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社会问题,影响其就业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因素,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毕业生个人家庭因素,毕业生所学专业及学历层次因素,职业的社会评价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在进入大学校门时就已存在。此外,作为就业的主体──毕业生,也有多种个人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毕业生个人的就业观念,获得就业信息的数量、质量及速…  相似文献   

2.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非公有制经济在认识上的突破:第一代体育场集体曾两度给个体私营经济一席之地;第二代领导集体承认个体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更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度加以确认,实现了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司文 《河南科技》2012,(17):33-34
<正>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全国大约有大学毕业生700万人,河南省也有将近80万大学毕业生,而当前我国、河南省对大学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量远远低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再加上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转变、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自身定位不准、缺乏职业规划,一些高校只重视人才的培养,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不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  相似文献   

4.
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又明确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确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作为计划经济的对立面,长期以来被人们错误地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有些人便错误地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公有制私有化,就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尽管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步入全面启动时期,但是残存计划体制的“大锅饭”思想和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观念的冲击依…  相似文献   

5.
<正>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再一次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关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十六大报告用“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作了概括。其中一个毫不动摇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从而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就像是一个动员令,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条件。十六大报告中直接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的论述有十多处,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给予非公有制经济这样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除了前述关  相似文献   

6.
李诚 《河南科技》2003,(3):16-17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再一次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关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十六大报告用“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作了概括。其中一个毫不动摇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从而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就像…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是一座新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再一次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关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十六大报告用“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作了概括。其中一个毫不动摇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从而在基本经济制度层面上为民营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就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择业和创业环境。作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样,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但是,竟争的新环境也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危机和挑战。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都愿意接纳一些综合素质较好的人才。而每一位大学生也都想选择那些最有利于发挥自己才能的单位或岗位。然而,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有些大学生能较好地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聪明才干,而有些则不然,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二个方面:一、客观方面1.就业形势与经济形势。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1994年国家教委提出《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试点意见》及在全国40多所高校进行招生“并轨”试点,1995年随着招生“并轨”院校数量的扩大以及按新体制招收的学生毕业期限的临近,“并轨”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从1999年来连续几年扩大招生规模,使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也使毕业生总数有较大的增长,2003年毕业生人数已达212万人,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服务意识,适应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