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萘升华法实测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CHTC)是建筑节能和城市环境中的重要参数.提出利用萘升华热质比拟技术来研究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并以单栋建筑水平外表面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测通过与涡旋相关法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趋势一致茶表面温度波动和不同传热温差对实测结果影响不大.同时,本文中还对萘升华法的精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得到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预测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萘升华是一种测量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TTU标模风压数值模拟及试验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际通用的低矮建筑标准模型TTU(德州理工大学)模型为考察对象,在同济大学TJ-2建筑风洞中进行了1:50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数据与原型场地实测数据的对比,以评估风洞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基于国际商用软件Fluent的RSM(雷诺应力)模型和CFX的SST(剪切应力运输)模型,从数值模拟的角度研究了TTU实尺度模型的定常绕流场.将数值预测的压力场与实测结果及缩尺模型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风洞试验与场地实测之间、数值模拟与试验之间的异同,得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梁远森  许红  王云昌 《河南科学》2005,23(5):699-703
从计算与实测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获取建筑结构自振周期的几种主要方法.简述了周期计算方法适用范围;着重介绍了结构周期实测的脉动分析法,并将该方法与其它两种周期实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方法所得实测结果差异的实质.最后通过计算周期与实测周期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对计算周期进行折减的必要性以及周期计算经验公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建筑水平屋面对流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研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现场实测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特性的萘升华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高大单体建筑水平屋面的对流换热特性做了测量。实测结果表明建筑屋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和屋面上方的代表风速成正比,代表风速在5.6m/s以内时,对流换热系数在5-50W/m2K。通过分析表明萘试件表面的温度波动和屋面和空气之间的温差对实测结果影响不大。本文考虑了建筑尺度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以风登陆屋面沿风向到测点的距离为代表长度,对实测结果做了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了考虑到建筑尺度的建筑屋面对流换热无量纲准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机床主轴动态性能在线识到技术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实测信号中的消仿问题.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研制了主轴相位跟综器,对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CA6140车床上进行了实测,给出了对比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冷弯成型过程中变形过渡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弯成型过程中变形过渡区的研究习荣堂,樊永义,李景方采用能量法原理对冷弯变形过程进行研究与分析.建立了变形过渡区长度的理论表达式.通过实测证实了理论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对深入探讨冷弯成型过程中的力能参数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冷弯成型过程中变形过渡区的研...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检验在公寓建筑中自然通风的潜在利用对机械通风系统换气率的影响,以便提出适当的关于换气率的建议,现场测量在13栋公寓单元进行.测量时住宅内外的压力差有所变化.采用实测数据,对4Pa压力差下的换气率提出预测,换气率在每小时0.18~0,41间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种测量含湿多孔体中动态湿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建立了兼顾湿度影响的非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反问题法求解含湿多孔体中动态湿分布,建筑墙体静态热工实验台对加气混凝土墙体的实测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观测表明,大中城市的行人交通呈现复杂多变的性态.最近,作者经缜密策划,组织了两组行人交通实测,获得了各类实测数据,包括步速、步幅和步频等.该文描述这些实测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由此概述我国大城市的行人交通特征.实测数据显示,我国大城市行人的基本数据与国外的情况略有差别,但步速、步频的分布同为Gauss分布,平均步速为1.24m/s,平均步频为1.96steps/s.这些实测结果完善了国内行人交通特征的基本数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正态风频模型及其参数估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该模型在平均风速偏低、中等及偏高的情况下都能比较准确地拟合实测风况的平均风速、标准基及平均风功率密度.通过几个地区实测风况的统计资料对理论计算进行检验,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药用真菌中的含水量对其营养性、呈味性、保藏性、加工性等许多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市售的二十种药用真菌干品中的水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水分含量均与资料报道的相符。并且空气湿度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和大气湿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甜瓜壮龄叶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土壤水分胁迫下,气孔因素是导致甜瓜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土壤水分严重亏缺使甜瓜叶肉光合能力降低,引起胞间CO2积累,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同步下降.在土壤湿度极低时,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助于诱导气孔开张.土壤水分充足时,过高的空气湿度导致甜瓜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叶肉细胞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降低.甜瓜生产中土壤湿度应不低于最大持水量的50%,空气湿度宜控制在70%以下.  相似文献   

13.
