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双公用齿轮是机床变速系统常用变速机构。但一般设计过程较繁,并且往往导致的机构尺寸较大。本文分析了三轴两传动组的变速系统,提出一套优化方法及程序。以最小结构尺寸为目标,同时满足传动比值的限制和啮合条件的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标准齿轮。如果希望进一步缩小尺寸,可以附加约束条件,采用变位齿轮实现。  相似文献   

2.
三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它是一种用较少齿轮获得多种变速的新型齿轮变速机构,它是我国工人阶级、工程技术人员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刻苦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来的技术革新成果。目前,本机构在机床进给系统中采用卓有成效,但用于机床变速箱中则尚少。经分析认为,本机构能否用于机床变速箱,主要矛盾是公比较小和变位齿轮的计算。本文即拟从几何计算及强度计算方面阐述三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变位齿轮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机床变速箱和进给箱中所用的双公用齿轮机构一直采用试算法进行设计,并且没有一个合理判断设计优劣的定量指标,因此较难迅速地获得比较理想的方案。本文提出齿轮传动的当量中心距的概念,并用这个概念分析比较了多种设计指标。在这基础上提出以各齿轮当量面积总和最小作为最优化的目标函数,建立了双公用齿轮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通过电算绘成线图。应用这些线图,可以方便地根据不同要求(即约束条件)求得双公用齿轮传动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金属切削机床中广泛地采用着公用齿轮(该齿轮能与另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相啮合传动),采用公用齿轮的传动机构主要有下列优点:①减少传动机构的齿轮数目。②缩短传动机构的轴向尺寸;③简化传动机构的结构构造。机床中采用的公用齿轮,其型式虽然很多,但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则仅讨论相邻两传动组中,利用公用齿轮所组成的变速机构。讨论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下述事实:据初步统计,现代机床的齿轮变速箱中,采用公用齿轮的约占60%以上;例如,苏联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我院学报1963年1期及2期中《公用齿輪变速机构的設計》及《公用齿輪变速机构的設計(續)》两文的續篇,继續討論金属切削机床变速箱中(在相邻传动組內)採用外啮合公用齿輪变速时的传动设计问題;主要内容是通过图表分析法闡明其传动比及齿轮齿数的拟定。利用图表分析法解决其传动设計問題,能使设計过程簡单便捷、也能使设計結果灵活合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从理论上阐述了采用双公用齿轮的特点,提出实际设计多传动比传动系统的关键在于求出双公用齿轮传动比和齿数,并导出所用的公式和提供实际设计计算使用的图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机床变速系统中双公用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齿轮齿数设计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机床变速系统齿轮齿数设计的新方法.该设计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较多的齿数设计方案,为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创的“三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目前已在国内不少工厂的车床产品上成功地采用了。在国外,这种机构也开始在有的车床上采用。但它的变速操纵则因机构的级数多和位置变换复杂,较难采用单手柄操纵。我校自行设计的产品C6132型车床中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单手柄操纵机构的结构简单,操纵方便可靠。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三轴滑移公用齿轮机构中齿轮移动的规律;提出了运用这些规律选择传动方案的途经;讨论了几种单手柄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曲拐传动主轴箱是完全不同于齿轮传动的一种传动形式。它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以下特点:(1)齿轮传动有不可克服的齿轮噪声,而曲拐传动运转平稳,声音柔和,是实现无噪声传动的理想方案之一。(2)多轴箱(尤其是多轴钻孔箱及多轴攻丝箱)往往要求同向旋转,如设计成齿轮箱,势必增加不少的过桥轴和过桥齿轮,还要进行繁复的中心距计算及修正齿轮计算等。曲拐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目前国外引进的几种主要型号采煤机的摇臂形星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行星传动机构,并建议采用综合性能指标来评价采煤机行星传动机构性能的优劣.在消化国外采煤机设计参数的基础上,综合了三种行星传动齿轮变位系数选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分析了合理的变位系数选取与其它啮合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列表计算了几种引进采煤机行星传动齿轮的主要几何参数.  相似文献   

11.
二齿差变位内齿轮行星减速机构是我参加研制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和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虽然传统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有很多优点,但仍然存在单级减速比较小的缺点,而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单级减速比虽然大一些,但传动平稳性差,传动精度低,在需要大减速比的情况下,需要经过多级减速才能达到目的,这样会造成结构复杂,体积增大,制造成本增加,同时多级传动也降低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二齿差变位内齿轮行星减速机构采用对称双行星齿轮,既能平衡惯性力,又能提高机构的承载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单级减速比大,制作成本低、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内平动齿轮传动几何参数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内平动齿轮传动设计中几何参数,特别是变位系数确定困难、计算过程繁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高等问题,探讨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的方法,采用机械优化设计理论,运用CAD建立了内平动齿轮传动变位系数和啮合角的优化求解数学模型,在优化软件LINGO平台上编程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和几何参数的优化,得到了一齿差和二齿差内平动齿轮传动变位系数和啮合角的最优值,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计算结果表明:一齿差内齿轮副最小啮合角为53.2°,二齿差最小啮合角为39.3°;一齿差内齿轮副的外齿轮最好采用标准齿轮,内齿轮采用变位系数为0.577的正变位,二齿差内齿轮副的内、外齿轮均须采用正变位,有时变位系数大于1.  相似文献   

