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汝良 《黄淮学刊》1996,12(2):59-63
利用等效电路方法,戴维南定理,卷积积分推导出任意信号输入完全耦合互感电路的暂态过程的一般表示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讨论电感线圈的率并联问题,和电容器的率并联一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电感”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线路中的作用;使近代采用多线圈“感应加热”时的热场分布更趋合理,且可提高效率减少“外溢”电磁场对环境及人体的影响.1串联电感线圈的等效自感设L1L2分别为两个独立线圈的“自感”,M为其“互感”,L为等效“自感”,以下皆同.1.1顺串联的情况1.1.1同轴顺串联见图1.分析与计算:(1)电磁感应理论指出,产生感应电动势是本质的,故等效电感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与等效电感公式较可得1.1.2平行非同轴顺串联见图2.分析与计算:1…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产电视接收机行输出激励器,大都使用反极性激励电路。其工作原理、过程及主要缺点在有关书籍中均有详细论述(例如可参看[1]),故本文不再赘述。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低功耗激励器。其完整电路如图1所示。同极性激励三极管BG_1接受由行振荡器送来的脉冲信号。正程开始,BG 1导通,由于L_1与L_3为松耦合,漏电感起作用,使行输出管BG_3的基极得到锯齿形的正向电流。负脉冲到来,BG_1关断,集电极产生关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定理5和定理6修补了[1]中相应定理的漏洞。为此我们需要前四条定理。定理1和2主要的意义在于证明当f(x)∈L_2(-∞,∞),xf(x)∈L_2(-∞,∞)时,f(x)的局部绝对连续变式的存在性;定理3指出当f(x)∈L_2(-∞,∞),(?)[f]=φ(t),φ(t)∈L_1(-∞,∞)时,普通的反演公式几乎处处成;引理4将L_1中的相应定理推广到L_2,等等。  相似文献   

5.
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_b′c在放大电路中引入一内部反馈,阻容耦合放大时,这个内部反馈是一个电压并联负反馈,反馈系数小,可忽略不计。当放大器的负载为电感性时,通过C_b′c的反馈为电压并联正反馈,从而产生自激振荡。本文通过计算和实验两个方面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6.
<正>正弦交流电路中,如果接有动态元件L、C,电路一般呈电感性或电容性,然而当电路参数和频率之间满足一定条件时,电路中虽含有动态元件,却呈现电阻的性质.即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功率因数等于1,这种现象称为谐振.谐振电路具有和一般电路不同的物理现象和特征.如图1所示最简单的R、L、C并联电路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7.
<正> 此文提出了一种计算高压电力变压器中暂太电压的新方法。对绕组中的电场、磁场和电流的分布情况作了研究,推导出一个包括磁网络和电网络的等效电路。网络的元件和数值是根据变压器的几何形状及其电气参数直接推导出来的,并且介绍了在132KV、50000KVA电力变压器上建立数学模型的应用结果。这个模型采用集总参数类型,通过磁网理论和电容现象而建立的。其主要优点在于等效电路内没有互感现象。模型的电感和电容参数可以通过绕组的几何形状和磁网结构计算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形状  相似文献   