水稻穗头连接力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收获过程中存在的带柄问题,在WDW 30005型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利用专用夹具对水稻穗头籽粒与粒柄、粒柄与枝梗、枝梗与主茎秆之间的连接力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不同部位、不同含水率、不同受力方向等对连接力都有明显影响.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建立了含水率与连接力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进行机械脱粒时,糯稻比其他品种的带柄率高,而同一品种的水稻含水率低时带柄率也较低;沿轴线方向的连接力较大,逆轴线方向的连接力较小.  相似文献   

14.
华南大尺度空中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1958—2004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月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华南年平均大尺度大气水汽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年平均水汽汇的主要变异区在华南中、东部地区以及华南西南地区、华南中、东部的年平均水汽汇与该地区的年平均降水一样,存在增加的气候变化趋势,而该地区的蒸发量则有减少的趋势。华南西南部的年平均水汽汇则以年际变化为主。华南中、东部以及西南部的水汽汇偏强(弱)时,东亚沿海上空水汽输送异常强(弱)导致这些地区的垂直积分的水汽通量辐合的增强(减弱)。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石家庄市栾城区(以下简称栾城区)农田土壤含水量的长期演变规律和机理,采用重标极差分析法计算2002—2008年栾城区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及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深度为10 cm、80 cm和150 cm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是0.738、0.877、0.953,均大于0.5,表明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变化存在着趋势性成分;分形维数的数值分别为1.262、1.123、1.047,表征了土壤含水量波动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质扩散系数(Dm)是混凝土材料的一种湿物性,它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湿份在空间上趋于均匀的能力。在混凝土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混凝土质扩散系数取决于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初始含湿量的大小及其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性。对同一种混凝土材料而言,混凝土质扩散系数强烈地依赖于混凝土内部的初始含湿率。本首先从湿度扩散矩的概念上论证了混凝土的质扩散系统与其平均值(Dm)的关系;接着研究平均质扩散系数代替质扩散系数以后,混凝土湿度场的变化趋势;最后讨论了两种不同质扩散系数下混凝土干缩速度、干缩应变、非均匀干缩引起的约束应力等。以北方地区拆模后的大体积混凝土为例,计算了混凝土表面最大干燥应力与干燥深度,其成果可以为混凝土表面保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5~80 cm的土壤体积含水量间隔半小时的数据,分析了半干旱地区土壤湿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40 cm土壤湿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出三高三低的变化特征,80 cm土壤湿度季节变化不明显;土壤湿度浅层比深层波动大,5~80 cm各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平均日较差依次为1.08%,0.57%,0.25%,0.11%,0.04%,相比于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5.71%的方差,80 cm的方差只有2.69%;土壤湿度大小因土壤深度、季节和天气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春、夏、秋季土壤湿度随深度加深呈降低型,冬季呈现增长型;随着深度的加深,上下层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逐渐减弱,滞后时间在增加,滞后时间最短为3.5h,最长为35 h.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动态圆锥贯入仪(DynamicConePenetrometer,简称DCP)快速检测土体压实性能的合理性,选取湖南省典型的红粘土填料,室内制作6种不同含水率和3种不同压实度的土体压实试件,采用DCP快速检测了土体贯入度.同时,还进行了PFWD动模量和浸水前后CBR对比试验.回归分析表明,贯入度与含水率和压实度之间呈显著的多元线性关系,而与动模量和CBR值之间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在压实度相同的情况下,当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时,贯入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而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贯入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在含水率相同的条件下,贯入度随压实度增加呈线性减小,因此,DCP测试结果与土体压实质量和力学性能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应用于土基压实性能的快速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建立以湿度梯度为热源或热汇,以温度梯度作为湿源或湿汇的建筑构件内热湿耦合迁移的动态数学方程。提出用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研究建筑构件内的热湿耦合过程,利用Laplace变换方法求解耦合方程。使用该方法对竹材组合墙体构件竹板进行了热湿耦合过程的分析计算,得到了竹板内温度和含湿量的动态分布特性。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合理可信,有利于竹结构组合墙体的特性研究,也有利于竹材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高液限原状粘土进行了增湿和脱湿两种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中不同含水量变化的高液限粘土快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增湿和脱湿过程中含水量的增加或减少对粘土抗剪强度具有较为相同的弱化或强化效应,具体表现为含水量的增加会导致高液限粘土的粘聚力呈近似幂函数形式衰减,内摩擦角呈近似二次函数形式衰减;对于相同的含水率,增湿和脱湿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