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Ka频段宽带卫星接入体制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将交织区分多址接入(IDMA)技术引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充分利用IDMA接入方式在低复杂度和高频谱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以期在资源受限的卫星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用户容量和服务质量。结合Ka频段卫星信道特点建立了宽带IDMA卫星系统仿真模型,阐述了其系统容量计算方法及推导了相关的表达式。仿真和分析表明,与传统CDMA方式相比,宽带卫星IDMA传输机制以较低的星上处理复杂度获得通信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大幅提高,为下一代多业务、高容量、高速率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当前Ka频段宽带卫星接入体制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将交织区分多址接入(IDMA)技术引入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充分利用IDMA接入方式在低复杂度和高频谱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以期在资源受限的卫星系统中获得更高的用户容量和服务质量。结合Ka频段卫星信道特点建立了宽带IDMA卫星系统仿真模型,阐述了其系统容量计算方法及推导了相关的表达式。仿真和分析表明,与传统CDMA方式相比,宽带卫星IDMA传输机制以较低的星上处理复杂度获得通信性能和用户容量的大幅提高,为下一代多业务、高容量、高速率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3.
该技术采用国际先进的卫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自行研制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在运动中实现卫星天线实时跟踪同步地球卫星,实现载体在移动中宽带连续不间断通信。可建立动中不间断网络中心,电视转播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公安、消防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石油、地质、野外作业等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该技术已实现工程化、系统化,先后进入了轮船、汽车、飞机、公安、通信等行业和领域的民品市场,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4.
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是未来一代卫星通信发展的趋势,通过对未来卫星通信网络的特点,多媒体卫星通信的应用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民用卫星通信中,多媒体卫星发展的必要性.文章也介绍了当前多媒体卫星通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分析了现代宽带卫星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一些关键技术,并对当前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的多媒体卫星通信网络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卫星通信业务已经由话音向网络和宽带视频通信方向发展,因此基于网络及IP协议的卫星宽带视频传输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卫星调制器的IP路由功能实现了一种双向进行IP访问的视频传输系统,解决了只能双方访问对端路由器以后设备的弊端,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中进行远程配置和监测任何终端.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卫星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备余量,讨论了利用窄带系统的备余量来传输类似于噪声的宽带扩频信号的有关问题,并为宽带扩频信号的传输建立了相应的系统模型。分析了在给定窄带系统备余量,当窄带信号占用不同卫星资源时该宽带扩频系统的容量,得到了窄带信号传输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该系统能容纳的最大宽带用户数及相应各宽带用户信号的功率上限,为卫星通信系统的组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析移动通信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龙河 《科技信息》2010,(33):I0083-I0084
本文首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集群通信系统、GSM—R、无线宽带WIMAX、卫星通信等移动通信主流技术的分析,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在铁路通信系统和铁路现代化运输生产安全中的重要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因此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将得到快速发展。处先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宽带移动卫星通信信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利用该信道模型对市区,郊区,农村3种环境及不同卫星仰角下多用户宽带DS-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误码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组合姿态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宽带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传感器直接融合姿态估计算法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估算误差难以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组合姿态估计算法。该算法以移动卫星地球站载体的位置误差、速度误差和姿态误差为系统状态量,建立了9状态的组合导航姿态估计模型;通过使用GPS航向角辅助观测解决了组合姿态估计算法航向角可观性弱、姿态角估计值易发散的问题;通过将转弯判断规则和Sage-Husa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融合,降低了GPS航向角测量误差对姿态估计的影响,提高了组合姿态估计算法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组合姿态估计算法计算简单、实时性好,姿态估计精度优于传感器直接融合算法,其姿态估计误差可控制在±0.5°以内,最小均方误差值小于0.4,满足低成本宽带移动卫星通信波束对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卫星通信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文章基于电磁散射的理论,从降雨引起散射和吸收,降雨衰减的预测,雪、雹或雾的影响以及晴空效应和大气效应四个方面,探讨与阐述了大气层传播因素对卫星通信的影响。对宽带多媒体无线通信、宽带无线接入的个人通信、卫星系统的设计以及远程教育工程的维护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跳频技术在卫星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通信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将严重地影响通信的质量,采用跳频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简述了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和跳频技术在卫星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中的应用,以及跳频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卫星通信传输特点,通过走访大量的互联网集团用户,借助卫星互联网中已成熟的关键技术——DVB/MPEG-2技术、封装技术、组播技术和一些协议支持,提出了用于传输互联网业务的卫星宽带平台组建方案,并就卫星宽带的应用前景作出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OFDM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模型,对OFDM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研究,发现OFDM的PAPR问题突出,所以对该系统下的PAPR性能进行了优化,经过限幅滤波、SLM和PTS等3种不同降低PAPR的方法进行仿真,认为在宽带卫星系统中,PTS方法对该系统的OFDM性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频域均衡的宽带卫星系统下行链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宽带卫星信道,在频率衰落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传统的时域均衡算法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因此,采用频域均衡(FDE)技术是比较可行的方案.对下行链路采用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和OFDM技术进行比较,较详细地给出下一代卫星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采用SC-FDE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Inmarsat公司提供的Swift Broadband技术,是面向民航客机、公务机、专机等用户开发出来的新型数字通信技术,以满足乘客、机组以及飞行员的宽带通信需求。它利用数字卫星通信平台,向航空领域用户提供TCP/IP分组数据和ISDN数字通信服务。新一代的Swift宽带通信服务,利用新一代的Inmarsat-4(I-4)通信卫星提供的高功率定向波束,以达到可与陆上宽带通讯系统相媲美的带宽,通信速率最高可达到每通道432kbps,可实现在航空器上Internet接入,机上用户同时上网可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全光网是指信息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完全在光域上进行,即全部采用光波技术完成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的宽带网络。它克服了原有电路交换节点的时钟偏移、漂移、串话、响应速度慢、固有的RC参数等缺点。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综合通信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  相似文献   

17.
随着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电子购物、远程监控、应急通信等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的日趋普及,用户的多媒体业务需求快速增长,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卫星通信研究的新热点.近年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陆续建设了多个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中国的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技术虽较欧美有一定差距,但已将推进卫星宽带多媒体系统建设作为未来卫星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有标准SIP协议进行分析,根据卫星通信带宽昂贵、时延大的特性,提出几种优化语音呼叫协议;对这几种语音呼叫协议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进行仿真,找到一种适合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卫星呼叫协议;以降低会话管理在卫星网络下的时延和带宽,加快语音起呼过程,减少系统信令开销,进而提高实时性以及语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卫星通信网以其完善的网管系统、全面的业务支持、小型化的结构设计以及支持移动通信,成为通信、宽带多媒体业务系统等的重要通信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卫星通信网以其完善的网管系统、全面的业务支持、小型化的结构设计以及支持移动通信,成为通信、宽带多媒体业务系统等的重要通信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