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膜池与水泥边坡沙底池封闭式养殖斑节对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口地膜改造土池与2口水泥边坡铺沙改造土池进行封闭式养殖斑节对虾试验,经过11O~120d的养殖,结果显示,2口地膜池共1.3hm2,收虾10928kg(8406kg/hm2),收获规格72尾/kg,成活率77.1%,成功率100%;2口水泥边坡沙底池共1.34hm2,收虾12835kg(9579kg/hm2),收获规格68尾/kg,最高单产为2号池,每hm2收虾10704kg,成活率82.7%,成功率为100%.从试验结果来看,2种方法改造土池都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地膜池与普通土池封闭式养殖斑节对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口地膜改造土池与5口普通土池进行封闭式养殖斑节对虾试验.经过100~110d养殖,结果显示,5口地膜池共2.1hm2,收虾11941.5kg(亩产375.5kg),成功率80%,平均收获65条/kg.5口普通土池共4hm2,收虾3752kg(亩产63kg),成功率仅为40%,平均收获规格79条/kg.试验结果显示地膜改造土池从成活率、生长速度、成功率、产量及水质理化因子控制等几个指标均显著优于普通土池.  相似文献   

3.
于辽宁省盘山县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及其所属的鑫龙湾水产养殖公司开展了海洋钓饵双齿围沙蚕人工繁育、养殖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开发,人工育苗水体120m3,中间育成面积390m2。试验结果表明:沙蚕受精卵孵化率平均为73%,幼体成活率达62.5%;5刚节总出苗量1.7亿尾;5刚节至30刚节幼体成活率为43%,建立了面积为66.7hm2(1000亩)的沙蚕资源恢复示范区。调查表明,示范区沙蚕年产量变动于363kg/hm2(24.2kg/亩)--1554kg/hm2(103.6kg/亩),平均为660kg/hm2(44kg/亩),采用低温冷藏和泡沫塑料箱包装能够有效保证钓饵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海水池塘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浙江沿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的适温期只有5个月(5月底-10月中旬),为提高池塘的使用效率,采用池塘工厂化养殖方式,使海水池塘可以从3月至12月进行1a2茬的对虾养殖,单茬平均产量可达27.6t/hm2,年平均效益75万元/hm2;同时,采用池塘工厂化养殖系统,能够有效地预防对虾病毒性疾病,养殖成功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多种虾池环境进行多次研究总结出在瘟疫包围中养好斑节对虾(Penaeue monodon)的经验.放苗前用0.5×10-6安绿宝杀死敌害甲壳类,20×10-6石灰中和酸性和改良底质,30×10-6漂白粉抑制病毒和消灭细菌,0.05×10-6孔雀石绿消灭真菌和原生动物,3×10-6碳铵和0.5×10-6过磷酸钙培育饵料生物.每m3水体放养9~12尾虾苗.养殖期靠雨水或纳进海水保持水位,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石灰、光合细菌、沸石粉、孔雀石绿处理水质和底质.结合合理投饵,科学管理,保持养殖水体中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斑节对虾处于生态平衡并相对稳定,恶化病原体繁衍环境,优化斑节对虾生长发育条件,有效地控制虾病暴发.连续3a先后在26.26hm2虾池养殖斑节对虾成功,在14.6hm2虾池基本养殖成功(出现过虾病,盈利),产30984kg虾,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25万元.  相似文献   

6.
龙可 《应用科技》1999,(9):29-30
池塘养殖青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养殖模式,一是池塘主养青虾,在池塘中适量混养夏花鱼种,可亩产青虾75kg,亩效益在2000元左右;二是成鱼池混养青虾,亩产500kg的成鱼油混养适量青虾在基本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可产青虾15kg左右,亩效益约600元;三是鱼种油混养青虾,在亩产o000tg的鱼种油中,可产青虾25kg左右,亩效益约1000元左右。l池塘条件和放养前的准备池塘条件一般成鱼池和鱼种地均可养虾,尤以面积5一匕亩、水深1.5-Zm、池埂不渗漏的长方形池塘为好。要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池塘清整冬季干塘后,进行鱼池改造,挖…  相似文献   

7.
池塘循环海水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池塘封闭式循环海水养殖新模式进行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新模式有集约化程度高,人工调控能力强,饵料转化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能有效预防虾病,对海洋环境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高环保要求等特点。宁海县越溪点0.933hm^2试验塘,平均产量11401.5kg/hm^2,创我省对虾养殖历史上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8.
2000年5月至12月,在广东省汕头市莲塘利用简易淡水养鳗池0.86hm^2,进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淡化高产养殖试验,平均每1/15hm^2年双造产量705kg,最高单造单产507kg。2001年5月至8月,在新挖2.8hm^2土池,总产18816kg,单造平均每1/15hm^2 448kg,最高514kg。本文对其淡化技术、养殖管理、病害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斑节对虾的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Forskal)养殖种苗的新方法,于2003年4~9月在广西合浦山口虾场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斑节对虾的混养试验。试验池塘2口,大小相等,面积共2.6hm62,水深1.2~1.5m。试验结果是,总产虾蟹3775.6kg,其中锯缘青蟹947.6kg,对虾2828.0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养到成体时的成活率最高可达12.8%。  相似文献   

10.
三疣梭子蟹二茬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面积 6.67 hm2海水池塘中,共放养二茬三疣梭子蟹苗 61× 104只,二茬均经过 90~ 95 d的饲养,共收获 19 063 kg,单产 2858 kg/hm2,盈利 189 731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离子熔体电解技术在金属钛、镍、铝、铅的制取与精炼中的研究状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Primary site of reaction in the in vitro complex of phleomycin in 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 Pietsch  H Garrett 《Nature》1968,219(5153):488-489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菌种选育、栽培料选用和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改良及其发展前景,认为中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以绿色食用菌的标准化为基本原则,紧跟市场发展需求,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垃圾分类背景下厨余垃圾处理热点回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推进,厨余垃圾的分类收集及其处理处置凸显出诸多问题。梳理了中国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现状、厨余垃圾的产生和处理情况,重点回顾了厌氧消化、堆肥、生物干化、腐生生物养殖和物理预处理等几项关键的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在2020年取得的研究进展,整合了技术研究热点和相关工程案例,为中国厨余垃圾处理技术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5.
流域泥沙过程模拟中的河道输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流域的水沙过程包括降雨产流、汇流的全过程,以及泥沙侵蚀、输移、沉积的不同运动形态.对这一物理过程的全面描述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数字流域中,将流域水沙过程概化为坡面产流产沙、沟坡区重力侵蚀、沟道水沙运动及河道水沙输运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的计算能为中下游河道水沙计算提供入口边界条件.本文对前三部分的内容只作简要介绍,重点以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为工具,以1977年为典型年,完成了流域泥沙过程模拟过程中干流河道输沙计算,并对龙门站的预测水沙过程和实测水沙过程龙门一三门峡河段进行了演算和对比.结果表明,用预测龙门站水沙过程计算中下游河道的水沙演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角度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从地方行政建制和基层组织形态的角度去研究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相关资料对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的发展为尺度的,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漠视和冷淡.构建未来中国的和谐社会之根本在于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哮喘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笔者就近年来小儿哮喘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普通高校篮球技能训练中,大学生掌握和运用篮球技术动作的进度慢,考核达标率不高的问题,以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为依据,并利用脑功能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比法和数据统计方法,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教学实验研究。实验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