13.
行星齿轮传动与普通定轴轮系齿轮传动相比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然而行星齿轮传动一般均为变位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工作量十分浩繁,其中尤以几何参数的计算为最,这也是行星齿轮传动不易推广应用的一个原因。本文对NGW型行星齿轮传动进行了分析,就以下三个计算问题列出了它们的简捷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的配齿数方法; 二、用查曲线圈方法计算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 三、在内啮合角度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中,引入了“齿顶延长系数”的概念,并在分析插齿加工的特点的基础上,引出了包括内、外啮合、滚切、插切齿轮的统一的设计用几何尺寸计算公式。最后还附有设计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公用齿轮变速机构,不仅可以省去两个齿轮,而且轴向长度可以缩短2~4个齿宽,这对减小箱体尺寸、简化结构、节约金属和降低成本,效果是很显著的。为此,本文对双公用齿轮使动的内在规律、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还列出了72种尺寸较紧凑的设计方案,供设计者直接选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手动变速器在汽车上的使用垄断了近百年,自从汽车的问世,汽车变速器一直是手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又称机械式变速器,即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才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轿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四档或五档有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并且通常带同步器,换档方便,噪音小.手动变速在操纵时必须踩下离合,方可拨得动变速杆.一般来说,手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要比自动变速器的高,因此驾驶者技术好,手动变速的汽车在加速、超车时比自动变速车快,也省油.行星齿轮变速器与定轴式齿轮变速器相比,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齿轮负荷小,结构刚度好,输入、输出轴同轴以便实现自动换档等优点.多排行星齿轮机构由多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几组离合器和制动器组成,通过对离合器.制动器的操纵,得到不同行星齿轮系的运动状态组合形成来获得不同档位速比,增加了传动比.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了双公用齿轮和三公用齿轮及双公用齿轮与双速电机组合应用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一些传动结构图。并根据公用齿轮传动比关系公式绘出每一结构图的传动比指数a—b关系曲线和导出传动比计算公式。因此,可以利用给出的a—b关系曲线和已知的传动比限制条件查出一组组的a、b数值,每一组的a、b数值均可绘出一个转速图和写出传动比数值。故能很快地算出齿轮具体齿数。在需要比较不同结构图的各个转速图方案的径向尺寸,还可利用文中推荐的径向尺寸系数比较不同转速方案的径向尺寸,只要最小齿轮的齿数相同则径向尺寸系数最小的方案其径向尺寸也最小。因此就有可能根据不同方案的传动级数,速比范围,齿轮个数,和径向尺寸等迅速简便地确定所选用方案的齿轮具体齿数。  相似文献   

17.
一般谐波齿轮传动的速比最小不宜小于60~80。本文提出采用双波四齿差传动方式,并采用图解法分析和确定了实现其啮合的主要术技参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使谐波齿轮传动的最小速比扩宽到30~40。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齿数和Sz_1或Sz_1 Sz_2为最小的条件出发,对模数相同和模数不同的四级等公比双公用齿轮变速机构的齿数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将各齿轮齿数均表为最小齿轮齿数z_4的函数。设定z_4,利用所得公式即可很方便地求出各齿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齿轮的传动能力,研究少齿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的设计方法.采用齿条刀具的切向变位,设计非对称双圆角齿条刀具,推导包括变位的非对称齿轮全齿廓直角坐标方程和无侧隙啮合条件.分析非对称渐开线少齿数齿轮的根切现象,求解不同齿数的齿轮根切点压力角.采用基于少齿数的非对称渐开线直齿轮主动设计方法计算不同齿数齿轮副啮合的参数以及所能达到的最大传动重合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动设计方法,齿轮能达到最大的传动重合度;当小齿轮齿数为4时,大齿轮的最小齿数为7.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从直齿圆柱齿轮的轮齿端面开轴向通孔——中空齿,以降低轮齿刚度及改善轮齿散热条件,从而提高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采用有限元法对轮齿进行刚度和应力计算并用国家标准(CB3481—83)的齿轮计算方法计算得出,这种轮齿齿面的计算接触应力较之一般轮齿约低7%,齿根的计算弯曲应力约低11%;并能有效地减轻振动和噪声。本文还给出了非变位轮齿上通孔以直径为0.6倍模数和距齿顶1.4倍模数较适宜的计算结果。这种措施对于模数较大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有实际意义,在相同运转条件下工作时,齿轮的寿命可增加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