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RS、GIS等方法的辅助,通过对晋江市2000年、2005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的图像处理和对比分析,揭示了晋江市10 a来建设用地扩张占用生态用地的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0年间,晋江市建设用地向东北方向扩张最为明显,10 a间晋江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用地的依赖指数达到94.90%,生态用地减少的部分几乎全部被建设用地扩张所占用,建设用地扩张成为了生态用地减少的首要驱动力,生态用地丧失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是由建设用地扩张占用生态用地所引起的,占生态用地服务价值减少总量的99.83%.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存量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政策和措施,论述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于集约用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以河池市金城江区1991,1999,2006年三期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城镇用地的遥感信息机理,提取了研究区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并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不均匀,城镇用地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城镇用地在中心城镇高度集聚.旱地、荒草地、独立工矿用地和坑塘水面是城镇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需求量计算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关键问题, 在以往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计算中,常将新增用地与用地净增量相等同,导致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偏大。该文详细探讨了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规模、新增用地和净增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强化铁路用地的资产意识为目标,把铁路用地同运输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了铁路用地投入强度指标与铁路用地产出指标.在系统分析现行铁路用地统计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社会统计学的理论,构筑并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铁路用地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郴州市嘉禾县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嘉禾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特点,按照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嘉禾县城乡建设用地与城市、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调整的方案,以及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有效控制建设用地的必要性,讨论了控制建设用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用地过程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为实现疑似用地问题的早发现,规范土地资源的使用,设计了一种基于本体知识库的建设用地疑似用地问题自动发现的技术路线。具体路线是针对目前疑似用地问题自动化判别方法研究的不足,借鉴本体知识库,对建设用地监管对象进行概念化表达,设计了建设用地监管对象本体。通过分析建设用地监管过程中的各类用地问题形成对应的问题指标;并构建对应的问题指标本体。基于监管对象与问题指标的关系构建相应的推理规则;并形成规则库。结合推理规则库与本体库进行自动化逻辑推理,发现疑似用地问题。最后通过案例实验,检验推理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知识库的建设用地监管疑似问题发现技术可行,该技术能够为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提供一种问题实时发现的手段,对科学管理用地及进行用地决策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信息熵、均衡度指标分析了池州市2000年以后3个特征年份的建设用地统计资料,对池州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池州市建设用地呈高速扩展态势,扩展合理性正逐步提高,建设用地多样性程度提高,用地结构趋于均衡,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国家对池州市政策的调整是建设用地变化的第一驱动力,经济建设的发展是第二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邢祎 《科技资讯》2013,(13):225-226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铁路用地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高铁站区用地规划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高铗站区的用地功能,进而探讨了高铗站区的用地结构布局,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开发强度分区控制与用地开发时序安排,并对地下空间的适度开发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是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挂钩的表现,是提高城乡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途径.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3年~2005年间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情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计算了各研究区的灰色关联度;对各区域厌色关联度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期间,兰州市耕地面积在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在增加;城区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的效益好,但整个兰州市潜力比较大,郊县是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的重点;要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效益,须提高人口与建设用地弹性指数、建设用地城镇化指数和城乡建设用地协调指数的关联度,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提高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加紧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与改造.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县域全域范围内土地多用途的复杂性,构建了基于G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嘉禾县城乡一体化规划为例,从城乡空间一体化和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评价出嘉禾县县域最适宜的城镇建设发展用地、生态林业用地、生态农业用地、农林复合用地和农城复合用地,评价结果为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用地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郑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支持下,利用1992年和2001年的Landsat TM和ETM+影像,研究了郑州市区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对郑州2010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1992年到2001年,郑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增加;2001年到2010年,其变化仍表现为耕地减少和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的持续增加,其中"耕地→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城镇用地→交通及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用地→城镇用地"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简述部门用地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后阐述了部门用地规划的理论依据,概括了部门用地规划中应遵循的4大基本原则,论述了部门用地规划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总结部门用地规划的11种类型,首次对部门用地规划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模型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内在机理,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据此对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建设用地控制模型,提出了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建设用地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中小学布局规划。在规划中,学校用地规模的确定成为其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国家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小学校用地规模标准,各城市自行确定了中小学的用地规模,难免存在用地规模过大,浪费土地和用地规模过小,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的现象。笔者根据自身编制中小学布局规划的一些经验,尝试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用地规模确定方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构建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低效用地多准则识别体系,探究了研究区低效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五大功能区城镇低效用地综合比例为15.83%,各功能区低效用地比例不同.商业功能区和工业功能区低效用地占比较少,行政办公功能区、教育功能区和居住功能区低效用地占比均在25%以上,集约化水平较低.(2)空间分布上各功能区低效用地均呈“西南—东北”走向,以及“大集聚,小分散”的集聚形态特征.其中,低效用地集聚在西南方向的玉泉区,主要为居住功能区低效用地;赛罕区形成居住功能区和教育功能区两个低效用地较为集中区;新城区低效用地等级较低且分散,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城市建设用地占比逐步提升,衍生了城市建设用地监管系列需求。为此,分析建设用地信息监管业务需求,利用B/S,C/S混合架构设计并实现城市建设用地信息监管系统,实现建设用地空间数据智能治理与精准管理,可为我国国土资源相关行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因素,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总量控制模型,结构控制模型和速度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