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制备了高铅锡青铜(ZCu Pb22Sn1.5)合金,研究了载荷和摩擦速度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摩擦磨损机理.研究发现:在0.05 m/s摩擦速度下,随着载荷的增加,高铅锡青铜合金摩擦系数减小,磨损率增加,当载荷增加到120 N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在100 N载荷下,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加,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磨损率增加,摩擦速度增加到0.10 m/s以后,摩擦系数迅速减小,到0.20 m/s以后摩擦系数趋于稳定;当继续增加载荷和摩擦速度时,由于铅润滑膜的破坏而增加了磨损率.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容易在摩擦表面形成软质铅润滑膜从而起到耐磨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比较不同细化方法细化5182铝合金的晶粒细化能力,同时用MATLAB统计工具箱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均匀化处理前后的5182铝合金的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证明,Al-5Ti-1B细化合金的晶粒最小,含钛铝锭(GRAI) 0.25%Zr细化合金的晶粒略大于Al-5Ti-IB细化合金;GRAI中分别加入0.16%La、0.20%RE(富铈混合稀土)后,合金晶粒变化不大;GRAI制造的5182铝合金比Al-5Ti-IB、Al-10Ti中间合金细化的合金硬度高;加0.25%Zr使GRAI制造合金硬度增加;对于均匀化前的合金,加0.16%La使GRAI制造合金硬度减小,而加0.20%RE硬度变化较小;对于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加0.16%La使GRAI制造合金硬度变化较小,而加0.20%RE使GRAI制造合金硬度增加.均匀化处理,使合金的硬度有所下降,GRAI 0.25%Zr细化合金的硬度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青铜是以铜为主(基)的合金的一种,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锡青铜,即铜(Cu)与锡(Sn)的合金,此外还有少量铅青铜(铜与铅[Pb]的合金)、铅锡青铜(铜与铅、锡的合金)等。在中国古代文献及青铜器上的铭文中,称铜及青铜为金。例如《周礼·考工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西周武王时期的利簋铭文:“王在阑师,锡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是因为锡青铜的颜色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半连续铸造过程中不同铸造速度及铈镧混合稀土对Al-23%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铸造速度从100 mm/min提高到250 mm/min时,Al-23%Si合金初晶硅的偏析现象得到有效改善,铸锭从内部到外部初晶硅的分布都较为均匀,初晶硅的平均尺寸从71.4μm下降到40.9μm,同时减轻了共晶硅的偏析.加入0.5%的铈镧混合稀土后,Al-23%Si合金的共晶组织产生了明显变化,稀土元素细化了合金的共晶组织,并使共晶硅相由层片状转变为短杆状.提高铸造速度和添加混合稀土可提高合金硬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5.
等通道转角挤压对铝青铜合金组织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青铜合金(Cu-10%Al-4?)进行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E)热加工处理,研究了ECAE对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CAE热挤压后合金的晶粒显著细化,晶粒尺寸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而逐步减小;晶粒细化导致合金的硬度与屈服强度显著增加,提高了合金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减轻了磨粒对合金表面的犁削作用;ECAE热挤压细化了合金中的第二相,减小了脱落硬质颗粒压入合金表面的深度与宽度,降低了合金的磨损量,提高了合金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单辊快凝Al87Ce3Ni10-xCux(x=0,1,3,5)非晶合金在180,200,220,240℃进行20min等时退火,制成纳米复合结构.测量了各个合金的显微硬度.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技术研究了显微结构、晶粒尺寸、体积分数、热稳定性、硬度与合金成分和退火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Cu摩尔分数的增加,α-Al晶粒尺寸减小,晶粒细化使显微硬度增高,随Cu摩尔分数的增加,α-Al析出温度向低温移动,有利于α-Al晶粒的析出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纳米添加剂对W Ni Cu合金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合金的形貌与结构;测量了合金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纳米添加剂可降低烧结温度;选用的纳米添加剂对钨晶粒的长大起了抑制作用,细化了W Ni Cu合金的晶粒;适量的纳米添加剂大部分分布于Ni Cu粘结相中.在该实验条件下,在1430℃烧结得到了全致密的W Ni Cu合金.  相似文献   

8.
