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东南薄竹山地区是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的重要汇集区之一。研究薄竹山地区典型矿区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出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受花岗岩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构造控制,花岗岩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碳酸盐岩地层为成矿提供了钙源。  相似文献   

2.
对安庆铜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三叠系中统月山组(T2y)含膏盐白云质灰岩和下统南陵湖组(T1n)薄层灰岩与矿床的形成最为密切;月山岩体与围岩的不规则状接触带构造及断裂构造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来自于上地幔的燕山早期中酸性钙碱性月山岩体为区内的成矿母岩.岩浆带为本区提供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能,是成矿的决定因素;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提供良好的通道和场所,是成矿的必备条件;地层主要以其有利的层位、岩性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良好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成矿物质来源、形成条件、矿石组构、蚀变分带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矿床成因属的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岩浆贯入作用为辅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火山-沉积型硼矿成矿条件及找矿依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山-沉积型硼矿形成于中新世特定火山-构造-环境条件下,具有含硼蒸发岩沉积层与凝灰岩、安山岩等火山岩相结合的典型二元沉积结构,该文从成矿物质来源、板块构造、火山活动、成矿流体及纬度气候等8个方面对成矿条件进行了阐述,认为成矿物源为古海相地层沉积物重熔后碰撞喷发的中酸性火山岩,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深部构造强烈活动区,而蒸发环境为必须条件。总结了野外伴生矿产找矿依据,望为火山-沉积型硼矿理论研究和野外勘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辛庄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标志进行研究;结合本区地质特征,总结辛庄金矿床的主要成矿要素,建立辛庄金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龙山断裂和义兴寨断裂)及其强烈挤压下形成的北西向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成矿物质的就位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燕山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能,是成矿的首要因素;五台群金刚库组地层、北西向区域性张性大断裂、燕山期岩浆岩、以硅化、黄铁矿化以及绢云母化为主的围岩蚀变及主脉带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是本区的关键控制因素;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热液蚀变的广泛发育是其矿化富集标志.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系统地从化念铁矿矿体形态、矿石成分、结构构造、与围岩关系及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同位素年龄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控矿因素,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铁矿床或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野外观察通过对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成矿温度的定性分析从而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济源铜锣铜矿床为受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矿床,进而对该地区的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研究黔东南从江地虎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对黔东南从江地虎金银多金属矿构造特征进行研究,进行了变形、破裂实验,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实验和压力溶解、韧性流动模拟实验,并进行宏观及微观构造对比。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地虎金银多金属矿的构造特征,为该区构造控制金矿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同时为研究该区的找矿提供了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东湾金矿的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地质特征及富金流体的演化及充填交代成矿原因的分析研究,得出东湾金矿是地幔深源岩浆热液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而且还从矿源层中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在构造有利部位,尤其是NNE向断裂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总结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徐刚 《科技信息》2012,(21):432-433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北秦岭(河南段南阳以西)银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北秦岭(河南段南阳以西)银铅锌矿划分为大型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海底火山喷流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和受碳酸盐岩控制的沉型沉积——变质(热液)矿床3类,其中大型构造蚀变岩型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北秦岭(河南段南阳以西)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规律研究,为以后在该区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361铀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ZG复式花岗岩体东南部铀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361铀矿床各种构造的控矿、赋矿特征。根据热液脉体及其矿物特征等,分析了成矿热液演化与控矿构造活动之间的关系。361铀矿床构造成矿模式是:在成矿前阶段构造相对挤压的封闭环境中,成矿物质迁移、富集;而在成矿阶段构造拉张的开放环境中快速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地处甘肃省东南部,素有甘肃金腰带的美誉,是目前仅次于胶东金成矿区的第二大金富集区。参家沟金矿位于李子园成矿带东段,以断裂构造为格架,通过热液萃取岩浆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了富矿黄铁矿化石英脉。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化特征分析,探讨成矿地质特征,不仅对参家沟矿区找矿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可对西秦岭岩浆岩型金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东乡铜矿位于江西省东乡县,是一个以铜为主的中型铜(钨)多金属矿床,为赣东北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结合东乡铜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运用有关区域成矿学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理论,通过矿床地质学、成矿构造学、矿物岩石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阐明了东乡铜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建立起了该区铜矿床矿床成因模式与找矿模型,进行了找矿预测,对矿区找矿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其成矿物质部分来源于基底岩系;石炭系地层主要作为赋矿岩石,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区内岩浆活动和深层卤水的运移更是使“初始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得到进一步交代、改造和富集的主要原因;矿体的最后定位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有关.其矿床成因主要为以晚古生代同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为主体,并伴有其它成矿作用为特点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3.
