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齐征 《太原科技》2010,(10):92-93
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概念,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区别和联系。得出了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相比较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测量误差及不确定度的有关概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区别,用一简单实用的例子阐明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其结果对国内测量不确定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引入不确定度的原因,分析了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方法,并给出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物理实验中的直接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对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误差是不确定度的基础,不确定度是误差的综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了阐述,在大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引入不确定度表示是非常必要的,给出了简化的实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表示式和计算流程,使之容易被学生掌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现如今环境监测中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知识,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简化评定和环境监测中的不确定度评估。阐述环境监测中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误差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不确定度评估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十分重要。本文从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A类测量不确定度、B类测量不确定度、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较测量误差在评定测量结果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十分重要.本文从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A类测量不确定度、B类测量不确定度、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较测量误差在评定测量结果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义军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56-56,168
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是计量学中研究的基本命题,它直接关系着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和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本文对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所表达的理论依据进行探讨,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和误差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1.
虽然将误差作为评价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是不合理的 ,但误差理论仍然是科学计量的主要理论基础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误差理论的一项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2.
铁路轨道检查仪检定台采用直接测量法的测量结果作为检定台的实际超高,由此简单地把直接测量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作为检定台实际超高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不准确的。首次将检定台的机械装配误差作为不确定度分量引入实际超高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机械装配误差后,实际超高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73 mm,而考虑前仅为0.007mm。指出机械误差的重要影响,对检定台其他方面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遥感信息不确定性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概率论、模糊集和粗糙集的角度提出基于像元、目标和影像三个层次的不确定性度量指标.这些指标有利于跟踪误差和对不确定性的传递研究,同时为遥感数据和G IS集成或信息提取等操作提供可靠性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涵义及分类。用牛顿环实验的实测数据,分别对A、B两类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和估算,在此基础上估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褚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2893-2896,2901
本文主要对超音速下的压力分布测量飞行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首先对压力分布测量的试验方法、测试原理、试验飞机、测试设备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研究了飞行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得出了超音速飞行试验中压力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飞行试验结果误差分析,并得出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国内在超音速气动力飞行试验领域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中所给出的计算方法可为今后的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矿井人体热舒适性等级评价模型.从矿井热环境和人体自身因素出发,考虑了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10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和调查结果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井人体热舒适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熵权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人体矿井热舒适性的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某高温铜矿6个不同中段的热舒适性评价,并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可见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不同深度的矿井热舒适性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