通过真空感应熔炼、金属模铸造方法制备Mg-2Ca-xGd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AG-10TA型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铸态的合金进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Gd含量的添加,使得晶粒得到细化,在Gd质量分数为1.5%时,细化效果最为明显,之后随着Gd含量的增加,晶粒变化不大,析出相增多;Mg-2Ca-xGd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少,硬度随着G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采用Al-5Ti-1B合金细化剂对Al-3.2Si-0.8Mg合金进行晶粒细化,采用金相显微镜、激光导热仪和拉伸试验机等研究晶粒细化对Al-3.2Si-0.8Mg合金微观组织、铸造流动性、力学性能与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5Ti-1B合金细化剂添加量的增加,Al-3.2Si-0.8Mg合金的α-Al晶粒逐渐细化,铸造流动性、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逐渐升高,但导热系数略有下降.当Al-5Ti-1B合金细化剂的质量分数增加到0.5%时,Al-3.2Si-0.8Mg合金的晶粒被细化至平均直径约为90.9 μm,铸造流动性试样长度为867 mm,抗拉强度为234 MPa,伸长率为10.1%,导热系数为182.7 W·m-1·K-1.  相似文献   

10.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高铝青铜合金涂层.采用SEM、EDS、XRD、显微硬度计和万能力学试验机对涂层和界面的微观组织、涂层相结构、元素分布、显微硬度以及界面结合强度进行表征,研究涂层制备工艺参数对制备的涂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涂层的适合烧结温度为900℃,合适的粉体粒度为-300目的细粉,该参数下烧结时涂层显微硬度可达392.6HV,抗压强度以及抗弯强度分别为1 225.8MPa和791.3MPa;烧结时加入钎焊剂后使涂层致密化程度提高、均匀细化程度增加,显微硬度可达383.5~409.4HV,涂层与基体形成结合带,结合强度为38.2MPa,能谱分析表明,界面结合处发生元素扩散,同时生成新相AlB2和Fe3B.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光催化剂可见光利用率低下以及体相/界面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严重难题,利用水热法制备二维结构的Bi2WO6纳米片,为进一步改善光吸收,基于能级匹配原则,通过水热法在二维Bi2WO6纳米片表面原位生长Cu2S构建Bi2WO6-Cu2S异质结,基于二维Bi2WO6纳米片优良的压电性能以及Bi2WO6-Cu2S异质结良好的光吸收及载流子传输性能,构建光-电-压电三种效应协同催化体系,探索最优降解实验条件,并成功用于水中罗丹明B的降解中。结果表明在光-电-压电效应协同作用下,设计的Bi2WO6-Cu2S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在40 min内达到87%,为利用光电催化和压电催化的协同作用设计独特的异质结结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PbS/SiO2量子点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溶胶凝胶转变过程制备了硫化铅/二氧化硅(PbS/SiO2)量子点复合玻璃材料,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比表面分析、热分析等手段对这一类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复合体系的溶胶凝胶转变点可通过对复合溶胶粘度随时间变化的观测而确定。高分辨电镜观察表明 PbS/SiO2 复合材料中PbS颗粒基本为nm级的球形粒子。由于复合材料中纳米级PbS颗粒的存在,其吸收光谱中的吸收边界与常规尺寸PbS颗粒的吸收光谱边界相比有明显的蓝移,体现出显著的量子效应。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LPG)中极少量的硫化物会对铜质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影响LPG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因此研究LPG中硫化物对铜腐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了LPG中不同含量的羰基硫、乙硫醇及硫化氢对铜片腐蚀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究了这3种硫化物对铜片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当LPG中羰基硫和乙硫醇的含量为20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硫化氢的含量为5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随着硫化氢含量的增加,腐蚀程度加剧;当3种硫化物的含量为20 μg/g时,铜片均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腐蚀以局部腐蚀为主。