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渤海湾畔,为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于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开发具有交互功能的大港地区1986—2012年灾害性天气(暴雨、大雪、大风、大雾、高温、低温、冰雹和沙尘暴)个例库系统,提供大港地区历史时期内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高低空天气图和地面天气图、天气学分析文本等查询功能,可为大港地区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提供技术支撑,为大港地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灾害损失,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静  袁春风 《河南科学》2012,30(9):1335-1338
驻马店市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系统平台包括信息资料采集与处理、资料分析应用、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型与本地客观预报方法、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控、预报产品制作与分发、上级与本地预报产品查看、灾害性天气过程资料备份与气象资料统计查询、灾情收集与上传、预报管理与质量评定9个子系统,用于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与对外服务.该系统主要用于常规气象预报服务、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目的是使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服务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减少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新疆地区1961—1999年39年中87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影响新疆铁路运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影响新疆地区铁路设计、建设和运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大风、沙尘暴、暴雪。而大雾和雷暴天气,对新疆铁路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影响则相对较弱。(2)北疆地区、伊犁河谷地区,主要受暴雪、大风、雷暴、大雾的影响。(3)南疆地区、吐哈盆地地区,主要受沙尘暴和大风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干热风是农业上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等部分地区都常有发生。在国外中东和非洲临近沙漠各国及苏联的部分地区也常有严重的干热风危害。这种灾害性天气的特点是高温、低湿和伴有一定的风速,常于夏秋季之间发生,主要对小麦和棉花危害较大。苏联把这种灾害性天  相似文献   

5.
南充构造处于川中隆起斜坡位置,又是龙门山构造带、大巴山构造带和华蓥山构造带等不同方向不同时期构造交汇叠置地区。为研究分析川中地区南充构造,基于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对南充构造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南充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喜马拉雅期改造定型,通过设计实施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在隆升作用下南充构造形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占腊生  郭立  赵海娟 《江西科学》2005,23(4):491-495
运用了二个太阳活动指数,即太阳黑子群数和黑子面积来分析第23周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文中引进了一个新概念“累计的不对称性”来描述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分布,进一步通过计算两个半球上太阳活动指数的实际概率说明了太阳活动的不对称性。结果显示:(1)在第23周开始的前6年左右,太阳活动存在微弱的不对称性;(2)不同太阳活动现象或指数的不对称性,并不发生在同一活动周的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95-1989年一些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简单地说明了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流动性脑脊髓(ECM)及鼠疫(HP)传染病发病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较长时段看,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ECM,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从较短时段看,发病率的季节变化与某些气象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黑河地区边界层平均结构和通量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MC2.5°×2.5°同化资料,采用改进的高分辨Blackadar边界层模式,对1991年7月7日08BLT(北京时)至次日08BLT黑河地区边界层平均结构和通量进行了24h数值模拟,得到一些较为合理的结果,给出了不同下垫面上晴天和夜间的边界层结构特征和通量演变,边界层结构与下垫面和天气条件关系甚密,并与已有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再探武汉地区雨强分维数随时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大学电波综合观测站于1991年的降雨线进行测量,当采样时间为5min时,用单变量雨强时间序列进一步研究了降雨这一大气过程中雨强分维数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灾害性降雨天气前后其雨强分维数仍然发生了显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地磁北极为中心,分析了1953—1959年中,太阳活动高值年(1957—1959)和低值年(1953—1955)北半球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的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 1.在高纬区(磁纬80°—70°)太阳活动强盛时期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大于这七年的平均高度,而太阳活动弱的时期,则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小于七年平均值。在磁纬60°—40°,则太阳活动强的时期700毫巴等压面平均高度小于太阳活动弱的时期的平均高度。2.在极光带附近(磁纬70°附近)太阳活动对气压场的影响比较明显。3.找出了太阳活动第十九周内,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影响较明显的地区:北极地区,阿拉斯加地区,西伯利亚北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  相似文献   

11.
