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图形的自动识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识别图形的重要判据是两图的特征重合率.本文对图形的基本要素之一———直线的相似判别进行了研究,霍夫变换方法常应用于图形判别和图像识别,霍夫变换是将图形空间的点根据某些约束条件拟合成线段,点可以用通过该点的线段集合来描述.本文最后利用了聚类方法中的最小距离法进行了两个图形特征相似性的判别,通过最小距离法可以进行图形正确与否的判别.  相似文献   

11.
雾灵山土壤垂直分布类型及其剖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了雾灵山地区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类型及其剖面特征.结果表明:雾灵山的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山地褐土是雾灵山土壤垂直分布带谱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和温度发生变化,土壤类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依次出现了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不同土壤类型的剖面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理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地研究现状和相关学科发展,提出山地系统科学概念、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建立山地系统科学的框架.山地系统科学,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以“3S”集成等新方法和技术体系为支撑,从时间序列、空间结构、动态过程和耦合关系等多维度入手,对山地系统的动态过程、演变规律、形成机制、耦合关系等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从时间序列上,重点研究不同时期自然及人为作用下山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与山地资源灾害的时空响应机理,辨识环境演变与资源灾害过程的驱动力,揭示山地环境演变过程和山地灾害的成因机理;从空间结构上,开展山地系统结构、功能及成山过程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类型山地环境、资源与灾害的空间分异规律;在时空耦合界面上,探讨重大山地环境和灾害问题,建立评价和区划指标体系,研究山地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以及生态经济环境质量综合评估,地质——生态环境演变趋势预测,人——山系统的调控与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理论和技术措施,推进山地可持续发展.鉴于研究对象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山地系统科学必须把许多相关理论熔合出自身理论体系,形成统一观点和普适方法,同时为西部大开发和贫困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太白山旅游SWOT分析与客源市场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家4A级山岳性度假风景名胜区,其客源市场具有独特规律.文章通过实地抽样调查,采用"市场分类研究法"和"SWOT分析技术",对太白山旅游环境和不同吸引物所对应的旅游市场进行分类,发现客源的时空分布差异与法门寺游客的非共享关系.这些规律对分析太白山旅游需求趋势,培植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制定旅游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苗岭山地构造地貌的发育及其生态环境的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庚 《贵州科学》2004,22(3):29-33
地貌的特点表现在:斗篷山倒置地形、龙里麻若构造台地、高坡地垒山地、云雾山夷平面、花溪河流袭夺及分水岭迁移。构造地貌的格局引起生态环境的分异,为苗族同胞长期耕耘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广东省鼎湖山旅游业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大气和水的污染、水土保持能力的降低、生物资源严重的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旅游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制定旅游环保机制、寓生态环境教育于旅游、发展生态旅游等调控旅游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山地旅游日益形成热潮和我国多山的国情下,山地景区数量渐多且为人们所钟爱,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紧迫仼务之一.文章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由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中介力“四力”和资源禀赋、自然生态环境、业态与产品等25个驱动因子组成的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驱动系统,对“四力”子系统、整体驱动系统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驱动系统现状水平综合得分为7.030 8分,属于较高质量水平,但仍有大部分驱动力子系统、驱动因子未达到高质量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基于如何促进山地景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讨论,文章重点从吸引力、推动力、支持力以及中介力层面提出了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是中国大陆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海,则是西方海洋型地理环境的典型地貌特征。"大陆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与"海洋型地理环境"文化图式决定了"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重叠与差异。这些重叠与差异导致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多元化。了解"山""海"中西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与"山""海"有关习语的中西文化内涵,对于跨文化比较并确定适宜的翻译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青 《武夷科学》2007,23(1):166-170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几年随着全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武夷山的生态旅游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武夷山生态旅游的现行情况分析,对武夷山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进行分析,为武夷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已成为全新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我国学者提出制定一部《山区法》或《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法》。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先要确定山区概念并划分其范围。文章通过综合学者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所作出的定义,提出我国在法律角度对山区定义的缺陷,借鉴国外山区法中对山区进行定义中所采用的各种标准,结合我国山区的特殊性对其做出界定是最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地震作用下地裂缝的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南部县龙背石山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波作用原理的分析,通过龙背石山地震裂缝形成的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山体变形破坏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地震裂缝的认识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