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水稻田的灌溉定额将呈下降趋势,灌溉模数会变小,渠系水利用系数将会变小,灌溉模数将呈下降趋势.倘若维持现有的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稻面积将会因水资源条件约束而趋于稳定,灌溉模数也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止2005年底,全县共建成了以洮河灌区为主的各类农田水利工程781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37.99万亩,保灌面积达33.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59万亩,其中常规节水6.61万亩,管灌0.64万亩,喷滴灌0.34万亩,发展节水补灌面积9.89万亩。2005年全县农业综合毛灌定额为768立方米/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4,灌溉水利用系数0.4。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节水灌溉成了一个当地群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尊村灌区节水改造中,为了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修渠堤以减少渗漏,优化渠道断面设计,完善渠道防渗,减少输水损失以及平田整地,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和抓好工程管理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根据黑龙江省20个典型灌区的渠系资料,采用Horton定律计算各灌区分维值并与河流水系理论分维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级灌区分维值均在Horton水系定律理论范围内,四级灌区中只有梧桐河灌区的分维值为3.037,超过一般理论范围上限约1.23%.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三级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渠系结构复杂度、渠道密度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关联度分别为0.695、0.556、0.606、0.700,与分维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575、0.585、0.711、0.613;四级灌区各因素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关联度分别为0.700、0.730、0.605、0.675,与分维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763、0.602、0.583、0.546. 分别利用上述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及分维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渠系结构改造方案,对黑龙江省典型灌区的渠系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氮素在植物-土壤-大气连续体(SPAC)去向及迁移转化机制,在对比试验基础上,结合同位素N~(15)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氮素的迁移转化机理以及肥料氮归趋利用.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模式(薄露灌溉模式W1、间歇灌溉模式W2)可以有效地抑制肥料氮淋失;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模式NH_3挥发总量显著小于常规灌溉,同时降低肥料氨挥发量在总氨挥发中所占的比例;节水灌溉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吸氮量,随着生育阶段的推移,各处理植株吸收肥料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值亦呈下降趋势;此外,节水灌溉模式稻田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均少于常规模式,降低幅度为14.6%,作物吸氮量则明显高于W0,相比W0模式,W1和W2模式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2%和14.2%.  相似文献   

6.
李童生 《广东科技》2014,(10):112-113
勐腊县大沙坝水库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为合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使水利工程在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农业增效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节约人力和能源、促进农村和社会和谐稳定诸方面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7.
叶尔羌河灌区是一个古老的灌区,是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灌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渠道引水灌溉,为能高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渠道的防渗衬砌形式至关重要。该灌区目前渠道多为土渠,随着灌区的耕地面积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致使近几年已无水下放塔里木河。为了维护南疆的生态环境,国家对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治理,对各源流区进行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下放生态水量。其中节水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对灌区内的渠道进行防渗改建。灌区的渠道防渗节水效果又主要是通过渠道水利用系数来体现的;如何推算渠道水利用系数,是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和计算渠道节水量计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渠道防渗是实现节水灌溉、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渠道工程中必须解决而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浅要地分析了渠道防渗结构及填缝材料选择;并对冻胀问题、分缝问题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福建省九龙江北溪引水灌区现状,认为该灌区目前存在渠首建筑物老化失修、渠道淤积严重、过水能力不足、灌区管理落后等问题,提出了灌区的节水改造措施,包括进水闸除险加固、渠道优化设计和防渗设计、渠系配套建筑物改造以及相应的灌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11):1889-1894
在对灌区节水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时,根据复种指数、渠系水利用系数、水费实收率等评价指标,对各指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算得权重值,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各灌区的优属度,并利用此方法对湖北部分大型灌区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灌区实际情况较符合,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灌区节水改造效果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都江堰农业灌区覆盖面广,各区域灌溉农时略有差异和具备二级配水管理机构的特点,在非充分灌溉和大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时空优化的农业用水优化调度模型以及多目标用水群决策支持机制,构建了适合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框架,并重点研究了优化模型并初步探讨了群决策机制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可实施性强,部分研究结果应用于都江堰灌区渠首6条干渠配水系统,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是灌区提高灌水质量、实行定额用水的关键问题。改进灌水技术,实行定额用水,可显著提高灌溉效益。小畦灌与沟灌、沟灌与隔沟灌都具有增产节水作用,应选择合理的畦灌与沟灌技术要素,制定合理的灌水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业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制定和选择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有利于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文章根据安徽省水土资源特征、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各种节水措施的适用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5种农业节水灌溉模式,探讨了各种节水灌溉模式的内涵、适用性及模式内容,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节水灌溉模式选择数学模型,并作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high uniformity. Whe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uniformity coefficient equal or more than 70%, the wate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can be expressed as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further simplified to a linear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irrigation scheduling parameters, percent of deficit, application efficiency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y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Using this effective model and the irrigation application, the total yield affected by the total water application for different uniformity of irrigation application can be determined. More over, this paper uses the cost of water, price of yield, uniformity of th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rop response to wate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f pollution and cont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water saving and production incre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schedule in which the whole field is fully irrigated.  相似文献   

