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董某某,男性,16岁,病历号:944463。因心悸四年加重一周入院。病人於早年前劳累及活动后出现心悸,感冒后加重,曾来我院就诊,描记心电图为:I~0AVB,诊断为心肌炎,给予消炎,营养心肌对症治疗症状好转,近一周病人发烧T39.2℃,伴气短,胸闷来我院就诊。描记心电图为I~0AVB,门诊以心肌炎I~0AVB收入院。查体:T36.0℃,P:56次/分;BP:12/8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努张,两肺呼吸音清,心率50次/分,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I~0AVB,P-R间期为0.48,入院后描记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P  相似文献   

2.
Brugada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伴晕厥1次,于2001年10月2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查:神志清楚,血压140/85mmHg,口唇无发绀,心界无扩大,心律齐,心率87次/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双肺及肝胆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心肌酶谱,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率,  相似文献   

3.
发生于排尿时或排尿结束的晕厥称为排尿性晕厥。报告如下:例1:男,36岁,干部。1994年3月某日午夜醒来小便时,突然头晕、眼花、下肢发软,随即晕倒,持续约1分钟后恢复,除额部皮肤擦伤外,余皆如常。1995年里月某日晨起排尿时又类似发作1次,2次发作后检查:血压正常,脉搏53—65次/分,心肺及神经系统均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正常或是窦性心动过缓。例2:男,57岁,离休干部。于1995年6月某日午睡起床排尿后,顿觉头晕、眼花、四肢乏力而晕倒,约3分钟自行苏醒。检查无异常发现。心电图正常。例3:男,42岁,干部。于1996年8月某日夜间起…  相似文献   

4.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当时易引起心房内负荷加重,即出现高尖P波,但终止后极少出现“肺型P波”,我院遇到了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8岁,因头部外伤三天入院,临床诊断右额叶硬膜下血肿,住院第三天突然出现心悸(追病史,同年3月有“心动过速”病史,时心电图证实),立即做常规心电图,心电图出现异常P波,房率180次/分,律均齐,诊为房性心动过速(见图1),即刻给25 %葡萄糖20毫升加异搏定5毫克,约5分钟后房速终止,终止后做常规心电图:Ⅱ ⅢavF出现“肺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45,因饮酒6两后半小时突感心悸、胸闷、四肢无力入院,平素健康。入院查体:KT36.4℃.P54次/11KPa,一般状态稍差,嗜睡状态,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54次/分,律不齐、稍弱,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当天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窦房结一交界区游走性心律,等频性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频发室早,加速性多形性室性逸搏。入院后查血常规、血脂、血糖、肝功正常,胸片及心脏多普勒均正常,临床诊断乙醇中毒心律失常,给予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以2.4mg/分维持,阴托品、能量合剂等治疗,病人症状渐渐改善,8小时后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6次/分,住院7天,出院前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6.
某患者:女,34岁。因“阵发性心悸1年余,再发2次”入院。患者于2006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后至外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示右房、右室内径增大,冠状静脉窦扩张,三尖瓣中量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患者未重视,未系统诊治。2008年起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阵发性心悸,为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秒钟,未诊治。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6岁,藏族,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再发5d前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呈间歇性发作,未进行过系统诊治.此次因症状再发来我院以"心悸原因待查"就诊.体检:BP120/70 mmHg(1 mmHg=0.133 3 kPa),R18次/min,HR=80bpm,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余(一).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藏族,因反复心悸、胸闷3年,再发5 d前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呈间歇性发作,未进行过系统诊治。此次因症状再发来我院以心悸原因待查就  相似文献   

9.
王惠君 《甘肃科技》2016,(21):124-125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作为心脏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笔者查阅近年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脏疾病的文献,作一综述,为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混响时间是影响混响感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因素.为探讨不同因素对混响感的影响,首先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混响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汉语语义调查,根据语意调查结果针对对混响感具有较大影响的几种因素采用尺度估计法设计了一系列主观听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除混响时间外,声压级、频率、感知距离、平均吸声系数和反射声方向等因素也对混响感具有显著影响,除上述因素外,被试者所聆听的声音内容对混响感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5岁,中学生,住院号:140330。因间歇性心悸,胸闷痛伴流涕,发热2天,初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入院前2天,受凉后出现流涕、咽疼、发热、自服“银翘解毒片“,2小时后突发心悸、胸闷、脉快,约10余分钟后突然恢复正常。翌晨,上学步行途中又突发心悸,胸闷、头晕、气短等,脉率约190次/分钟,微弱,持续发作约6小时后送至某卫生院。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174次/分钟,T波直立,静注西地兰0.4mg,半小时心率154次/分钟,约2小时后突降至70次/分钟,律齐。后仍觉胸闷痛,次日转入我院。心电图示:…  相似文献   

