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正>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等非国家武装行为体频频登台亮相,深刻影响着中东地缘战略竞争走向。其中,伊拉克“人民动员武装”也是代表性案例。截至2024年2月,伊拉克民兵武装为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袭击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美军基地超150次,美国则回以一系列空袭报复。从2017年成功打击伊拉克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2020年副指挥官穆罕迪斯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共同遇刺,  相似文献   

2.
伊朗不退 美国必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朗核危机的爆发虽然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但也给美国提供了一个彻底解决德黑兰现政权的机会。目前,伊朗核危机再度陷入僵局,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武,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专家认为: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美国尚不会选择军事手段,因为伊朗不同于伊拉克,动武对美国来讲风险太大,后果不堪设想。但笔者认为,美国最终是否选择武力手段,将主要取决于伊朗能否做出妥协和让步,否则,战争难以避免。攻打伊朗美国蓄谋已久据媒体披露,早在伊拉克战争前的2003年初,美国就制订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行动计划,代号为“伊朗战区临近”,这个计划甚至…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2月9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国军方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转而担任培训和顾问角色。此前2021年4月,据多家外媒报道,美国承诺从伊拉克撤出剩余作战部队。撤军是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重要“里程碑”,但这个碑不是光荣的标志,而是美国的中东甚至全球战略的“心头之痛”。伊拉克堪称美国中东战略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对美国的经济和公众心理的打击是沉重的,后遗症至今仍未完全消除。但美国也并非未从中谋得好处。阿富汗战争尚未完全结束,2002年伊始,布什就把伊拉克、伊朗和朝鲜三国“钦点”为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随后,美国对伊拉克喊打之声不绝于耳,一场新的海湾战争如箭在弦,世界其他地区也陆续见到美国反恐大兵的身影……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的目的已绝不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22,(5):12-13
<正>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十年前,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军撤出伊拉克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而十年后的这一次“撤军”,拜登不仅没有发表胜利演说,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把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十年之后的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并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但此次美国总统拜登没有发表胜利演说,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难民问题是海湾战争的产物。据报道,已有100万伊拉克难民涌入伊朗,约80万难民滞留在伊拉克与土耳其接壤的边界山区。伊拉克难民问题固然举世瞩目,而作为海湾战争一方的美国及其欧洲盟国对难民问题的态度更耐人寻味。难民问题初起时,美国曾“沉默”了一段时间,布什说“不会让美军卷入伊拉克内乱”。4月16日,布  相似文献   

8.
土耳其最近连续“冒犯”美国。一是埃尔巴坎总理不顾美国的反对,于8月10—12日对伊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其间与伊朗签署了价值23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协议规定,将在伊朗大不里士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间修建一条长达14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伊朗将从1999年开始通过该管道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直到2020年为止。此外,埃尔巴坎还建议召开由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共同参加的四方会议,讨论四国交界地区的库尔德人问题。二是9月初美国为  相似文献   

9.
最近,伊朗的军事演习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演习上展示的各种武器着实让美国和以色列紧张了一把,从美国国内也不断传出要对伊朗“动手”的声音,甚至有人表示要使用小型核武器,把伊朗的所有隐蔽核设施摧毁,一时间,围绕着伊朗核问题,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那么,美国究竟会不会动武呢?我认为,美国在短时间内还不会轻易动武。其实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理智的人士指出,目前伊核问题还有可能在联合国框架内得到解决,外交努力远没有走到尽头;美国在伊拉克已经身陷泥潭,再开辟新战场实在是“发疯”;他们还指出,对伊朗的打击只会使伊朗人更加团结在现政权周围…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万岁!”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站起身,左手持《古兰经》,右手高举过顶,食指伸向空中,高声喊道。坐在后面的萨达姆胞弟巴尔赞·易卜拉欣·提克里提也起身高举右臂,大喊:“你们为什么不干脆处死我们,永远结束这一切?!”这是2005年12月发生在伊拉克高等法庭审理“杜贾尔村案”中的一幕。一年后的2006年12月30日,即穆斯林传统节日宰牲节的这一天,随着萨达姆被执行死刑,“这一切”就真的结束了。16天后,提克里提和另一名原伊拉克高官班达尔也被处以绞刑,行刑地点和方式与乃兄如出一辙。就在本文截稿后的1月20日,在沙特的一个网站上又出现一个新的手机录像。该录像显示,萨达姆的尸体在被运往提克里特埋葬之前,曾遭游街示众……萨达姆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同样没有结束的还有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1月10日,布什宣布向伊拉克增兵的新政策,同时承认在伊拉克犯有“错误”。16日,美国向海湾增派航母舰队,因为“伊朗威胁着伊拉克和中东的稳定”。这些事情接二连三、彼此纠结,每一件都足以引起激烈争议甚至重大后果,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各地。再联想到美国共和党在去年11月中期选举中的落败、布什身边那些强硬人士的失势、关于伊拉克是否已经陷于“内战”的争论、“伊拉克研究小组”报告承认在伊拉克的失败、驻伊美军死亡人数破3000大关和美国国内撤兵呼声的高涨……下一期,让我们再梳理一下美国国内的有关情况。——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两伊问题是中东的两大热点问题之一。“9·11”恐怖事件促使现任布什政府介入中东事务。由于小布什尊崇和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为方式 ,对遏制伊拉克和伊朗 ,尤其是推翻萨达姆政权不遗余力。小布什发动的“倒萨”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也将美国拖进了战后乱局的泥潭。美国正寻找借口 ,拟将伊朗作为下一个重点打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美国、伊朗和伊拉克构成了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美国是力量最强但又进退维谷的一方。伊朗是踌躇满志又对未来充满疑虑的一方,伊拉克则是不断受到美国和伊朗挤压、处处仰人鼻息的一方。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断升级,伊朗与外界的经贸关系受到了严重冲击。美国的制裁很大程度吓跑了欧洲与伊朗做生意的公司,中国、印度、俄罗斯与伊朗的能源贸易、经济合作出现显著倒退。从周边来看,伊朗与土耳其、阿联酋等国的经贸合作水平也在大幅降低。但令人意外的是,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经济合作似乎获得了某种"制裁免疫"。去年11  相似文献   