15.
贵州水资源状况及节水灌溉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境内降雨虽然丰富,但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数水库、山塘、河川的水质污染严重,造成严重缺水,水旱灾害多年来已成为制约贵州岩溶山区的农业社会经济等各行业持续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对贵州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历史上水旱灾害、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调查及节水灌溉效益等分析,得出: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是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提出:发展节水灌溉6个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及今后贵州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浅析灌区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目前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形势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加强灌区硬件设施的改造和促进人们用水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农田灌溉中,由于灌溉面积较大、数据实时传输较难,以及数据过多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建立在无线传感网络与模糊控制基础上的农田自动灌溉节水系统.该系统可以综合运用无线传感器的数据处理与无线数据的传输功能,对农田自动化灌溉做到实时有效的监控与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系统主要采用的结构组图是星型式的,其运行的机理就是在每一个检测区域都装有ZigBee网络节点,实时的将获取的检测数据传入测控系统,在数据上实现统一的传输与处理;每一个区域的无线传感器都实时持续地处理区域内土壤湿度的变化,及时将数据向接收端传输,接收端再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与显示,对自动化灌溉系统进行控制,做到有效的节水与灌溉.根据已有的数据表明,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数据的传输也比较稳定,且在传输过程中很少发生数据的丢失,同时具有可应用范围广、可普及性强等特点,是进行自动化节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综合灌区井灌面积、引黄水量、土地利用类型等影响因素,通过地统计分析,研究河套灌区2000—2013年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灌区地下水埋深的年内变化曲线呈驼峰型,最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秋灌期9月和秋浇期11月;相反,人口集中的城镇地区水埋深年内恒定不变;总体而言,由于井灌面积增大、引黄水量逐年减少等原因使得地下水埋深逐年增高。分析可知,研究区域地下水埋深的空间相关性适中且逐渐增长,空间分布各向异性增大,且因为城镇地区水埋深逐年增大,从而影响了整个灌区的地下水空间结构。克里金插值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由灌区中部地区至灌区边界总体呈上升趋势。地下水埋深最小值所处区域多为农田,极少部分为裸地,主要集中在解放闸灌域西部边缘地区、义长灌域东南部地区,最大埋深主要集中在巴彦淖尔市。  相似文献   

19.
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辣椒滴灌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辣椒生产过程中对水分和肥料的利用效率,采用膜下滴灌施肥、露地滴灌施肥技术,以地面灌溉施肥为对照,考察了辣椒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辣椒的生物学性状、抗病性以及不同灌溉方式对山旱地日光节能温室中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较地面灌溉施肥增产16.6%~28.9%,增收每667 m2500.7~959.2元,节水13.5%~28.1%,节肥28.4%,单株结果数增加8.9~11.8个,发病率降低11.6%~16.6%,土壤含水量提高1.2%~3.49%,地温提高3.2℃以上,湿度控制在50%~70%。滴灌施肥较地面灌溉施肥具有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