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Sperber和Wilson指出,话语的关联程度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成反比,而最佳关联状态则是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之间取得最佳配置比例。本文利用无差异曲线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则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刻画话语的最佳关联状态。  相似文献   

2.
Sperber和Wilson指出,话语的关联程度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处理话语时付出的努力成反比,而最佳关联状态则是语境效果与处理努力之间取得最佳配置比例.本文利用无差异曲线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则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刻画话语的最佳关联状态.  相似文献   

3.
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推导话语含义的交际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交际认知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取得最佳关联语境。其涉及两方面因素,语境效果和处理信息所付出的努力。 Gutt由其推导出的关联翻译理论,提出取得最佳语境效果,是译者翻译活动的目标。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中国古诗的翻译,要求译者在深刻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背景,并能运用目标语,表达原文的最佳语境。许渊冲先生对《春江花月夜》的英文翻译,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看,在译文中把握交际线索,以遣词造句还原原文语境,应有一定的改造和处理,在重构最佳关联语境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潘妍 《科技信息》2011,(26):124-124
关联理论视翻译为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要求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方达成认知上的共鸣。在此过程中,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便成为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文化沟通以及译者的能动参与,因此译者需在分析选择语境的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并创造足够合适的关联效果,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本文以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为理论指导,通过典型英文翻译案例探讨关联理论对汉译英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角度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关联理论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译进行尝试性分析,并从认知语境、语境效果、作者意图及读者期待等方面对文化误译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避免出现文化误译的策略和方法,如:照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使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相匹配;使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使原文作者的期待与译文读者的企盼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关联理论启示,指出它是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言文化交际的本质属性,对跨文化语言交际的翻译实践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译者应突出原作的认知语境效果,建立原文与译文间的最佳关联,使译文尽力与原文趋同。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语境下广告必须充分考虑到广告对象的认知语境、文化心理、语言习惯,找到最佳的关联点,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最佳英汉翻译效果,分别从生态翻译观和关联翻译观的不同视角,探讨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阐释了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多维适应与优化选择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最佳关联。揭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要在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并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最终寻找到最佳关联,取得最佳语境效果。因此,取得最佳关联的翻译是最佳翻译,也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关联理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关联理论下,科技翻译是一个译者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都取得了最佳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文章试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分析科技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即译者应准确推测作者原意,推理读者的认知语境,采用最佳的翻译方法,给出最佳的关联译文。  相似文献   

10.
汉英文化差异导致译文读者可能不理解源语作品中词语文化内涵,所以译者要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对涉及到的文化语境因素进行顺应处理,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性的文化背景信息,将源语文本词语隐含的文化信息变成目标语读者易于理解和推断的明示信息,并引导读者正确推断出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付出最少的认知加工努力却能获得充分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关联视角寻求公示语英译的译学理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调整法、借用法和创造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解释力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认为译者可以通过迎合读者的心理期待,增强语境效果,减少其推理难度和时间来实现最佳关联,让译文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努力获取最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就旅游资料英译时如何实现最佳关联提出了一些看法,分别讨论了类比法、增译法和减译法这三种实现最佳关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旷群 《科技信息》2008,(5):148-149
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它为语用学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尽量达到语用对等,否则会发生语用失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翻译看作双重示意一推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相互关联。如果三者成功合作,原文和译文之间便可以实现最佳关联。《天净沙·秋思》有好几种英译版本,本文将以其中三篇译文为例进行分析,以证明关联理论亦可应用于中国古代诗词曲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的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译者应对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只有原交际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需求在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才是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旅游翻译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诱导行动。提出译者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并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认为介绍原语文化、社会风情的旅游资料多采用直接翻译的阐释法为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类有衰减的最佳停止问题,它一般化了 Yasuda 研究过的某些模型并得到了一些最佳原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Behavioral方式下的动态系统的离散型半正定线性二次最优控制问题。把原问题转化为半正定二次规划,应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求解半正定二次规划,并得到原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值和最优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