12.
探讨更年期女性的心电图表现并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选取年龄在45-60岁伴有心悸、胸闷或胸部不适、气短等心脏症状,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更年期女性52例行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并进行分析。心电图正常25例,ST-T改变14例,室性早搏7例,房性早搏4例,其他2例。更年期女性的心电图改变,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理性、病理性或手术而引起的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临床上应结合年龄、症状等因素全面进行分析,明确诊断;针对病因,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增强患者自我调控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顺利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提出了在心电图图形数字化过程中加载患者临床诊断信息的思想.我们借鉴分数维的处理方法,采用跟踪了三年的患者病历,以尽早发现心脏病变为目的,将患者临床诊断信息与心电图图形相结合,定义了一种把心电图转换成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克服由于心脏混沌造成的患者心电图的个体差异,便于使用计算机建立患者数据库及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心脏病患者中有70%发病于家中或工作现场,绝大多数因不能及时诊断发病先兆,突然发作时失去预防和抢救时机而死亡.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病人的日常监测,实现早期诊断和预防,对降低心脏病意外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沈阳市威灵医用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威灵心脏监测系统,是集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心电学理论于一体的院外24小时电话传输动态心电监测系统由威灵心脏监测系统组成的威灵心脏监测网已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推广项目,心血管病患者只需随身佩带BP机大小的威灵心脏监测仪(心脏BP机),花费相当于普通BP机的购机费和月租费,就能随时随地通过电话将自己的心电图数据传送到医院内的监测中心.监测中心设有24小时的热线电话专线,病人随时能和监测中心保持联系,网内拥有监测医生和心血管病专家,可全天24小时为用户服务.成为一个以医院为中心的院外心脏监护网络,实现了医院外的长期心脏监测,在平时可由医生监控用药,得到最佳的医疗效果,在出现心脏病突发前兆时,及时得到诊断预防,为降低心脏病突发病死率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患者史某,男。因心悸,气短30年,加重伴头晕4天入院。30年前自觉劳累后心悸、气短、伴咳嗽、咳少量粘液痰,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末经诊治,病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曾到医大就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未系统治疗,常口服利心丸等药物,症状可缓解。4天前工作中突然心悸、气短、头晕、门诊以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心衰Ⅲ°收入院。 查体:神清语明,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音清,心音强弱不等,律不整,二尖瓣区可闻及Ⅰ级收缩期及二级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心电图:房颤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 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Ⅱ°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扩冠,营养心肌药物及电复律除颤治疗。8月2日9时开始口服硅尼丁0.1,无不适反应,8月3日6时开始口服奎尼丁0.2,8月4日10时电击除颤,功率为100焦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伴房早,继续口服奎尼丁0.2/6小时一次维持,8月11日减为0.2/8小时一次口服,8月15日改为0.2/12小时一次口服,8月18日又为房颤,立即改为  相似文献   

16.
海藻糖是一种有效的冻干保护剂,实验采用电渗透的方法强化海藻糖载入红细胞,在不同电压、脉宽、频率和细胞外海藻糖浓度的条件下对红细胞进行电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当电压300 V、脉宽1 ms、频率4 次/min、细胞外海藻糖浓度800 mmol/L时,细胞内海藻糖浓度达到(63.68±2.14)mmol/L.电渗透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膜的渗透脆性略有降低,电渗透致溶血率为17%,ATP酶活性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病例摘要 患者范照君,男,23岁,住院号9545。因阵发性心悸3年,加重伴突发心悸一天于1994年11月7日入院。查体:BP 12/9kpa,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60次/分,节律规整,心尖部第一心音元进,各瓣脉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见图A),即给利多卡因75毫克静推,给利多卡因400毫克加入静点,描记心电图转为窦性心律(见图B),但Ⅱ、Ⅲ、aF及V_4、V_5、V_6T波倒置,V_3T波双向。持续3天后倒置及22向的T波转为直立(见图C)。病人于11月9日以临床治愈出院。随诊 患者经北京阜外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症实为室速讨论 “心脏记忆”是一段时间的激动顺序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钾紊乱心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临床证实血钾紊乱心电图异常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以心悸、肢体软瘫为首发症状低血钾56例,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缓18例;u波大、Q-T延长32例;室早、部分成对12例;房早、房速8例;房颤2例;房室传导阻滞6例。高血钾以乏力、晕厥为首发症状7例,其中T波高尖6例;窦室传导2例;猝死1例。结论:血钾紊乱对心脏影响极为明显,根据心电图异常改变特点诊断血钾紊乱程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及时给予纠正可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49岁,主因间断性心悸,胸闷十五年、加重两周,于1990年12月25日入院。1975年出现上述症状时,查心电图有“早搏”曾按“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1980年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呃逆时,做X线钡餐诊断为“胃下垂Ⅱ·”。自病发以来患者性情忧郁,平素有失眠,头晕、耳鸣、心前区刺痛、腹胀、呃逆。本次入院,因饱食后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冠心病频发室早”收入院。 查体:T:36.5℃,P:50次/分,BP:14/10KPa,体质消瘦,身高1.68米,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肺(一),心尖搏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农民,因腹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再发4天,于2006年9月2日入院,患者缘于近两年反复发作腹痛,以脐周为主,偶有阵发性加剧,无恶性呕吐。多处诊治,诊断为“胃肠型感冒”,予以解痉,对症处理能缓解或自行缓解,未进一步检查,4天前再次感腹部疼痛,时有时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