8.
<正>分支是大量非线性系统可能出现的现象,对BVP系统的研究是目前控制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把两个BVP振子利用电阻R耦合在一起,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 对串联式直流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其质量指标的计算,各《电子技术》教科书中已有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而对该电路中各电容器的作用,则一般论述不多,现从图(一)所示的电路为例,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一、C_1的作用是整流电路的滤波电容,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1〕中,我们研究了2—距离空间中的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定理,本文继续研究2—距离空间中的不动点定理。在§3中我们得到了紧2—距离空间中的不动点定理,这些定理是文献是〔2〕和Edelstein的结果在2—距离空间中的推广。在§4中我们得到了2—距离空间中广义第(25)类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这些定理是文献〔1〕中诸定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对于哈密顿量为H ^=(p ^2)/(2m)+γ(q ^p ^+p ^q ^)+(1)/(2)mω2q ^2的耦合谐振子和哈密顿量为H ^=(p ^2)/(2L)+(R)/(2L)(q ^p ^+p ^q ^)+(1)/(2C)q ^2的RLC量子化电路,通过引入幺正算符使其退耦合,给出了该耦合谐振子和RLC量子化电路的能谱信息.计算结果与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的结果一致,推导过程简洁易懂,该方法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量子力学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Racah—speier定理研究了SU_3群两个不可约表示R(λ_1μ_1)和R(λ_2μ_2)的直乘的分解问题,获得了计算这个分解中的不可约表示R(λμ)及其重数N=N(λ_1μ_1;λ_2μ_2;λμ)的一般公式。这个公式对具体计算是非常简单而有效的。运用这个公式可以分析SU_3群C—G级数中重数的分布规律和确定SU_3群wigner算符的零空间;后者对计算有重数情形下的wigner系数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本文和以后几篇文章中,运用不定度规,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超对称代数GSU_2的两个和三个不可约表示的耦合,给出了GSU_2的C—G系数、Racah系数的一般表式,研究了这些系数的对称性质;作者还研究了GSU_2的不可约张量算符,给出了有关不可约张量的Wigner定理,一秩张量的投影定理等一系列结果。本文主要研究两个不可约表示的耦合和C—G系数。  相似文献   

14.
<正> 1.引言 2—距离空间的概念首先由S.Gahler引入并研究(见〔1-3〕),近年来Rhoades,Park,Isek等人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2—距离空间中的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定理。本文的目的是:在2—距离空间中,讨论在张石生分类下的第(9)、(16)两类压缩型映射的不动点定理,这些定理是距离空间中相应定理的补充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笔者基于SIEMENS公司PLC、交流变频调速恒压供水控制系统,采用TD200操作界面对PLC内部变量进行编辑,设计了具有双泵自动切换运行功能的恒压供水系统。一、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采用SIEMENS公司S7-200PLC(CPU214)、MMV300/3变频器和TD200,控制2台水泵恒压供水。利用PLC、变频器内置PID调节器的闭环控制功能以及输出继电器RL1、RL2的可编程功能,可以实现双泵自动切换运行。运行方式为1台泵变频运行,1台泵工频运行。系统电气原理如图1所示,PLC外围接线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6.
<正> §1问题的提出,关于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的第一边值问题的解的存在定理,在[1—Ⅳ]中已被建立。本文的目的是在较弱的条件下用“切片法”建立问题(1)、(2)解的存在定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Ⅱ)-叶酸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5.00),Cu(Ⅱ)可以与叶酸形成稳定配合物,配比分别为1∶1和1∶2,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1.25×103,β′2=2.50×106.  相似文献   

18.
<正> 751及751G型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为200~1000mμ,可以测定各种物质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区域的吸收光谱。正确使用仪器、掌握常见故障的维修,对于发挥仪器作用很有必要。该仪器的光学系统示意图如图1。场效应管微电流放大器电路方框图如图2。  相似文献   

19.
<正> 目前农村电力紧张,这里介绍一种易于自制或个体户生产的备用电源—逆变电源。该电源可用于黑白电视机、彩电及电扇等功率在150 w以内的用电器。其特点是:电路简单、所需元器件少,只要安装无误,通电就能起振,且输出频率非常稳定。电路原理全部电路如图所示,其原理简述于下。直流变交流原理:直流电源用12V、60安时的蓄电池。图中非门1、2和电阻R_1,R_2电容G_1、C_2组成双稳态振荡器,输出50H_z的方波信号。该信号的正、负半周分别经非门3、4整形后,经保护电阻R_3、R_4输至推级BG_1、BG_2、BG_3、BG_4,为了提供足够大的电流这四只管子分别组成达林顿电路。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完成相同逻辑功能的情况下,设计同步时序电路必须选择适当的状态分配,才能获得最简单的电路结构。现举例来说,在数字通讯线路中,往往要采用某一种串行码组作为同步信号,巴克码1110010就是作为同步信号用的一种。现在要设计一个串行码组1110010序列检测器如图1所示,在X端送入一系列信号,当检测到1110010序列信号时输出端Z=1,否则Z=0。其设计过程如下。 X→序列信号检测器→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