14.
王晋 《世界知识》2020,(3):36-38
近段时间来,由伊拉克局势直接引发的新一轮美国与伊朗博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整个过程可谓跌宕起伏,令人眼花缭乱。未来美国对伊朗的施压仍将继续,而伊朗和欧洲关系也将进入关键博弈期。升温"你追我赶"此轮美伊博弈可以追溯到2019年10月爆发的伊拉克国内抗议示威浪潮。  相似文献   

15.
正6月3日,伊朗能源部长阿尔德卡尼安率团访问巴格达,伊拉克宣布,两国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电力进口合同,将此前从伊朗进口电力的协议延长至2021年。伊朗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伊朗和叙利亚的电网将通过伊拉克进行连接。这一消息引发了多种疑问:首先,两伊为何选择此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5月初伊拉克卡迪米政府刚  相似文献   

16.
近期围绕美国是否会对伊朗开战这一问题,各种报道和猜测纷至沓来。事实上,美国高层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也存在分歧。美国《纽约时报》3月1日的一篇文章认为,在对伊朗政策问题上,美国政府内部一直存在两种势力。一种主张接触、对话解决问题;另一种拒绝与伊朗对话,主张采取孤立伊朗的强硬立场“。打”“与不打”,如果“打”要“怎样打”,下面三个人物对美国的决策将产生重要影响:一是迪克·切尼:副总统、美国鹰派的代表;一是罗伯特·盖茨:国防部长、是否对伊朗开战的主要决策人;另一个是威廉·法伦:一旦对伊朗开战,他就是前线指挥官。  相似文献   

17.
国际资讯     
《科技智囊》2006,(6):92-92
4月17日,美国前情报分析人士揭露,美国早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前就开始编制对伊朗发动海陆空全面规模战争的计划;4月17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欲在冲之鸟礁种珊瑚圈地;4月17日,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海洋自由号”抵达德国汉堡;4月18日,据伊朗网站报道,伊朗武装部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塞伊德&#183;穆萨维准表示,伊朗军方“已经完全地确认了美国和以色列军队的软肋”,而且已经决定一旦遭到美军攻击如何采取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8.
要闻存档     
9月3月~15日3日~4日“2002年世界华人论坛”在京举行。4日朱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会见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取消对泰米尔猛虎组织实行了四年的禁令,以排除斯政府预定9月16日在泰国与猛虎组织举行和谈的障碍。据悉,取消禁令是猛虎组织同意与政府恢复和谈的必要条件之一。5日大约100架美国与英国战机进入伊拉克领空,轰炸伊军防空设施。这是四年来美英在伊拉克境内实施的最大一次“常规轰炸”,也是美英战机今年第35次轰炸伊拉克。6日伊朗成功试射了可以运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江泽民主席应约与布什…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两伊战争又有新的升级。自3月4日以来,伊拉克和伊朗先后互相用飞机和导弹袭击对方包括首都在内的重要城镇和工业设施等非军事目标,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3月11日,伊朗在南部边境对伊拉克胡韦扎沼泽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巴德尔行动”的地面攻势,双方激战一周,死伤逾万人。伊朗攻势过后,伊拉克迅即进行了反攻。3月17日,伊拉克宣布伊朗领空为军事禁区,从19日起将不保证过往飞机的安全。19日伊朗总理穆萨维表示,如果伊拉克袭击进出伊朗的民航班机,伊朗将轰炸巴格达机场,并使整个海湾地区的领空都不再安全。22日伊拉克又在北部山区对伊朗发动了新的地面攻势。与此同时,双方在海湾地区袭击中立国船只的行动也频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国要对伊朗动武的风声不断,尤其是美国派出“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前往波斯湾之后。但事情又有另一方面。1月15日,路透社援引沙特阿拉伯的消息,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拉里贾尼带了封信给沙特政府,希望沙特能帮助缓和伊朗与美国间的紧张关系,还说,这封信是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内贾德写的。第二天,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称,只要伊朗不干涉伊拉克与黎巴嫩事务,美国愿与其改善关系,这与以前将停止铀转化作为条件相比,让步巨大。同一天,美国摔跤队员抵达德黑兰参加比赛。1月28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