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分析52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其裂缝宽度计算的主要参数:平均裂缝间距、裂缝截面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及其不均匀系数和最大裂缝宽度扩大系数等,提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建议的计算公式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简单,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试件经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力学性能.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得到的荷载-挠度曲线,研究遭受冻融作用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最大裂缝宽度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参考规范法,将试验得到的最大裂缝宽度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建立反映冻融影响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在计算遭受冻融作用后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时,受力特征系数取1. 8更为合适. 这一结果为我国寒区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验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梁刚度计算的简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贵海 《甘肃科技》2006,22(4):150-152
对带裂缝工作的混凝土梁,不考虑开裂区混凝土的作用,将构件视为简单阶梯形变截面梁。拟用等效截面的方法,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抗弯刚度的简化计算模式。给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行规范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分析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预应力钢筋代换的基本方法。应用这种方法成功地对绥中电厂工程中由俄罗斯莫斯科火电设计院设计的 6m预应力屋面板的预应力钢筋进行了代换 ,经试验和 3年多的使用证明该代换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还存在差异的问题,研究了预应力钢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介绍了现有技术条件下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根据其截面形式和受力特点,分析构件在极限状态下的主要破坏模式及受压区混凝土高度范围.针对不同的破坏模式建立中和轴经过钢骨腹板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混凝土力学方法,在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相关假定的基础上,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物几何条件和平衡条件,根据受力变形不同阶段的特点,联立解方程得到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受弯试件经历不同冻融次数后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及得到的荷载-挠度曲线,研究遭受冻融作用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使用阶段的跨中挠度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参考规范法,将试验得到的开裂弯矩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受冻融影响后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及开裂荷载仍然可以使用规范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只不过在计算时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应采用冻融循环后对应的实际值,研究内容能为我国寒区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变形验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研究冻融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弯性能,利用ANSYS对《冻融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一文中5根试验构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揭示冻融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有限元模拟荷载-位移曲线,并给出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命令流,模拟结果能为我国北方地区混凝土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的受弯试验研究,对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摩阻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计算了缓粘结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损失。通过分析得出了在预应力损失中孔道摩擦损失起主要作用的结论;对比试验中摩阻力测试值和预应力损失计算值,虽然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差并不大,表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可信度,为在设计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受弯构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对2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预应力比率、配筋指数、钢绞线的延伸率等参数对试件裂缝、变形、受弯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的影响,并与规范(GB50010—2002)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受拉区仅配置预应力钢绞线的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可以控制,且钢绞线延伸率大小对其破坏形态有直接影响,并建议结构设计时应考虑钢绞线的延性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弯矩-曲率法,对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在张拉,加载和卸载阶段分析进行受力特性的非线性分析,并讨论了影响构件载面延性指标的主要因素,文中提出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曲率延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受弯构件全过程数值分析计算程序,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截面尺寸及荷载形式相同的情况下,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进行受力全过程的数值分析,即采用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跨高比对中强螺旋肋钢丝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延性影响的总体规律.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局部应力子模型分析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根据其构造特点,将结构划分为2个结构体系,分别建立整体结构尺度模型和局部构件尺度模型,并采用子模型法进行跨尺度模型的衔接.以五河口斜拉桥的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为例,进行了车轮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局部应力分析,与该桥成桥静载试验的测试结果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说明该计算分析方法实用、可行,从而为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种便捷、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疲劳损伤全过程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唯象观点对混凝土和钢筋分别采用疲劳弯曲受压变形模量和钢筋面积这两种宏观物理量作为损伤量度.在正截面应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耦合作用的非线性疲劳损伤全过程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由于组成材料损伤机制不同而造成的疲劳损伤过程中的应力重分布现象,并且适用于交幅重复应力作用的情况.通过分段线性的方法实现了混凝土构件的非线性损伤过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疲劳全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截面应力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混凝土徐变理论及有限单元法,并考虑混凝土的弹性后效及混凝土受四周约束作用的徐变特性,对任意形状拱肋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应力重分布进行研究,推出短期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力和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重分布的半解析表达式,提出要应的分析及实施步骤,分析表明,徐变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截面应力重分布非常显著,如与外荷截作用下的应力相叠加,则可能会恶化结构构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新滩綦江大桥工程为依托,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提出一种新颖的体内外混合配束方式.通过对该工程薄壁箱梁结构的空间有限元计算分析,表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可以明显降低箱梁截面关键位置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说明这种混合配束方式在结构抗裂性方面更为可靠,从而可以完全替代竖向预应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霞  赵军 《河南科学》2009,27(10):1279-1281
以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为例,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通过与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比较,证明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可显著提高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  相似文献   

18.
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7块火灾后两跨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单向连续板受力性能试验.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出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中无黏结筋剩余应力、极限应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根据火灾下温度场分布沿板厚方向将截面分条带,引入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基于截面轴力、弯矩平衡,获得了火灾下预应力混凝土板任意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全曲线.基于支座变形协调方程,可用割线刚度法对支座反力进行迭代求解,计算板在外荷载(曲率荷载)与支座反力共同作用下的弯矩、挠度和支座位移,进而对截面曲率积分可求得连续板的变形.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有效应力越高、受火时间越长,火灾后连续板预应力钢丝应力损失越严重;保护层厚度越小、受火时间越长、荷载水平越大,火灾后板跨中截面承载力降低幅度越大;受火时间越长、荷载水平越大,板中支座截面承载力降低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二者应变不协调,采用传统的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理论无法正确分析梁的工作性能,给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的情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材料本构关系、单元选、模型建立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模拟分析过程,并将模拟分析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