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黄河入海口到长江入海口,我国有海滨滩涂盐土资源4000万亩,且每年还以20万亩左右的速度淤积成陆,这些土地都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本课题集成了我国近年来在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力图从潮间带一直到近内陆初步脱盐的滩涂上,沿着不同盐份梯度,通过耐盐经济植物的品种筛选、栽培技术配置,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2):63-65
我国是一个以陆相沉积为主的国家,目前发现和开发的油气资源绝大多数赋存于陆相盆地之中。目前我国东部油田普遍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中西部地区勘探程度较低,勘探开发潜力大,但储量增长较慢。如何在东部地区深化勘探、充分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在中西部地区提高勘探效益,加快大中油气田的发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及立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沿海生态经济区所辖海域是区内重要资源,针对其保护与开发中的科技问题进行研究,是贯彻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需要。本文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开发区为例,在分析该区海洋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定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对该区建设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几方面科技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框架式的海洋科技任务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30-30,33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呈现的巨大压力,村镇住区缺乏规划、住宅设计不合理、施工安全管理落后、居住环境质量差、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中,能源的开发十分重要,因为能源是生产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动力和保证.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国西部版图中,蕴藏有十分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此类能源,自然成为人们考虑的头等大事.但是,请不要忘记,在我国西部各省特别是西北五省之中,所拥有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资源也是特别丰富的.甚至可以说,西北五省是全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因此,对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更应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阐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球上光能利用率最高、最具开发前景的生物之一--微型藻类的一种,螺旋藻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天然资源.近20年来国内外螺旋藻产业化速度之快,产品之多,产值之高,在微型藻类生物技术领域犹如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螺旋藻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γ-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β-胡萝卜素等,1克螺旋藻所含的营养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的营养之和,它特别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消化率高达84%,这是任何食物都无法相比的.通过毒理学试验和研究证明:螺旋藻是安全、无毒,对受试者的各项指标均无任何不良影响.螺旋藻所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及具有很高价值的生化物质,使其成为开发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重要资源.由于螺旋藻开发有不占农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特点,因而日益受到国内外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螺旋藻产业的发展和系列产品开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22,(8):66-67
我国西南山地地质环境多样、生态敏感度高、景观完整性好,生态保护是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在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保护好优质耕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是西南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保护耕地和保护环境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东营市是山东省重要的东部沿海城市,也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为进一步加快东营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步伐,促进生态市的建设,本文提出了东营市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制约条件,找出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的途径,并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5):19-19,21
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培育是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先决条件。在盐碱度较高的可耕地(盐碱度大于0.3%),其它粮食作物很难正常生长,而甜高梁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在盐碱度0.3%~0.6%的土地上仍能较好的生长发育。在提供燃料乙醇原料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1.
清华绿宝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淡水资源的匮乏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不良局面.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68.9万平方公里,每年因土地荒漠化不仅造成了高达540亿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了江河泛滥、沙尘暴屡屡发生等自然灾害.与此同时在农业方面,大水漫灌、大引大排等不科学用水现象比较普遍,水的渗漏、蒸发、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的利用率不足30%,肥的利用率不足15%,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贮藏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据报道,每年地球上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体总量达2.2 ×1011吨,其中30%~40%是纤维素,内含巨大的能量,相当于6.1~8.0×1011吨石油,是取之不尽的生物资源和能源.如果将如此巨大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相当于地球上总能耗的10倍以上.因此,一旦开发出纤维素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用以替代石油、煤炭等化石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将会是巨大的福音.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市区,拥有土地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的56%,人口2.8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3%.这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但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以天然气为例,全国4个国家级的大气田(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陕甘宁、川渝)均在此地区.因此,积极利用这一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步骤.这一点,从中央提出的"西气东输"的战略任务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还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0-11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据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仍将有大幅度增加,巨大的资源缺口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快速发现矿产资源后备基地,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黄河三角洲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捉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着力构建优质粮棉、果蔬、水产等高效生态衣业示范区。广饶县位居黄河三角洲与内陆腹地相连接的重要节点位置,是国家和山东省确定的优质粮棉菜基地与畜禽养殖基地,其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可为整个黄河三角洲提供样板和示范。本文分析了广饶县农业发展基础和现状,提出了广饶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和需要重点建设的七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钾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陆地钾资源匮乏,开发资源总量巨大的海水钾矿意义重大。本文详细介绍了由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钾技术的进展、产业化过程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9):56-56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随着土地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各级政府对土地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力度的加大,迫切要求实时、准确、详实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各种信息。以GPS、RS、GIS为代表的“3S”技术已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查和土地调查工作,但由于技术的专业性较强,目前主要在一些技术单位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于基层使用的“3S”土地调查技术,从数据采集的源头上根本解决土地调查的数字化、准确化、实时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资源主要是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帮助的各种资源,包括国家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以及技术购买和技术引进的投入,还包括最近几年出现的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资金等.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投资和使用的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已逐步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主体,分析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本文主要从这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雨水等进行处理,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等作用.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美化生态环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在土地紧张的城市,可以与景观、湿地公园结合建设.近年来人工湿地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水质净化、水质改善以及水质保持项目中得到应用.本文根据文献检索、实际工程应用以及我国第一部人工湿地技术导则的出版对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论空间资源     
资源乃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它来自人类所处的天然环境。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人类首先适应、认识和加以利用开发的是陆地表面上的包括土地、山、水、动物和植物的资源,进而开发利用的是地下的资源。随后,人类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