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树华 《科技资讯》2011,(12):96-96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趋向繁张,能源短缺给以能耗大闻名的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制造型企业走节能之路是大势所趋.企业有20%以上的节能潜力,由于缺乏节能改造资金和节能咨询服务,沉重的能耗费用使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不但使电力供应紧张,同时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众所周知,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工业耗能占全国能源终端消费量的六成以上,削减工业能耗这个"大头"当为节能降耗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照明产品是大势所趋.为了满足特定市场的中、高端用户,如工厂、商业卖场、办公、学校、铁路、医院、路灯部门等既需大面积照明又十分关注节约能源的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无极灯能为此类用户带来照明环境改善、节电效率提高到35%、50%、60%等以上的利益回报.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虹桥铁路枢纽站为例,对其用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引导显示、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集中调度的能源监控系统(EMS)进行了介绍,目的在于使大型铁路枢纽能源管理与能源使用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进行耗能设备的用能分析与管理,并促使铁路能源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能源使用管理统计报表分析、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通过该系统对铁路枢纽站耗能设备与设施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实现了能耗和能效数据的分类、分项、分区对比,找出了其重点用能系统中的无效能耗和节能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铁路枢纽站统计的电能消耗数据,预计节能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3.
张纯 《科技信息》2007,(27):103-106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对企业生产耗能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重点阐述了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表式;利用能源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制定能源定额;计算综合能耗;预测能源需求;考核节能情况等内容,对能源管理有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能源管理系统(EMS)助烟厂节能降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9088-9091
为达到烟厂节能降耗,对烟厂水、电、煤等能源进行计量管理,本文将介绍"国内某烟厂能源管理与信息监控系统平台"。重点解析了该系统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过程。它不仅能对烟厂的能源消耗进行系统地采集、分析、监控和管理;而且还可以依据该平台所提供出来的信息,对烟厂耗能设备提出节能改造计划,对生产过程能耗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强化烟厂能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对单位GDP能耗的各种影响因素,从定义出发,先后建立了单位GDP能耗模型、第二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模型、高耗能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生活耗能、高耗能行业产品单耗时单位GDP能耗的影响,为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分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赵澎涛 《科技信息》2013,(24):461-461
热定型机是纺织染整行业中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其能耗占整个染整加工过程的60%以上,且能源利用率较低,大部分热能通过排风排入空气中[1],如何有效利用排放的热量是定型机改造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东莞某印染厂为例,介绍了定型机余热回收技术改造的工程案例,重点分析改造所产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仕国 《甘肃科技》2007,23(12):13-15,26
分析了我国建筑耗能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降低建筑能耗的具体措施。同时指出:从能耗方式来看,供暖节能应该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从能耗的产生过程考虑,建筑运行阶段的动态节能(即系统节能)是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从能量利用的实质上讲,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是节能工作的核心。为推动新形式下的建筑节能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能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之一,各国对能源问题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耗被列为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分析我市铸造企业的责任、能源利用现状出发,提出了进行节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虹桥铁路枢纽站为例,介绍了其用于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引导显示、电梯等重点用能系统集中调度的能源管理系统(EMS).其将大型铁路枢纽能源管理与能源使用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分析与管理耗能设备的用能,使铁路能源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能源使用管理统计报表分析、平衡分析、实绩管理、预测分析等.通过该系统采集、存储和分析铁路枢纽站耗能设备与设施数据,实现能耗和能效数据的分类、分项、分区的对比,找出其重点用能系统中的无效能耗和节能空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铁路枢纽站统计的电耗数据,经EMS评估分析,预计节能达可统计总电量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支撑节能降耗调优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波 《安徽科技》2008,(12):39-40
“十一五”以来,我省科技系统围绕推进全省节能工作及实现“十一五”末全省万元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着力实施节能减排科技行动计划,扶持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业发展。在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了对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示范与推广的支持力度.并强调科技项目与节能降耗重大工程建设相结合,为推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科技支撑。我省一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进步取得突破,节能降耗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取得实效.科技创新对节能降耗工作支撑作用明显提高。日前,省政府决定对在2007年度节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省节能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予以通报表扬.省科技厅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发电设备的总容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节能减耗"工程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能源企业更加注重发电能耗的降低。在电站的运行和管理中,对于耗能问题,通常需要考虑电站机组容量和参数、煤种来源及变化、机组的负载能力、工厂对节能节能降耗工作重视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电站锅炉在整个发电厂占据较高的耗能比例,因此,锅炉设备的运行和耗能情况,对于整个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和运营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该文基于对低碳环境下石化企业发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的思考,找出问题和思路,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为电站锅炉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铝电解行业是我国重点耗能行业,如果通过工艺技术手段降低单位能耗即是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生产系统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相关试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在各项磷生铁配方试验的基础上寻求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系统节能的概念和方法 ,并以此为基础 ,分析轧钢系统能源消耗的现状 ,提出节能降耗的对策。指出在降低材比系数方面 ,要重点放在提高成材率和生产结构调整 ;在降低工序能耗方面 ,重点放在降低电能和加热能耗。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系统节能的概念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分析轧钢系统能源消耗的现状,提出节能降耗的对策.指出在降低材比系数方面,要重点放在提高成材率和生产结构调整;在降低工序能耗方面,重点放在降低电能和加热能耗.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的时机已经成熟,《铸造行业准入条件》(修改稿)已由工信部正式发布,本文根据泵阀铸件行业"十二五规划"能耗要求,梳理计算相关数据,在新的能耗准入基础上,对铸铁件能耗标准进行更多扩充、总结节能措施,旨在为全国能源监察部门抛砖引玉提供参照,有序、有效的引导泵阀铸铁件企业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6.
建筑门窗耗能占建筑维护结构总能耗的一半左右,提高门窗的保温节能性能,降低门窗的建筑能耗,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建筑门窗耗能的主要因素,并指出了提高窗门保温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顺根 《科技资讯》2011,(9):118-118
轧钢生产耗能占全国的能耗大,节能的潜力很大。推进轧钢技术进步是继续进行生产节能的关键。文中介绍了加热炉节能、连铸坯热送热装、低温轧制与轧制工艺润滑、在线热处理等先进技术,并指出轧钢生产的节能重点应落在轧钢加热炉的节能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节能监管体系,统计分析监控结果,解决能源浪费和不合理用能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用能改进方案,为节能降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沈阳地区某高校节能监管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节能监管平台对用能情况进行监控监测,对能耗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管理、全面公示,对不合理用能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并根据改进方案对现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结果建立节能监管体系,从能耗数据上对用能进行准确把握,通过对能耗的监管与分析,对比增设节能设备前后,2015年该校共节约用电220万k W·h,合110万元,节电率达12%.结论节能监管体系的应用,提高了能源管理的可控性,加大了能源监管的智能性,增强了节能改造的合理性,强化了数据公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郭清汉 《科技信息》2008,(36):390-391
文章分析了我市电网节能降耗的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结合我市现状,总结了当前配网进行节能改造所面临的一些客观困难,由此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昭君 《天津科技》2013,40(1):46-47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工作.我国建筑耗能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制约经济的发展,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摆在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从建筑能耗分类和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入手,阐述了建筑节能的意义及我国建筑节能的进展,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对建筑节能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