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都兰-鄂拉山成矿带.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重点讨论了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岩浆岩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矿体分布特征、矿石组合及可能的成矿过程,认为扎麻山南坡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中低温热液型,受三叠系陆相火山岩及北东向断裂的控制,印支晚期花岗岩岩体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可能为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及其集聚和运移的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下庄矿田交点型矿床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将其稀土配分曲线图和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与辉绿岩和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和微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进行比较,论证了下庄矿田交点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观点有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得出主要控矿因素有:成矿物质来源、构造、流体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对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探讨,对矿床形成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中统月山组(T2y)含膏盐白云质灰岩和下统南陵湖组(T1n)灰岩;控矿构造主要为月山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体系;成矿母岩主要为来自于上地幔的中酸性钙碱性燕山早期月山岩体;岩浆带来了大量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和巨大的热能,是成矿的先决条件;构造为岩浆的侵位和就位以及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场所;地层主要以其有利的岩性参与了成矿活动;矿体形态主要为透镜状、似层状,矿石组构主要为交代结构和块状、稠密浸染状构造,成矿作用主要为接触交代作用,围岩蚀变主要为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矽卡岩化及大理岩化,认为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矿床成因属于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讨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对其成矿作用的影响,对该矿床岩矿石进行微量稀土元素的测试和特征分析.微量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与矿体相比,盖县组片岩、大石桥组大理岩显示出相似的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以及稀土配分模式,印支期花岗岩仅在P,Zr,Hf等微量元素上出现较大反差,吕梁期-燕山期岩浆岩体在稀土配分模式上只有Er明显亏损,反映金成矿与地层和岩浆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为富Cl-的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来源具有复杂性,吕梁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盖县组片岩和大石桥组大理岩均为该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且深部成矿物质也参与成矿,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总结辛庄金矿区地质特征,并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以及成矿方式等方面探讨辛庄金矿的矿床成因.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脉状矿体受北西及北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类型具有多样式、多矿种组合的特征;岩体源岩来自于地壳,燕山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矿床为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扎合金矿位于准噶尔板块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的中南段,矿体赋存于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侵入的中性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矿区内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北西向断裂既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也是金元素富集成矿的场所,岩体为金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和部分热液.根据矿体产出地质特征,扎合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据成矿作用分析,该金矿属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凤凰山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指出矿田内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T1n)和龙山组(T1h).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控矿构造为处于接触带内的走向北北东、北北西和北西向的脆性扩容断裂,它们之间的相互追踪而构成的"之"字形断裂组合是矿体赋存的主要场所;成矿岩体主要为复式岩体中的花岗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斑岩,来源于统一的深部岩基,属来自幔源的中酸性钙碱性岩石,发育有各种类型的强烈的蚀变作用,具有形成矽卡岩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的巨大潜力;岩浆带来了大量的成矿流体、成矿物质和巨大的热能,是成矿最重要的因素,构造为岩浆的侵位和就位以及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提供了通道和场所;地层主要以其有利的岩性参与了成矿活动,三者的耦合作用,导致各种不同类型矿床(体)的形成;矿床(体)是岩浆 热液、地层、构造综合作用和有机组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方芳 《河南科学》2019,37(9):1503-1511
南沟金(萤石)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东的东段,马超营区域性脆韧性断层的北侧.成矿受太古界太华群地层、基底背斜构造和断层(环形构造近EW向及NW向断裂构造)及燕山期晚期岩浆侵入活动作用等三重地质要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多样,如燕山期晚期花岗岩体、太古界太华群地层.金矿石铅、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该矿床大地构造成矿环境、赋矿围岩特征、控矿构造及岩浆岩条件等矿化特征均与造山型金矿相似,成矿作用多样(火山喷流沉积、变质作用改造,岩浆热液作用交代等),矿床成因为叠生复合造山型金(萤石)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