空间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是日地物理学界及高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未来预测太阳剧烈扰动所造成的行星际风暴到达地球空间的状态势必借助于数值方法.浅析了空间灾害性扰动事件数值预报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设想, 针对这一目的对一维球对称问题提出了处理行星际激波的 6步求解方法,指出未来空间灾害性扰动事件预报模式应是一个基于三维的以真实太阳风为背景自洽建立起来的、以太阳等离子体输出及磁场全球结构为初边值、太阳、行星际、地磁因果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王花兰 《科技信息》2011,(33):478-478
作为道路环境的组成部分,气象条件与行车安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恶劣气象条件所引发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往往比其他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要严重,本文首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不良气象进行分类,分析几种灾害性天气影响交通安全的机理,积极探索高速公路应对不利气象条件的防治措施和途径,改善交通现状。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月上旬河南省出现了两次大范围降雪、寒潮天气过程,对设施农业生产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选取1月上旬河南省的两次降雪、寒潮天气过程气象资料,以及设施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了此次灾害过程对河南省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根据分析,暴雪致全省90%以上市(县)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等级达到中度以上,50%以上市(县)达特重级别;大风对日光温室影响不大,对部分塑料大棚有轻度灾害;低温致全省日光温室蔬菜均达到不同程度气象灾害等级。同时对主要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暴雪、寒潮天气设施农业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云南春夏连旱气候变化趋势及致灾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能同时考虑全省受旱范围(面积)和不同等级干旱强度的区域干旱指数,用异常指数划分出云南中、重和特旱年份,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morlet小波研究了云南春夏连旱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云南春夏连旱重灾年与多年平均200hPa与500hPa环流场的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平均出现频率是:特旱20a一遇,重旱以上10a一遇,中旱以上5a一遇;目前云南可能处于这样的历史位置,要么是不出现春夏连旱,如果出现,则将是特旱灾害;500hPa高纬度为纬向环流控制,青藏高压明显偏弱,孟加拉湾低槽没有出现或明显偏弱,20°N以南地区为正距平区控制,无冷暖气流在云南交汇,200hPa青藏高原上为-50gpm的强负距平区,中南半岛北部处于-5gpm距平区,形不成中心在中南半岛北部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升的垂直环流,使云南不能出现解除干旱的有效降水天气过程,东西风季节转换较常年偏晚16d左右,导致了云南春夏连续致灾干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05年南宁市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资料,分析近50a来南宁市的气温变化特征,通过气候变暖前后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对比,分析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1~2005年南宁市年平均气温增温趋势明显,温度变率为0.3C/10a,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秋季增温最明显,冬季次之,夏季位居第三,春季增温最小。年平均最高气温呈较弱的增暖,变率为0.13C/10a,而年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趋势比年平均最高气温明显,为0.36C/10a。年平均日校差的变化则呈递减的趋势,变率为-0.23C/10a。在全球气候增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南宁市的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极端强降水有增加趋势,高温天气明显增多,持续高温天气加剧,雷暴和大风日数明显减少,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减少。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城市化可能是造成南宁市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长期处于潮湿易腐蚀环境中的悬索桥主缆受到太阳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很可能生锈断裂而影响大桥的安全。以西堠门大桥主缆系统为研究对象,为数值研究其温湿度变化机理提供物性参数,设计主缆室外温湿度监测试验。根据太阳运行轨迹提出了一种主缆太阳辐射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日的年概率统计分布并对典型工况日的气温日变化函数曲线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锚室内温湿度变化平稳,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鞍座内温湿度变化剧烈,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晴天工况下主缆温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而降雨/雪会使气温下降进而影响其太阳辐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采用信息化降水场和格点场资料,对1991年梅雨期内一次连续6d的成灾暴雨进行了成因诊断(?)出该过程成云致雨的各种物理条件与一般聚雨相同和相异之处,由理论计算求得的可能降水量和实测雨量值之间的一致性。证实该诊断结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太阳活动和淮河流域旱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搂500年来安徽省境内淮河流域旱涝灾害问题,发现:1.它和太阳活动11年周期之间存在“双振动”现象。2.其中包含有210年的长周期。3.在太阳活动210年的长周期的峰、谷年附近均有大的旱涝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对现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联防信息传输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省以下气象部门,基于气象防灾减灾广域网络的实时、主动、高效灾害性天气预警联防信息发布服务方案,给出了预警信息网络传输平台的具体实现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Energy dispersion is a fundamental scientific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typhoons, heavy rain and earthquakes. The problem has been addressed by both multi-discipline research and forecast studies. The dynamics of isolated circular vortex energy dispersion have been solved. However, the disastrous results of typhoons and heavy rain often occur due to non-isolated circular vortices, the dynamics of which a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isolate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