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深度除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烧杯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二级出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混凝剂的经济性及选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AC、FeCl3及PFS除磷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6~9、7~9和7~9.对于较低浓度含磷的二级出水,宜采用PFS除磷,可以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除磷率.欲使初始总磷质量浓度为1.735 mg/L的二级出水经混凝处理后,其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水质标准,PAC、FeCl3、PFS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20、25 mg/L.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混凝过程最佳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比较硫酸铝、三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混凝剂对某给水处理厂原水的混凝效果,选定硫酸铝为混凝效果最佳的混凝剂,并用0.618优选法较快地确定了混凝最佳控制指标:最佳投药量约为20mg/L,最佳pH值在6.00左右,最佳G值控制在38s-1左右,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率、减少混凝成本和提高出水水质的目的,为水厂的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尹鹏  高湘  黄宇广 《科技信息》2010,(15):356-357
以典型老龄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混凝沉淀对渗滤液中COD、浊度以及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所选四种混凝剂分别为PAC、PFS、硫酸铝、硫酸亚铁。结果表明:适用于老龄渗滤液预处理的混凝剂为PAC,在投加量为600mg/L时对COD与浊度去除率为26%、47%;虽然混凝沉淀对老龄渗滤液中COD的去除效果有限,但过量的混凝剂可显著提高腐殖质的去除率,当PAC投加量由600mg/L提高至1000mg/L时,对腐殖质的去除率则有9.3%提高至25.2%,从而可显著降低老龄渗滤液中难降解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生活污水经生化后采用化学除磷方法,以硫酸铝为除磷剂,最佳投药量为100-150mg/L,最佳pH值为6.5-8.0。在此最佳条件下,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可长期稳定达标,并可改善生化后污水的沉淀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通过混凝沉淀处理钨矿废水。对实验数据进行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0.5%硫酸铝为最佳混凝剂,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0.5%硫酸铝在pH=9,投加量为10~12.5 mg/L时,处理后废水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DB4426—2001)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取吸附-生物降解(AB)工艺B段曝气池进水,投加硫酸铝(AS)和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化学除磷小试实验,考察了不同投药量下总磷、COD、氨氮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佳投药量以及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去除总磷、氨氮、COD和浊度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AS和PAM复配对B段污水中总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AS投加量(以Al2O3计)为9.45mg/L,PAM为0.05mg/L时,TP、COD、氨氮和浊度去除率平均为89.2%、37.7%、71.6%和2.41%。曝气过程中投加AS和PAM复配化学强化除磷,总磷、COD、浊度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3~59.2%、5.0~20.3%、10.9~34.7%,但不能提高氨氮的去除率;在溶解氧足够时,本研究投加量范围的AS和PAM的加入对硝化作用无影响;后置混凝对TP、COD、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同步混凝,但需增加混凝沉淀设备,因此同步混凝更适合于于AB工艺的化学强化除磷改造。  相似文献   

8.
含氟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某铝镁合金厂含氟废水达标排放问题,采用了化学混凝沉淀法进行除氟试验,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pH值、混凝剂、CaCl2对水中残氟量的影响,并确定了它们在该试验中的最佳投配值。结果表明,pH为9,CaCl2投加量为12 g/L,明矾投加量为500 mg/L,六偏磷酸钠投加量为125 mg/L时,出水含氟量可降至7.5 mg/L,含氟量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首先通过沉淀转化方式制备锰钙混凝剂,利用标准烧杯混凝实验对模拟含氟水样进行去除研究,确定其混凝性能。讨论了混凝剂不同的投加量、不同pH值以及氟离子浓度对除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钙混凝剂的投加量为30mL/L时,水温为10~15℃,pH为5~10的范围,氟离子的去除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煤制甲醇废水中SS及COD的去除效果,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对煤制甲醇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混凝搅拌实验分析混凝剂加药量、混凝时间、PAC与PAM复配投加对浊度及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PAFC及PFS三种混凝剂中,最佳混凝剂为PAC;在PAC加药量为60 mg/L的情况下,最佳混凝时间为20~25 min;在PAC投加60 mg/L、非离子型PAM投加0.2 mg/L、混凝20 min的条件下,PAC与PAM复配投加可避免胶体再稳,并将浊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提高至81.8%和12.5%。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步混凝法对某电镀废水中的Cu2+和Ni 2+进行去除,并对混凝剂的类型、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废水pH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作为该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当溶液pH值为11.0、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为1.0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2g/L时,电镀废水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废水中Cu2+和Ni 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3mg/L和0.06mg/L.