羰基硫和乙硫醇的腐蚀产物中含有机化合物成分,硫化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无机物Cu2S和Cu2O;羰基硫对铜的腐蚀过程为铜原子与羰基硫中的硫和碳成键,形成羰基硫化铜,或者铜原子与硫成键,形成缔合后的复杂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分析了挤压温度和挤压比对 Mg–5Zn–1.5Y 合金的显微组织、硬度、压缩和腐蚀行为的影响。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铸造合金由α-Mg晶粒和Mg3Zn6Y和Mg3Zn3Y2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主要位于α-Mg晶界上。较高温度下的挤压合金显示出较粗的晶粒微观结构,而以较高比率挤压的合金含有较细的微观结构,尽管在两种条件下都测量到具有较低金属间化合物的更多动态再结晶晶粒。较低温度 (340°C) 和较高比率 (1:11.5) 的组合条件提供了较高的抗压强度。然而,没有实现显着的硬度改善。挤压工艺可以降低铸造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率超过 80%,这主要是由于细化了微观结构。与挤压比相比,挤压温度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更为显着,挤压温度越高,耐腐蚀性能越高。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适用于腐蚀环境下的钛合金钻杆材料,参照NACE和GB规范中的腐蚀要求和试验标准,首先对TC4钛合金试件进行腐蚀处理(设置未经腐蚀处理的对照组),然后进行拉伸、冲击和硬度试验,研究其在腐蚀条件下的综合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在NaCl、H2S、CO2、205 ℃条件下,TC4钛合金的拉伸性能下降不超过10%,冲击性能变化仅为0.33%,硬度下降3.21%,说明TC4钛合金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在腐蚀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以API规范中对钢钻杆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为指标,腐蚀处理后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表现为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及伸长率均不低于X级钢;冲击吸收功高于API对钢钻杆要求的62%(20 ℃);硬度超过G级钢约37%,接近S级钢;故可将TC4钛合金应用于腐蚀性油气井钻杆中以避免或减轻钻杆腐蚀失效.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Zn和Y合金化对Mg-7Sn合金显微组织、时效硬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铸态Mg-7Sn合金主要由α-Mg和共晶(α-Mg+Mg2Sn)相组成.Zn添加细化了Mg2Sn相的尺寸,促进了Mg2Sn相大量、均匀的弥散分布,同时诱导了Mg2Sn相的非基面析出,增强了合金时效硬化效果.合金时效峰值硬度从64.6 HV增大到69.7 HV,峰值时效时间从166 h缩小至142 h.Zn和Y元素共同添加形成了针状MgSnY相,有效缩短了合金的时效峰值时间(由166 h缩短至120 h),但合金的峰值硬度略有降低,Mg-7Sn-1Zn合金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其高力学性能主要归结为细小、高体积分数Mg2Sn相的析出强化.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电化学沉积和涂覆法将窄带半导体材料Cu2O与TiO2复合制备了Cu2O-TiO2复合材料薄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进行了表征。以甲醇溶液为模拟废水进行产氢性能的测试,探究了光源、TiO2质量分数、甲醇体积分数、pH对产氢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制备的Cu2O-TiO2复合薄膜材料可直接在太阳光下催化水中甲醇产氢,且甲醇体积分数越高产氢量越大,在甲醇体积分数为50%且在偏酸性时产氢量最大。  相似文献   

19.
以改善高铝渣浸出性能为目标,采用DSC实验和SEM-EDS检测方法,研究了高铝渣控温冷却过程中物相析出规律,考察了降温速率、n(CaO)/n(Al2O3)和MgO含量对铝酸钙渣物相析出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温速率加快时,熔渣凝固过程趋于更大程度的偏析,C2S相变愈不充分,粒度粗化,劣化了自粉行为和浸出条件;随着调高渣中n(CaO)/n(Al2O3),C12A7的析出温度升高,物相析出活性按照CA→C12A7→C3A逐渐增强;当渣中含有MgO时,物相中出现C2MS2,不利于C2S物相转变,更为重要的是MgO富集在含铝物相中形成Q相,显著恶化氧化铝浸出率和收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