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勇  周琼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47-50
在《围城》中,钱钟书在人物命名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特征上存在着某些背反的设计处理。通过对小说人物命名与其性格命运的恶性背反,达到对现代社会中某一类人毫不容情、不留情面的揭露和讽刺;通过对人物命名与其性格命运的中性背反,对这一部分人进行"有情"的讽刺;通过对小说人物命名和人物性格命运的良性背反,更多的是对这类人寄予期盼和希望。这种"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和精细缜密的人物塑造隐含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忧和希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多是作家精心研创的,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信息量,往往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品质、志趣、命运息息相关,是创作者创作意图的体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是小说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人物姓名的背后隐伏着人物的性格命运,创作者的爱憎褒贬,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中有些重要的意象,它们传达了作家本人的哲学观。本分析了三个重要意象:摇椅——幻梦的象征,保险箱门——命运的转变,海尔太太、万斯太太——充满诱惑的外部世界。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但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而且还表明了德莱塞的自然主义哲学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蔡嘉 《科技信息》2009,(4):72-72,67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其作者西奥多·德莱塞更是美国文坛赫赫有名的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嘉莉妹妹》这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以及作者德莱塞本人的家庭、苦难经历都无不折射出当时美国社会的现实。该作品是反映当时美国人对“美国梦”的狂热追求以及梦想的破灭;中产阶级社会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生活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作家纳撒尼尔·霍桑深受神秘主义的影响。他的小说含义深刻、隐晦 ,并且对人类的状况和命运作更深层次的探讨。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有较强的神秘主义思想。本文从探讨《红字》的神秘主义倾向入手 ,重点剖析了人物身上神秘主义与人物所处环境的神秘主义的内在意义。神秘主义思想的运用 ,增添了这部名著的神秘与魅力。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在体式上可以分为“性格”小说、“人物命运”类小说、“写意”小说、“散文化”的长篇小说。“性格”小说,“人物命运”小说以对某一人物性格的充分展现为结构重点,小说的各组织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塑造这一人物性格而形成整体的组织关系,人物作为小说叙事内容的展开中心而存在,“写意小说”对于古诗文传统有着明显的继承,“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则出现了一种“絮语化”的倾向。每一种体式都体现了他创作思想、文学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严歌苓是中国文学界中典型女性作家的代表,由于长期在海外生活,她的生活经历比较复杂,其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与主流女性创作思潮有一定的距离,她在小说中表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以及敏锐,塑造出很多性格比较鲜明的女性形象。严歌苓小说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针对边缘人物女性的命运描写,着重描述的就是女性边缘人物。基于此,该文主要对严歌苓小说中女性边缘形象展开分析,深入地理解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点,揭示出严歌苓小说里边缘女性人物的命运情感。  相似文献   

8.
雷文学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54-56,70
许地山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特色,但是,在他的小说大量的宗教故事、宗教人物和宗教理念中,夹杂了大量老庄思想。作为本土哲学,老庄思想深入影响了许地山对人生苦的看法、对命运的解释和对人生本真的探寻。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公认为是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思想和技巧最成熟的作品,同时也是美国小说史上的一部力作。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写作手法引来了无数批评家的目光。从小说的结构设置、叙述视角、人物命运和主题表现梦四个层面,探讨和挖掘《了不起的盖茨比》“二元主角”的现象,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选的是1995年黛米·摩尔主演的影片《红字》,这部影片改编自霍桑的同名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洲殖民地居民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而电影《红字》中人物的形象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很多不同。本文主要探讨反讽手法在电影《红字》中主要人物身上的体现。电影通过对人物反讽式命运的刻画展现了19世纪美国政教合一体制下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君特·格拉斯的小说代表作《猫与鼠》中主人公和叙述者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表层的马尔克故事之下潜藏着叙述者"我"的故事,"我"和马尔克都是极权思想统治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在这个意义上,《猫与鼠》中的"猫"成为邪恶的军国主义思想的象征。小说通过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绘,表现了格拉斯作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作家通过个人记忆书写来反思历史、直面现实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莫里森的小说中,黑人社区是具有村落性质的集体,是影响人物命运的显著因素。社区群体既支持又限制其成员个性的发展。在黑人群体的凝聚力和排斥力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黑人个体人物与社区群体相脱离。通过浅析这些个体人物,揭示了莫里森小说中社区群体和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的价值,主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展示其社会性必然性,用次要人物来烘托暗示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达到形象的真实性深刻性。本文以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为例,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还乡》是托马斯.哈代一部重要的悲剧小说,由此哈代的小说从乡村喜剧转变为现实悲剧。小说中大部分人物经历的悲剧命运,与他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反抗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红楼梦》十七、十八两回的脂评入手,探讨了脂评的四方面的重要价值:脂评提供了《红楼梦》成书过程、背景与本事,脂评暗示了小说中人物命运和整体结局;脂评总结了小说的艺术成就;脂评作为阅读文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本文从期待视野的历史性出发,结合文本的召唤结构,对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阐释,揭示作品人物的传统命运是如何在接受美学的角度下被再定义。  相似文献   

17.
《潍坊学院学报》2016,(5):14-19
小说并不是彻底虚构的,它以历史叙述的方式传达出特别的力量。莫言的小说《蛙》以共和国六十年的生育状况为背景,人物命运沉浮的背后,是国家生育政策的衍变、商品经济的物化逻辑以及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伦理等原因。莫言在小说中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历史问题的反思,而且也对当下社会的生育问题进行了呈现和思考。本文运用相关的文献史料和严谨的历史学分析方法,梳理小说所表现的人物命运与时代政治、商品经济和封建传统文化之间的多重纠结关系。  相似文献   

18.
革命和爱情是人物成长小说中常见的题材,《双城记》和《芙蓉镇》两部看似不相关的小说都涉及到了革命腥风血雨中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历程都透出了作家对特定时代下人们境遇的思考,其中人物的爱情命运的不同与作者爱情观和中西方文化传统中价值观念的差异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海滨 《昌吉师专学报》1999,(1):30-34,38
本文从《红楼梦》十七、十八两回的脂评入手,探讨了脂评的四方面的重要价值:脂评提供了《红楼梦》成书过程、背景与本事,腊评暗示了小说中人物命运和整体结局;脂评总结了小说的艺术成就;脂评作为阅读文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悲剧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M.福斯特的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的主人公莉丽亚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命运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社会因素、男权思想和她自身性格弱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