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杯芳烃是一种具有独特空穴结构和良好性能的大环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超分子材料、离子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邻苯三酚、异戊醛为原料合成了2,8,14,20-四异丁基-邻苯三酚杯[4]芳烃.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菲啰啉修饰的Keggin结构磷钼酸盐超分子,经元素组成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Hphen)_3[PMo_(12)O_(40)](phen=邻菲啰啉)(1).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是由一个[PMo_(12)O_(40)]~(3-)阴离子和三个质子化的phen所构成,其中两个phen相互垂直,化合物的多维结构是通过配体间π–π堆积、配体与多酸间超分子作用而形成.同时,化合物1对过氧化氢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对叔丁基杯[6]芳烃、对叔丁基杯[8]芳烃、四丙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三种常见杯芳烃吸附环境水污染物苯酚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分子模拟结果可成功地比较三种常见杯芳烃对苯酚吸附作用的强弱顺序,即四丙基间苯二酚杯[4]芳烃>对叔丁基杯[6]芳烃>对叔丁基杯[8]芳烃。模拟结果通过实验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动力学分析法研究了5种酮化合物对超氧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O2.-;利用Fenton反应产生.OH,向这2个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5种口山酮化合物,O2.-和.OH的产生速率明显降低.说明5种酮化合物对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探讨了酮化合物的结构与其抗氧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过氧亚硝酸根可以通过强氧化性及强硝化性损伤酪氨酸,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姜黄素、原花青素、槲皮素和柚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硝化性,但其自身颜色在研究酪氨酸硝化损伤的常规方法中易造成干扰.为测定色素抑制3-硝基酪氨酸生成的能力,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D,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法对硝化损伤体系成分进行分离,使用荧光光谱法测定色素抑制酪氨酸二聚体生成能力,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超氧根阴离子抑制能力.结果表明3-硝基酪氨酸抑制率从大到小为姜黄素、原花青素、柚皮素、槲皮素、V_C;酪氨酸二聚体抑制率从大到小为原花青素、姜黄素、柚皮素、槲皮素、V_C;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率从大到小为姜黄素、槲皮素、柚皮素、V_C,原花青素无明显影响.分析表明4种色素成分抗氧化、抗硝化能力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N-甲基咪唑、N-(2-溴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水合肼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功能化离子液体1-胺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  相似文献   

7.
在水热条件下,以3,4,5,6.四氟邻苯二甲酸(3,4,5,6.H2tfp)和邻菲罗啉衍生物苯并咪唑-(4,5,f).并-(1,10)-邻菲罗啉(PTCP)或咪唑-[4,5-f]-1,10-邻菲罗啉(BIP)为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的配合物[Pb(2,3,4,5-tfb):(PTCP)2]·2H2O(1)和[Co(3,4,5,6-Hffp)2(BIP)2](2),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是零维单核结构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成功地合成了2-(3-吡啶基)-1,4,5,6-四氢嘧啶(M1)和2-(4-吡啶基)-六氢嘧啶(M2)两个分子,通过其与硝酸根离子的组装,得到了两个全新的超分子化合物HM1+·NO3-(1)和HM2+·NO3-(2),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及粉末X射线衍射等表征。结果表明,在两种化合物中,M1和M2均发生了单质子化作用,并通过分子间的N-H…O/N氢键作用,形成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分子晶态网络化合物。此外,这两个超分子化合物在室温下分别表现出较强的蓝色(460 nm)和蓝绿色(502 nm)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9.
杯芳烃是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物质,兼环糊精、冠醚之所长,具备更高的选择性,其分子识别功能在现代分离科学中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其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蒽类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刚性结构、宽能隙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系统的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蒽类蓝光发光材料--2-叔丁基-9,10-二(三苯基乙烯基-4-苯基)蒽(TPVAn)的光学和电子结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TPVAn分子具有三维的非平面分子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基缔合物的形成.电子的激发导致TPVAn分子中心蒽中各键键长发生变化.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分别为328.34 nm和453.15 mn,并且该分子荧光寿命较长,为15.9094 ns.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上,TPVAn分子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用硅烷偶联剂修饰配体,得到含酰胺基和羧基的分子桥连中间体,中间体与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并与稀土离子配位得到分子型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且结构均匀,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2.
探索了一条合成抗癫痫药拉莫三嗪(Lamotrig-ine)的关键中间体2,3-二氯苯甲酸的新路线.以邻氯苯胺为原料,与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反应先制得邻氯基(N-肟基乙酰)苯胺,用浓硫酸关环生成3-氯靛红.再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2-氨基-3-氯苯甲酸;然后再经过酯化、重氮化、Sandmeyer氯代和水解,得到了目标产物2,3-二氯苯甲酸,反应总收率为4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N—(α—甲基—丁醋基)马来酰亚胺的徽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聚合,得到了既定的聚合物。考察了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以及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引发剂浓度增大,聚合反应速率提高,对应的斜率为0.5。根据温度对聚合的影响可得ERp约为92.8mol/L,并用PERKIN—ELMER FTIR—1710红外光谱仅对聚合物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4.
以青藤碱、芳香醇或脂肪醇作为反应物,在三苯基磷(PPh3)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DEAD)的促进下,合成了7个青藤碱A环衍生物,并利用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以THF作溶剂,室温的温和反应条件下,收率达到78%~94%,这种合成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选择性好,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多官能团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中.  相似文献   

15.
以金属钠、三氯化磷、氯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一锅合成三苯基膦.该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反应引发易控制等特点,同时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对产率与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反应最佳条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通过纳米铸造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多孔氧化硅材料,详细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和硅前驱体种类对材料结构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合成大孔径多孔氧化硅材料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核磁共振的实现条件,分析了核磁共振实验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验操作,给出了几点相关说明.以此可拓宽或加深对核磁共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高效除草剂氯喹酸(3,7-二氯喹啉-8-羧酸)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其酯类化合物新型高效除草剂-3,7-二氯喹啉-8-羧酸烯丙酯进行了酯化合成工艺研究。以3,7-二氯喹啉-8-羧酸和烯丙醇为原料,采用SO2-4/TiO2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进行了催化合成反应,制备出了3,7-二氯喹啉-8-羧酸烯丙酯,建立了最优化工艺条件,并首次采用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对该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对聚二烯烃类化合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对这些化合物加热、辐照γ射线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时,它们在交联的同时,总伴随着大分子的降解和环化过程[1].为此Raven[2]、Okamoto[3]和Golub[4]等曾提出三种不同的机理进行解释.本文用IR、NMR和化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二苯甲酮敏化的3,4-聚异戊二烯的光交联反应并不伴随着环化过程;光照前后二苯甲酮敏化的3,4-聚异戊二烯的GPC测定也证实了其分子量分布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该体系的光交联是一个非环化、非降解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了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间质胶原酶(MMP-1)活性中心的肽片段,通过RP-HPLC对粗肽进行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多肽,经电喷雾质谱、^1HNMR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Fmoc法合成粗肽的产率为76.0%,纯度为86.5%,经RP-HPLC纯化后纯度达到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