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14所普通高中、15所职业中学673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对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教师的应对效能和工作压力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应对效能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存在差异;2)工作压力对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存在差异;3)通过对工作压力和应对效能的联合考察能够更好地预测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枯竭.  相似文献   

2.
吴娴兰 《科技信息》2009,(14):178-179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承受着来自社会意识、学校管理及自身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压力,这些压力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本文基于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分析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五大原因,指出当前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并比较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在这种作用上的差异。方法:以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对其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效能主要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同时也对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的个别因子产生直接影响,应对效能区别于教学效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变量;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中的非人性化、情绪衰竭、认知枯竭因子,并直接影响个人成就感因子;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则直接影响非人性化因子,并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四个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对教师职业枯竭的预测作用,并比较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在这种作用上的差异.方法:以29所高中阶段学校76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师教学效能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对其教学效能、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两类学校教师的教学效能主要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同时也对应对效能和职业枯竭的个别因子产生直接影响,应对效能区别于教学效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变量;普通高中教师的教学效能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中的非人性化、情绪衰竭、认知枯竭因子,并直接影响个人成就感因子;职业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则直接影响非人性化因子,并以应对效能为中介作用于职业枯竭的四个因子.  相似文献   

5.
王晓燕  王婷 《广东科技》2011,20(22):32-33
教师职业是"良心活"。为人师的这一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即职业良心,本文通过阐述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对教师职业良心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职业良心养成的途径:提高师德认知,感化职业情感;发挥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启迪自觉性;健全教师利益保障机制和纪律约束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养成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专家调查,教师成为“职业枯竭”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为及时了解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状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广东省24所高校5600多名教师职业枯竭状况。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在职业枯竭中,去人性化和认知枯竭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不是很严重;而情绪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比较严重。调查结果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解除压力。  相似文献   

7.
田印红  于慧慧 《科技信息》2012,(22):43+46-43,46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我国西部,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分析了形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产生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解除西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6):115-118
近年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Maslach和Jakson职业倦怠理论,从教师情绪状态、人格状态和个人成就感三方面分析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探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发现教师多重压力过大、地位和薪酬与付出不符、职业理想目标缺失等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从教师自身构建强大的职业动力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孙战民 《科技信息》2009,(31):334-334,344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依法治教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教师队伍的教育法律素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法律素质,培育法治精神是依法治教的基础工程;笔者将教师的职业法律素质分为:职业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为提高教师职业法律素质的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丹 《科技信息》2009,(9):167-167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效率、工作成绩,是当前困扰着教育界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要求、社会地位、社交环境、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职业压力、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的人格与特点七个方面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供教育决策者参考。减少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要实现教师的职业幸福,必须提高教师的幸福能力。教师的幸福能力是指教师对幸福的感受力、创造力。本文就教师职业的幸福能力以及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充实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教育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只有工作态度积极、健康向上的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光明未来。然而,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非常有必要。该文论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发现工作压力大、地位薪资与付出不符和自身职业信念不够坚定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并从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从教师、学校、社会的角度提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熊慧娟 《科技信息》2010,(10):72-7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与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危害,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不良心理倾向,从而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职业,教师职业既有其自身特殊性,也有一般职业所共有的普遍性;教师职业的职业道德,是有层次性的,不能单纯从某一层面去认识和要求;教师职业从业者——教师,也是一个个具体、现实的人,其职业道德素质受各种具体情况的影响;总体上,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是值得肯定的。继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理性的态度,从多方面切实进行。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美国人Herbert Freudenburger提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不仅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不可避免要面临一个职业适应的问题。新教师的职业适应是其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前提。新教师在确立教师职业理想和目标后,就要学会从生理、心理、人际关系、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适应教师职业要求,为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打下基础、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职业压力在高职院校教师群体中存在着普遍性,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教师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工作潜力并为教师带来成就感,而过度的压力则会给教师的工作、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本文探讨了职业压力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都应多方面采取措施,相互配合,从而共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8.
夏玲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53-154
教师的职业态度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职业行为,间接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当前鄂东高校教师职业态度是积极、健康、乐观进取的。但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陈海龙 《科技信息》2009,(16):147-147
培育和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释:1.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融洽人际工作氛围;2.提高教师酬劳福利,维护教师职业声誉;3.提升教师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完善教师人格特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5.实行人本民主管理,完善考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6所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其消极影响的调查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正承受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压力,压力源至少部分来自社会支持的不足。这些压力不仅威胁到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影响新课改的成功实施。为了有效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善社会支持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可能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