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镇住房政策不仅与城镇居民密切相关,也影响到乡城移民(1)这一日益庞大且日渐稳定的群体。住房政策不仅影响着乡城移民的住房获得,而且也影响着居住空间,而住房获得和居住空间与社会融合息息相关。首先回顾我国城镇住房政策经历近70年的演变对乡城移民住房获得与居住分异的影响,并梳理了国外移民住房政策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制定相关住房政策的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住房获得视角考察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程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尽管与老一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生存境遇,但是,仍然存在着融入困境。同时,自有住房、房产数量、人均居住面积对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改善住房的居住环境并兼顾住房的多样性、适应性,规范租赁市场,实现多元化、多主体的供应体系,将农民工逐步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之中,将有助于改善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状况。  相似文献   

3.
《诗经》作为纪实性的诗歌总集,清晰地记载了上古时期族际交往与融合的史实,揭示出族际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形态和途径,具体模式主要有族际通婚的血缘融合、战争碰撞的文化融合以及人口迁徙的文明融合。  相似文献   

4.
采取宏观总体概况和微观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人口流动的新特点和新动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新时期福建省人口流动趋势减缓,但省内流动人口规模仍保持增长态势;福厦泉依然是主要人口流入地;人口流动形势趋于稳定化、家庭化;新生代和老年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人口再流动现象明显,城镇化居住意愿不强.人口流动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规模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并存;流动人口城镇社会融入能力不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流动人口永久定居城镇面临深层次矛盾.提出应有效接纳当前人口流动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和存在问题、构建面向家庭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体系、关注流动人口新群体,提升服务管理供给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住房分化视角, 利用2016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与房价数据, 分析流动人口住房占有的特征与空间格局, 住房阶层的结构及影响因素与机制。结果表明: 我国流动人口住房占有形成非农户籍、高学历流动人口大量占有城镇住房的特征, 呈现沿胡焕庸线分异的空间格局; 我国流动人口形成“三阶五层”的住房阶层结构; 户籍与社会保障的结构性因素仍然阻碍流动人口实现住房阶层跃迁; 部分流动人口凭借个人社会经济条件与流动要素等非结构性因素的作用, 基本上实现住房资产积累; 制度变迁、城市规模与城乡差异共同作用, 加剧城市住房阶层分化, 导致下层住房阶层流动人口内卷与上层住房阶层优势积累。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市典型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运用语义差别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状况进行分析,并比较其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在所有生活环境感知指标上均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其中有9项指标显著低于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不同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的决定因素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社区居住环境、住房条件、自然环境对本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有显著影响,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影响不明显;与其相比,除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外,社会环境、通勤条件对异地户籍新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环境感知也有显著影响,住房条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的城市住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流动人口的居住情况到底如何?本文对其居住环境进行论述,以便于今后研究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里,如何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提高这个群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回顾,对影响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作了简要的述评,并得出5个方面的结论:第一,户籍制度是决定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最为关键的结构性因素,从根本上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第二,教育安置方式不仅影响流动儿童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且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并最终影响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第三,家庭的经济能力、父母的教育能力等都会影响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社会融入;第四,社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不仅要依托城市社区,还要重新发现社区;第五,流动儿童是可塑性非常强的群体,我们需要挖掘流动儿童的积极能量。  相似文献   

9.
城市认同是城市外来人员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从地域视角,聚焦安徽省省会合肥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城市认同的基本维度,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城市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肥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认同由环境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群体认同四个维度构成,它们在年龄、婚姻、教育、与家人居住、户籍地、户籍、居住时长、住房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地域环境因素、结构因素、个体因素均会对城市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地域环境因素的作用力最强,其次是结构因素和个体因素。此外,各因素也对城市认同的不同维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提升人口密集区中心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环境的建设,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认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319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全部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自有率以及其中无房户购房意愿率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住房自有率及无房户的购房意愿率分别为0~85.00%和0~75.00%,均值分别为30.45%和22.17%,二者总体上都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全部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状况及无房户购房意愿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流入地城市的从业人员数量、高科技从业人员比例、城市等级以及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在其他地区是否有自有住房和长居意愿是影响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和无房户购房意愿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1.较大规模的流动儿童少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 所谓流动儿童少年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外来人口中15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和少年人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过程,即在流动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这样,在流动人口中,儿童少年人口越来越多。由于资料限制,目前尚不清楚全国到底有多少流动儿童少年人口。但局部地区的资料表明,流动儿童少年人口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仫佬族杂居的客家人长期以来与仫佬族相互通婚,互通有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民族交往的深入,客家人与仫佬族在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文化融合的现象,这与两个族群的人口情况和族群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了解"老漂族"群体特征是提升老年人口管理服务水平的基础工作。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来源地、年龄、性别等方面调查分析"老漂族"的群体特征。研究表明:"老漂族"中农村户籍多于城市户籍,女性多于男性,年龄集中于56—70岁,照顾孙辈是主要流动原因,三代同住几乎是全部居住形式;文化程度低,以小学及以下为主,高学历者甚少;生活来源主要是子女供养,但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大;约一半的"老漂族"回乡频次极低,已成为城市中一个稳定的群体,关注其生存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宁夏回族"大集中,小杂居"的聚居方式,使得回汉族之间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更加频繁,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更加密切,再加上回汉族之间接受共同的学校教育回汉族族际之间文化的传播更加快捷,文化的相互采借更加频繁,使得区内回汉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并对未来宁夏民族文化的面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将陕西省流动人口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综合运用Lorenz曲线与基尼系数、模比系数、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2种形式流动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较省内流动人口的集聚性强,且县域集聚特征明显;在人口流动率-流动人口质量上,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呈现高—高、中—高、低—低特征;省内流动人口较省外流入人口行为选择更理性,高质量人口的流动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2010年上半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现阶段乡-城流动人口转换非农户口的意愿情况,以及不同人口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对非农户籍意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序引导乡-城流动人口进城落户的合理办法。  相似文献   

17.
何玉珍  李华 《科技信息》2012,(24):76-76
流动人口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下相对一地户籍人口而产生的概念。目前我国大力开展城乡建设,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政策,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东部地区和各大中城市,他们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对城市的建设发展与繁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大量农民工的流动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因此如何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摆在各级政府和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合理流动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但是由于人口流动带来的体质问题,已经成为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明显影响的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国内对于流动人口体质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流动人口体质问题的危害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探讨解决流动人口体质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云南省边境县流动人口的特征及影响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云南省边境县男性比女性流动倾向更大;30-44岁年龄段人口的流动意愿最强烈;哈尼族和苗族比汉族人口的流动倾向更大;与无配偶者相比,有配偶者更倾向流动.无论哪个流动范围(跨省流动、省内跨市、市内跨县)的流动人口,务工经商都是云南省边境县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在跨省流动人口中,务工经商占比最高达90.33%.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而旅游产业融合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创新的发展路径,认为资源融合和技术融合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两条路径. 通过不同产业间的资源融合可以打破需求障碍,从而实现旅游产业创新;同样,通过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可以打破能力障碍,最终也能实现旅游产业创新. 最后给出指导旅游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