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手段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采取人性化、多样性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注重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是我国高校的重要责任.立足人的二重属性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是一个重要视角.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应特别注重忠诚国家、民主参与、权利义务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与养成;基于人的生物属性,应特别注重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规律意识的教育与养成.有效开展大学生现代公民教育,应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发其它课程的现代公民教育功能,着力拓展实践教育渠道,努力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现代公民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应基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应基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整合与贯通,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主体——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权利意识教育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对大学生进行权利意识教育应从转变观念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法治观念和人权观念,让学生学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切实尊重他人的权利,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场域。文章讨论了网络语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追求,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教育现实困境的分析,指出了利用网络的优势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对策和出路。  相似文献   

6.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甘南州高等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各部门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地校风和学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自身公民意识;通过强化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等一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那么,究竟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行为要求呢?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行为要求主要包括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冯雪敏 《科技信息》2012,(34):389-389
自1790年美国开设“公民科”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公民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一国公民是否具有合格的公民意识是衡量该国是否真正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因此公民教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付丽梅  何毓敏 《科技信息》2008,(34):229-229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社会人”、“政治人”;从法学的意义上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呼唤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关系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容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臣民教育使我国公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已引起全国民众的普遍关注。我们需要提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以期培养出具有公民意识的合格社会公民。  相似文献   

11.
获得法律保护的公民自由是公民身份确立的前提,亦是公民自由履行责任的前提,公民无自由也就无责任.要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自由履行公民责任,公民还要对自己的自由负责.公民对自由的追求过程也是不断提高公民意识的过程,公民在获得个人自由、政治自由、社会自由和文化自由的过程中,公民责任意识亦在不断形成和增强.公民责任意识的形成是民主政治形成的基础,民主政治也是公民自由和公民责任形成的前提,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为搭建校市校企科技合作平台,为推进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我校于2009年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第三届科技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王新华教授致开幕式欢迎词。六安市委常委、郑宇桦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处邵爱珍、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与科技奖励处范丽、省社科规划办杨明世、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严琛分别代表省直单位发言。  相似文献   

13.
高旭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115-118
在公民社会视角下研究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成为研究公民社会理论的重要手段,也是青年学生政治参与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公民社会呼唤青年学生政治意识、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在分析当前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以及当前青年学生政治参与不足的过程中,寻找其中最显著的两个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青年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有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重大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实施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存在的主要制度缺陷,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建和谐校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师资队伍建设是根本,促进人的和谐是核心,并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公民新闻初见端倪。它的兴起并非仅仅是新传播技术革命的伴生物,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觉醒热潮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是推动公民新闻发展的内在动因,而公民新闻则成为彰显了公民意识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尤其是大学校园的"英语学习狂潮"是愈演愈烈,面对日益抨击的呼声,高校辅导员既要借此加强班级管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真正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8.
试论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与引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使自己成为合格人才,大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做好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并阐明了对其课外阅读进行正确引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麟 《新余高专学报》2010,15(6):118-120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重视,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任务。高校图书馆应当树立起职业服务意识,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职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提高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职业竞争能力,为学校培养合格大学生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缺欠了一种灵魂性的内核,而这种灵魂性的东西正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度影响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信仰,是大学德育的终极追求。培养和造就既具有民族传统美德.又具有现代观念和超前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大学德育和大学精神的共同目标。只有丰富高校德育内涵,重构和弘扬当代大学精神,才能提升德育的时代感和生命力,最终实现德育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