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对人群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石河子社区人群共4358人进行问卷、血压、身高及体重等测量,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结果:随着BMI的增加,人群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1),按BMI〈24kg/m^2,BMI≥24.0—27.9kg/m^2,BMI≥28kg/m^2标准分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8%、41.8%、50.7%,女性分别为19.3%、41.4%、56.5%。结论:BMI水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藏大学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即单纯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1038名学生,再从中抽取480名学生检测了血常规,连续3天的24小时回顾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西藏大学学生贫血总患病率为10.0%(其中男生4.6%、女生14.4%,P=0.0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的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红细胞增多症总患病率为2.7%(13/480),其中男生4.6%,女生1.1%,P=0.019,男大学生的多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民族与贫血患病率有相关性。结论女大学生的贫血问题值得关注,红细胞增多症作为慢性高原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大学生中需要及早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西藏大学学生血色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藏大学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即单纯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1038名学生,再从中抽取480名学生检测了血常规,连续3天的24小时回顾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西藏大学学生贫血总患病率为10.0%(其中男生4.6%、女生14.4%,P=0.000),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的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红细胞增多症总患病率为2.7%(13/480),其中男生4.6%,女生1.1%,P=0.019,男大学生的多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过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民族与贫血患病率有相关性。结论女大学生的贫血问题值得关注,红细胞增多症作为慢性高原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大学生中需要及早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方初玉 《科技信息》2009,(15):110-110,93
目的:研究延吉市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吉市两所小学3年级-5年级学生1004名,其中男生513名,女生491名,检查出的肥胖儿童设为肥胖组,其余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肥胖儿童78名,肥胖检出率为7.8%,其中男生36名,肥胖检出率为7.0%,女生42名,肥胖检出率为8.5%;儿童肥胖发生与父母肥胖、出生体重、常吃油炸食品、早餐习惯、睡前进食、运动量少、看电视时间有关。结论:廷吉市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是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儿童肥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兰州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所于2010年4月18日至22日对金昌采石厂49名采石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49人测量血压,其中高血压人数15人,患病率为30.61%,男性患病率为43.33%,女性患病率为10.53%,男女之间(X^2=4.451,P〈0.05)有显著性差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人,阳性率为6.12%,都为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临夏州回族中学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中学生贫血患病情况。方法整群抽样法抽取临夏州回族中学高中部学生972人(15—20岁),取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样,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贫血患病率为8.13%,边缘性贫血和轻度贫血占绝大多数(86.08蚴。男生患贫血率为5.27%,女生患贫血率为12.50%,男生贫血率明显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汉族与少数民族男女学生间贫血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藏高校新生强迫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强迫分量表对随机选择的131名西藏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西藏大学新生强迫症检出率为16.8%,医学专业强迫症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女生强迫症检出率高于男生(P〈0.05),藏族学生强迫症检出率高于汉族学生(P〈0.05)。结论:西藏高校新生强迫症检出率较高,显示强迫症与专业、性别和民族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农村村庄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问卷调查和上门家访的方法,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结果遵义县团溪镇农庄村草田组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2%。知晓率47.6%,治疗率22.9%,控制率40%。结论在广大农村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监测和控制。是农村社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小学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提供参考.用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的结果是:肥胖男生的形态发育状况良好,其体重、体脂重和瘦体重均显著高于正常学生;肥胖女生的形态发育并不显著好于正常女生,其体重较大主要是体内的脂肪含量较多而并非瘦体重较大造成的;肥胖男、女学生的身体机能状况均较正常学生差,且这种差异,男生在高中阶段、女生则从初中阶段开始就已有显著性.要预防中小学学生肥胖,应特别注意那些形态发育较好的男生及在青春期体重及体脂肪含量迅速增加的女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藏高校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890名入校新生的HBV血清标志物,利用SPSS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率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1890名大学新生,其中男性1011名,女性879名;藏族1100名,汉族及其他民族790名;检出HBsAg阳性者为242例,阳性率为12.8%(其中男生为14.0%,女生为11.4%),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5)。比较城乡生源的阳性率,发现不同生源地入校新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12.8%、农村13.1%,χ2=0.035,P〉0.05)。藏族与汉族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藏族15.8%,汉族8.5%,χ2=21.213,P〈0.001);藏族学生HBsAg阳性率分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萨14.8%、日喀则5.7%、林芝13.4%、山南14.4%,χ2=0.383,P〉0.05)。结论:西藏高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阳性率。应加强教育,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增强抗病能力,有效控制乙肝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西藏大学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西藏大学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今后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方法在西藏大学抽取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0.1%,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6.92%,2条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17.6%。结论:被调查的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的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需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增加学生的结核病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在高血压防治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药学监护对象,对监护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药学监护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药学监护前(P<0.01);监护后血压达标率、用药依从性好率明显高于监护前(P<0.01);监护后饮酒率较监护前明显下降(P<0.01),参加适当体育锻炼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药学监护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发病危险因素,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宛城区15~74岁常住居民645人。了解南阳市宛城区糖尿病(DM)和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现状与相关因素。DM和IGT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2.56%和10.39%。分析表明DM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体质指数、体育锻炼和血压;IGT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体质指数和血压。DM的新检出率51.85%,服药率66.67%,血糖控制率19.23%。该地区的DM及IGT患病率均较高,药物控制率低,常规体检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项目导致部分DM患者漏检。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降低该地区的糖代谢异常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疆农村地区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药物联合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效果。采用在新疆喀什伽师县、伊犁新源县以村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765例,根据血压等级分层,随机分为干预组400人,对照组365人,进行为期2年的小剂量尼群地平和/或卡托普利药物联合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血压水平下降13.76/7.94 mmHg,高于对照组(3.16/2.27 mmHg),P值均0.001;干预组血压控制率(44.6%)明显高于对照组(32.2%),P=0.001,基线血压等级越高,血压越难控制。由此可知,小剂量尼群地平和/或卡托普利联合健康教育降压效果良好,适宜在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推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酶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T833C多态性在新疆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并分析CBST833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高血压患者218例(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人群225例(对照组),对CBS基因T833C基因突变频率检测并分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CBS基因T833C在新疆汉族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该多态性与新疆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无关;CBS基因T833C突变与Hcy水平升高无相关性。由此可知,Hcy水平升高可能是新疆汉族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 -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L/D)多态性在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病程大于2年的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hypertension,I-IT)、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finopathy,DR)等归类。采用PCR法确定其ACE基因多态性,高分辨彩超测量了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分析了I/D多态性与HT、DN、DR和CIMT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ACE基因型在本组患者中分布为:DD型21.4%,ID型38.1%,Ⅱ型40.5%。3个基因型之间CIMT(P=0.001)、并发DN的比例(P=0.001)和合并HT的比例(P=0.005)有统计学差异。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DD基因型,并发DN和高龄。结论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HT、CIMT增厚及DN等血管病变正相关。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DD基因型,并发DN和高龄。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成年居民体育锻炼人群与非体育锻炼人群之间的血压差异.在山西省人群中随机征集21-60岁健康的男女性样本1642个,对他们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询问,用标准方法测量样本的血压.应用协方差分析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分别比较男女性中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S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男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女性体育锻炼组与非体育锻炼组的DBP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锻炼是影响血压的有效指标,进行体育锻炼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心理素质普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普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人际信任量表三种工具,对西藏大学2008级新生1850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得出结论:(1)6%的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检查;(2)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和除敌对之外的各维度上的得分极其显著地高于男大学生的得分;(3)在恐怖和精神病性两个维度上不同民族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4)在精神病性维度上不同出生地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6)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