同时,处理成本可降至1.9元/m3.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难沉降的问题,选取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对该矿1/3焦煤煤泥水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搅拌时间、pH、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对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强度100 r/min、搅拌时间45 s、pH为8、凝聚剂用量2 mL、非离子型PAM絮凝剂用量3 mL的条件下,该矿1/3焦煤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鹤岗矿区1/3焦煤煤泥水处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一混凝剂的最佳pH和最佳用量的混凝实验,对四种混凝剂逐级进行复配,并研究了在优选pH和pH不变两种情况下,复配混凝剂对造纸黑液的处理效果.实验表明:四种混凝剂的最佳复配比例为:硫酸铁∶硫酸铝∶聚氯化铝铁∶硫酸铝钾=1∶0.4∶1.4∶1.4(体积比),且优选pH为6.pH=6时,投加用量分别为硫酸铁、硫酸铝、聚氯化铝铁、硫酸铝钾=0.95 g/L、0.4 g/L、1.35 g/L、0.65 g/L的复配混凝剂溶液,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78%和97.74%.当黑液pH不变(即pH=7.8)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均不大,说明pH对复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H_2O_2预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黑臭水效果进行研究。H_2O_2作为预氧化剂,自制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铁镁作为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聚硅酸铁镁最佳制备条件;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两种混凝剂絮凝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硅酸铁镁絮凝性能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在整个投加剂量范围内,H_2O_2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去除COD_(Cr)和UV_(254)效果均优于单一混凝沉淀工艺,COD_(Cr)最高去除率从69. 61%提升到78. 97%; UV_(254)最高去除率从39. 80%提升到45. 25%,其中COD_(Cr)去除率最高相差12. 03%,UV_(254)最高相差9. 07%,混凝剂在较高投加量下,预氧化能强化后续处理工艺,降低水样余浊。  相似文献   

15.
强化混凝去除腐殖酸的试验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Al2(SO4)3、FeCl3混凝剂对腐殖酸的强化混凝试验表明,强化混凝对腐殖酸有很好的去除效果。pH值和混凝剂投加量是影响腐殖酸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中调整pH值更有效。Al2(SO4)3混凝的最佳pH值在5左右,FeCl3在4左右。Al2(SO4)3投加量为4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9.7%、84.8%和96.9%。FeCl3投加量为5mg/L时,DOC、CODMn及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8.1%、89.3%和97.8%。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刘湾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的可行性,用聚丙烯酰胺(PAM)作混凝剂,通过电动搅拌器进行混凝沉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采用阳离子型PAM作混凝剂,其最佳投加量为1mg/L,静沉5min时上清液的浊度为1.48NTU,明显低于原水浊度。因此,该滤池反冲洗水可直接回用于原水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甲氰菊酯农药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活性炭吸附处理,分别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木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样作常规混凝处理时,氯化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当氯化铁的投加量为20mg/L,pH为8时,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59.4%。对水样做活性炭吸附处理时,适宜pH范围为6~9,木质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4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70min,在最优吸附条件下,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81.6%。在最优混凝吸附条件下,氯化铁混凝协同木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甲氰菊酯的去除率均大于90%,对水中甲氰菊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赵宁  周济海 《科技信息》2013,(7):458-459
利用混凝法、氧化法对印染废水进行了以达标排放为目的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色度为125倍、CODCr为804.4mg/L的印染废水,当絮凝剂用量为3.000g/L,次氯酸用量为10mL/L,在反应时间为1 min,pH为6的反应条件下,可使处理后水的色度达到2倍,CODCr降为118.5mg/L,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The sedimentation behaviors of bauxite flotation concen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floceulant dosages. The effects of three types of flocculants ( cationic, anionic and non-ionic polyacrylamide floceulants) 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anionic flocculants on the sedimentation of concentrate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at the pH 7.0, best sedimentation capability is reached when anionic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 (molecular weight 14 million) is added and the optimal dosage is 30 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