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休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并成为一种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体之一,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群体的休闲文化结构可从其休闲的文化层次及空间结构两方面来研究。休闲对青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采取一定策略来改善。  相似文献   

2.
居民的自由时间增多,休闲活动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人们总是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寻找新的途径来满足休闲需求。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以往由于工作繁忙空闲时间较少而忽视休闲活动的人们在退休后纷纷开始关注闲暇时间的活动。白云山的群体性合唱活动(白云山“大家唱”)是广州市现代休闲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在转型过程中老年人对于休闲活动的需求与态度。本文以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该群体性休闲活动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机制,并试图通过生命周期以及群体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机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是休闲、以及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综述其社会价值,对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促成,形成休闲体育文化,培养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等进行讨论分析.休闲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休闲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未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明进步与体质弱化,文化张扬与人类生物性运动能力衰退,已日益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参照体质健康标准,民众广泛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正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表征,运用数理统计进行实证论述,还原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体质下降这一现实,现代工业智能化及我国教育产业化助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速亚健康产生.发展体育健康产业是促进人们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利用社会审美、中医理论等文化因素融入体质健康的先天和后天特征,确立合理运动的核心理念,因应施策进行生理和心理功能锻炼,有效推进体育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农业之间存在着长久而密切的相互联系.中国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其悠久的农耕文明,同时,中国文化的演进也一直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从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发展直到现代的都市农业,文化对农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如此深切影响都市农业发展并形成中西方不同的都市农业形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分析文化的基本特质,并从这四个层次分析文化影响下都市农业发展的特征.研究表明,在多层次文化影响下,中西方都市农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特征.对于都市农业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为都市农业优化升级提供参考,为农业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湘 《科技信息》2009,(30):239-239
早期基督教音乐作为西方文明史中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是西方文化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载体,也是早期西方文明的标志之一。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的早期基督教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西方音乐的重要源头。本文主要以格里高利圣咏的产生、特征及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对格里高利圣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姜太公渭滨垂钓以后,垂钓就成为中国古代隐士情结的一种象征.垂钓是文人歌颂渔夫、排遣郁闷、追求向往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在诗词中得到集中而深刻地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居民喜欢在闲暇之余从事垂钓等休闲活动.但当今的垂钓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良好的生态理念;缺乏具体的行业规范和对垂钓文化内涵的理解.通过对古代垂钓文化的学习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在医疗领域的特殊表现形态,医院形象是医院价值取向和医院社会功能决定的医院特征,是医院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公众的情感、认可度与医院自身的声誉和威望。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作为医院管理要素,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形象塑造、软实力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并逐步被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2004-2009年6年间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纵向对比,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动态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身体素质形态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注重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注重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注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保证每位体质弱势大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锻炼及健康促进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发展。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在体现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视域下,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便被提上日程。从保健课程开设的特殊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影响大学生体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研究,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变化对大学生体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得出:一是社会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二是学校应优化教学模式和结构,健全相应的校规校纪;三是家庭应提高体育教育的意识,注重孩子体质健康。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体育教学更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985年、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蒙古族19~22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蒙古族大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为今后改进和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游晓霞 《科技资讯》2013,(6):231-231
地方旅游产业外向型发展的需求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全面、具体、深入了解的意愿合力推动地方特色涉外旅游的发展,也相应提高了对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应该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积极调整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结构,完善配套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和实训模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4.
英语新词的时代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一种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仍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语言中的词汇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尤为敏感,社会发展推动了英语新闻的产生。英语新词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英语民族文化心理的印记。英语新词作为信息载体,具有较强的信息功能,是我们了解英美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本文结合近几年出现的英语新词,看重从科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几方面分析了新词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折射的社会文化状态。同时,新词也丰富了英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长期以来持续下降,从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位、学校体质教育的缺失、学校体育工作不力和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的建议:改革与完善教育体制下的学校体育考试制度;推动学校体质教育的改革及发展;积极培养家长、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邢振超 《科技信息》2012,(2):321-321,325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身体基本素质反而出现下降。当代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为此,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覆盖每所高校、每个学生的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具体、有效措施,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市居民休闲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城市,213万市民在工作日及双休日的休闲活动的现状有其不同于中东部大中城市的特点,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民工作日及双休日休闲活动的类型、乌鲁木齐市民对冬季休闲活动的满意程度、休闲活动目的及对乌鲁木齐市整体环境评价等协特征,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文化中的优势资源之一。在新形势环境之下,集成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推动文化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向外输出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国家影响力、推动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简要分析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彭敏  张希君 《科技信息》2009,(33):T0378-T0378,T0382
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作为一种法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一部分,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形成与文化本身的结构相关,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它给我们一个简单明了的文化理论框架,并成为民国时期各文化派别的共同特征之一,是古代中国文化发展到完全现代化的中国文化之间的过渡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