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环境卫生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应用型综合实验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型综合实验课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同时存在增加教学成本、实验内容过于庞大、教学时数不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更新和整合实验项目、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落实实验室开放制度、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措施以便于应用型综合实验课的开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明 《科技信息》2012,(2):237-237
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切实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由于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实验室建设的原则,解决实验室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利于实验室作用的发挥。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的意义和特征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管理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使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对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包括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实践实训、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化学与生物系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以强化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化学与生物类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通过实施"开设一门课程,编写一部教材,建设一间实验室,组织一场过关考核,形成一种特色"的"五个一"方案,达到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形成以操作技能见长的实验教学特色。论述了各项做法的理由、实施办法和可行性,介绍了在我院近年来探索实践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何绍华 《科技信息》2010,(34):143-144
本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教育宗旨,以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为目标,就《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教改理念。  相似文献   

6.
电工实验课程是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基础实验,涉及面广。然而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便于组织教学为目的安排教学,无形中忽略了学生能力培养。本文从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开放、教学过程等方面出发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进实验教学的方法。层次化的课程体系为能力培养提供了阶梯,开放实验室为能力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为能力培养提供了孵化器。实践证明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进实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方院校实验室开放机制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开始,嘉应学院探索与实践了与地方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室开放机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该体系引导实验室建制改革,将实验室从以课程或专业为服务对象的传统建制,转变为以大类学科为服务对象的管理建制,并根据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及不同实验室特点建立多种开放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形式开放、管理高效”的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余建立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36-136,138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微电子学专业核心课程"微电子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从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究了应用型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将教师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合格的微电子应用型人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医学院校实验技术人员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实验技术人员必须正确认清形势,通过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使用最新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实验室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结合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文章对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目前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较多薄弱环节,提出了增加实验内容、更新实验方法、完善实验考核方式、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等措施,突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放性实验项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根据开放性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结合开放性实验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从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形式及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开放性实验的教学形式上,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方面,将预约开放制度及分级管理制度相结合,保证实验的顺利开展,提高实验室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专业评估已成为高校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专业评估为契机,从实验中心建设、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着力于培养适用当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曾杨  谢宁昌 《科技资讯》2012,(7):199-199
生物化学是生物与制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南京工业大学自创了一套以"开放、滚动、自主"为主轴的实验教学方法,为高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邵阳学院在建设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动力机械实验室的过程中,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工程模式,不断完善"基本技能实验→综合实验→课外科技活动→设计创新"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以解决当前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和个性不明显等问题。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优化的实践环境和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5.
朱海军 《科技资讯》2013,(23):212-212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引擎和助推器。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培养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结合我校土建办学特色的实际,应注重办学的市场取向,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着眼全国建筑人才市场需求,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性"作用。本文从实验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实训方法、实验评估"等方面,粗浅的探讨一下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从而为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以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文中以实验室开放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科竞赛和考研就业为激励,以跨系院指导教师团队为保障,构建了以竞赛驱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属性角度,探讨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要求,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能力和扩展能力要求;提出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方向能力、专业能力与"模块化"教学、专业能力培养与课...  相似文献   

18.
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条件等进行全面改革。以课程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研究,为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提供几点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月琴  易现峰  刘素云 《科技信息》2010,(23):41-41,127
高校实验室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及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围绕我院实验中心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探索实验室开放的有效方法,实现实验教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土央 《科技信息》2011,(21):35-35
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阐述了电子信息类实验室开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为基础,构建制度管理规范化、开放形式多样化、实验项目层次化、校企联合深入化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推动学生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