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国进民退"是个复杂的现象。本文从辨别"国进民退"现象的真伪出发,指出目前在我国经济领域"国进民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并就"国进民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既有近期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是30年来渐进式改革的必然产物,更是现阶段政治体制现状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2.
王春峰 《当代地方科技》2011,(5):107-107,120
近年来国内航空、钢铁、地产、煤炭以及交通等多个领域出现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集中回流的现象,"国进民退"的质疑与争议声愈来愈多。本文从现实中的两个具体案例谈起,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国进民退"这一客观经济现象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指出政府与市场应该划定合理的分界,共同推动"国进民退"的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理论,得出了马克思价值规律理论的理论启示,即价值规律有效运行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市场经济有效运行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存在的一经济热点进行分析,探讨应如何看待我国当前所谓的"国进民退"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今年二月十四日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四周年。正当我国在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照耀下,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年度的任务,而满怀信心地进入第二年的今天,来纪念这个重要的节日,是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的。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主席曾作指示说:「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过渡时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依据当时的国情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造,改造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三年时间内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私营文化事业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但同时也成为陋俗文化得以蔓延的土壤。党和政府对私营文化事业的政策经历了由扶植到改造的变迁。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顺利完成了对私营文化的社会主义改造,为党和政府开展对陋俗文化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对于当前正确处理发展国有文化事业与民营文化事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创造出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改造形式。民族资本家是重点改造对象,他们在改造中呈现出怎样的心态,中央政府如何根据不同的心态制定合理的改造策略,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代是我国封建商品经济大发展时期,此时私营工商业比较活跃。“重农抑商”是秦汉政府一贯之国策,具体操作中又另当别论,因而私营工商业所处法律环境相对复杂。私营工商业财产权法律规定不明确,私人产权不稳定,易被侵夺;私营工商业经营权在法律上受到限制、排挤;私营工商业平等竞争法律规范较多、较广泛,主要服从和服务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经济;私营工商业交易关系法律达成主要表现为契约,契约是司法裁判的重要凭证。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过程。宜昌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全国实施的一个缩影。结合当时的大背景论述了这一过程,并进行了反思,这对当前我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发展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洪常雨 《科技信息》2012,(18):268-268
光进铜退是固网运营商对接入层网络部署的先进理念,是实现以"窄带+铜缆"为主网络向以"宽带+光纤"的网络转变。"光进铜退"推动光通信技术演进通信世界。铁通公司在今后的技术演进过程中,如何跟上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论述"光进铜退"在铁通实际工作中的一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山东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潍坊印染厂自解放前建厂,曾一度停产,1949年后印染厂逐步恢复生产,并在政府大力扶持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积极探索,不断改革,最终实现公私合营,完成改造,成为省先进企业。潍坊印染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机是恰当的,它的成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进铜退是固网运营商对接入层网络部署的先进理念,是实现以"窄带+铜缆"为主网络向以"宽带+光纤"的网络转变。"光进铜退"推动光通信技术演进通信世界。本文将通过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来论述"光进铜退"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私营工商业政策。这些政策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它的贯彻执行都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具有鲜明的特点,给人启发。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私营工商业政策.这些政策从内容到形式以及它的贯彻执行都体现着时代的特征,具有鲜明的特点,给人启发.  相似文献   

16.
王卫莲 《科技信息》2010,(2):268-269
本文就同煤通信网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介绍,针对传统PSTN窄带业务、LAN宽带+语音接入和ADSL宽带+语音接入业务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相应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方案,以满足同煤通信新业务对高带宽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如何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崭新的社会课题就摆在了党和毛泽东及全中国人民的面前。从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苦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立足于中国国情,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过许多宝贵的理论思考,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就是其一。本文仅就此问题作一探讨。一、中国的工业化要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就是由战时经济转向平时经济,进行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新中国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长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必要性;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过急、过粗、过快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生产关系无论何时都应与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一、贵州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后,在医治战争创伤的国民经济恢复中,党和人民政府继续执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利用于国计民生有利的一面,对国计民生不利的方面进行限制。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帮助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无论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得到恢复或  相似文献   

20.
徐琛 《科技资讯》2013,(26):35-37
传统PSTN网络业务类型、商业模式单一,难以适应电信行业飞速的发展;加上铜缆价格大幅上涨,而光缆和光模块价格逐步降低,光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光进铜退”的网络改造已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笔者所在单位神华准能公司“光进铜退”网络改造的两种方案,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比,选出了优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