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因而也就有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快地理解目的语,而负迁移则会妨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讨论和分析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英语的教与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异同,能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创造逼真的英语环境,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目标语学习的影响,一般把语言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对外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学习者掌握目标语,与之相反,负迁移则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对学习者造成困扰。通过从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四个方面分析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移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困扰,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尽量避免负迁移的影响,找到积极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琴 《科技信息》2009,(31):279-279
"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学习的或者没有完全学习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不仅仅是传统的迁移研究中所指的来自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它还可以指学习者已经学习的任何其他语言的知识对于新语言学习的影响。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而语言迁移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影响着二语习得。文章旨在从构词法的角度来探讨语言迁移在词汇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笑苹 《科技信息》2007,(31):220-220
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依据语言迁移的理论,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本篇讨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主语丢失现象原因及其对策.克服语篇负迁移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克服学生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邢颖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6):131-133
本文就学习者写作中的语言错误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提出一个假设:学生习作中的语言错误与母语负迁移有一定的关系。为此,笔者对41名学生82篇四级模拟考试作文中的语言错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意识到表达障碍时,就会本能地寻求母语的表达方式.母语知识会不断地影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造成干扰。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中应加强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充分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词汇的特点.尽量减少母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英语学习迁移研究不仅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学而且有助于英语教师改进教学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王慧 《科技信息》2009,(25):184-184
语言迁移在二语习得中起着重要作用。按其性质,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习得时间不等三种。其中负迁移对二语学习者影响更为显著。语言负迁移可以分为语音层面的负迁移、语义层面的负迁移、句法层面的负迁移以及语用层面的负迁移等四种。语言负迁移的纠正可以分为知识性负迁移纠正、情景性负迁移纠正和行为性负迁移纠正等三种。按照正确的方式纠正语言负迁移能够有效促进二语学习者的二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黄莺  马静  孙永林 《科技信息》2013,(8):217-217,219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的进一步加深,对多语种(除英语之外还能够掌握一种或者多种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的研究者将心理学中正迁移的理论假设到三语学习中,在对云南中医学院西班牙语短期培训班进行监控和测评的基础上获得对研究假设的实证,表明三语学习者在正迁移作用下,能够使用一些语言学习策略帮助自己掌握一定程度的西班牙语。  相似文献   

9.
岳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52-152,125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为"迁移".母语与二语相似而促进二语习得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尽可能的利用语言正向迁移,对于语言负迁移现象,要正确看待,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0.
魏景春 《科技信息》2008,(23):255-255
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母语对外语顺向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外语对母语逆向迁移的影响。无论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移,都会对语言运用产生积极、消极的影响。凡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起促进作用,就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叫负迁移。为什么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迁移呢?这就是模因在起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将进一步解释语用迁移产生的根源,提出学习者在语用迁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影响是必然的。母语的迁移有两种:负向迁移和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往往会导致学习困难和错误,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正向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形式时会出现,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壮语在语言形式和结构及某些思维方式上比汉语更接近英语,在壮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英语和壮语的比较教学来充分利用正向迁移的影响,减少负面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常见现象。相比较语用语言迁移而言,社会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它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语言规则等方面。为避免社会语用迁移的发生,外语学习者应努力探寻目的语中深刻的文化内涵,掌握目的语独特的语用规则。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会遇到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即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的促进或干扰作用。中国式英语是母语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作用造成的结果,它严重影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应及时予以纠正,遏制它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中的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当母语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两者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可为消极的。消极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的产生。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由于母语迁移而造成的失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分析涉及单句层面,包括词汇、结构、修辞和语气,笔者相应地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研究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者总是不自觉地将本国的文化错误地转移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中去,造成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甚至引起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该现象给外语教学以很好的启示:外语教学除了训练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熟悉交际对象的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它的实施一方面是为了扩大投资需求 ,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为了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但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限制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充分发挥 ,因此为配合货币政策的实施 ,今后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母语语法在目的语学习中的迁移,着重分析了母语迁移在语法上的主要表现,指出了由于各种语言的语法体系的不同,因而在动词形式、词序、并列句、复合句等方面的形式也不相同.学习者应在学习中注意两种语言的异同,及时输入新的信息,避免语言语法学习中的石化现象,尽快地排除母语所造成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8.
高德琴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89-90,94
本族语和目标语表面的相似性对学生是否受母语迁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似性在他们习得英语隐喻性词语时可能会引起正负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和对比分析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以及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二语学习是学习者创造中介语、发展中介语、不断修正语言错误的过程。然而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目标语和母语之间的差异对学习者中介语认知系统的构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作用。概念整合理论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鉴于该理论在中介语研究方面具有的明显优越性,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空间网络模式对中介语认知系统的构成进行研究则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语际转换是指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翻译过程表现为翻译实质的实现,受语际转换行为模式、思维模式等规律的支配。翻译是跨文化的语际转换,译者的任务是寻找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上的最佳关联。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因此翻译研究应当建立在英汉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注重语际转换方面的问题,灵活应用直译兼意译等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