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状况,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中南民族大学93例来自15个民族乙肝大三阳学生血清HBV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患者中HBV基因B型占61.3%(57/93),C型占25.8%(24/93),D型占4.3%(4/93).说明各民族HBV基因型分布中,B型占绝对优势,C型次之,D型最少(P〈0.01).且不同民族不影响HBV基因型的分布(P〉0.05),C型和D型分布基本符合我国HBV基因型地理区域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7年1月,世界三大核酸数据库(GenBank,EMBL,DDBJ)库中已经登录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HBV全基因组的8种基因型近900条序列.文中对公共核酸数据库中现有的HBV全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基因型的地理分布及其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研究病毒与宿主的关系,以及HBV的人群分布和进化历史提供帮助.同时,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对所有登录的229条中国地区HBV全基因组序列及其课题组新近完成的59条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基因分型,并根据这些序列建立了中国地区B基因型和C基因型的参照序列,为中国地区HBV的突变研究提供了DNA序列参照体系.此外,对于目前不同数据库信息内容和登录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全面结合宿主临床信息和HBV基因组信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理屠宰猪HBV流行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大理屠宰猪HBV感染及感染的基因型情况。方法:ELISA和型特异性PCR法分别检测猪HBV血清标志物和基因型。结果:检测猪HBV感染流行率为59.1%,HBsAg阳性率12.7%;对67份有效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共检得阳性结果36份,其中B基因型34例,B+C基因型2例。结论:大理屠宰猪有很高的HBV感染存在,其感染基因型与本地人HBV感染基因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及基因型分析。方法:利用HBV检测引物及分型引物对肝癌患者血清进行PCR,通过电泳检测PCR特异性产物。结果:50例患者血清中44例HBV DNA呈阳性,占总数的88%;其中30例为C型占68%,14例为B型占32%。结论:武汉地区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为HBV感染患者,而且以HBV C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区的主要乙肝病毒基因型C/D杂交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在西藏高原地区有着大量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群体,但是目前还未见报道来自这一地区的乙肝病毒(HBV)的DNA序列,因此我们将对26例乙肝表现抗原阳性的藏民血清中分离到的乙肝病毒进行定性研究,为了确定HBV的基因型及它的多基因联系,我们对两个基因部位进行了测序,其中一个包括preS1/preS2/S部位,另一个包括preC/C部位,并基于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分为两种不同的基因型,为了更明确这一发现,我们又对代表不同组别的HBV基因组进行了测序,结果表明存在于西藏的HBV属于C基因型,而在C基因型中至少存在两种亚群,一为占多数的亚群为C/D杂交型,其血清型为ayw,另一为C基因型,其血清型为adw。本首次报道来自西藏的HBV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这一结果将有助于全球的关于重组HBV的研究,并促进来自这一地区的HBV的基因型及基因重组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四川郫都地区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的基因分型、耐药突变位点分布和基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69例慢性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分型、耐药突变位点和基因耐药情况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感染者中,B型和C型百分比均高于D型和B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的HBV基因型在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基因型在15种不同耐药模式检出率、基因耐药位点突变率及4种常见抗HBV药物的耐药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郫都地区HBV感染者以B型和C型为主,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仍以单一和双重耐药为主,并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理吸毒人群HBV感染的调查及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大理吸毒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和亚型。方法:采集大理市某戒毒所吸毒人群血清共192份,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HBV血清标志物(HBVM),再采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HBV感染血清基因型和亚型。结果:192份血清中,HBsAg阳性率8.85%(17/192)。17份HBsAg阳性标本中基因型分别为:B型3例,均为Ba型;C型1例,为Cs型;B+C混合型3例(Ba+Cs);未扩增10例。结论:大理吸毒人群HBV感染率较高;HBV感染的基因型为B型、C型和B+C型,基因亚型为Ba和C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的标本,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测定HBV基因分型,同时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105例HBV-DNA阳性的标本中B型、C型、非B非C型各为45例、45例和15例,分别占42.9%、42.9%和14.2%。各型在病情和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GG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的最新进展.方法:综合分析近年国内外有关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关系的文献资料.结果:感染HBV基因型A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率高于基因型D,基因型B高于基因型C;HBV基因型与核苷类似物治疗疗效的关系目前尚存争议;基因型E、F、G、H是否影响抗病毒疗效报道较少.结论:HBV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BV基因型的研究将有助于临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检查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对132例本地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通过PCR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型101例(75.5%),B型15例(11.7%),BC混合型12例(8.7%),A型1例(0.9%),检测结果与KaoJ H、XinDing等报道基本相似.但在132例患者中,有3例未确定基因型,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e number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whole genomic sequences in public nucleotide databases (GenBank, EMBL, and DDBJ) had reached 866 by January 1, 2007. Coming from 46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se sequences were categorized as eight genotypes (A-H). With the statistical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n all available complete genomic data of HBV, we here present an overview of HBV sequences in public databases. From all registered 229 HBV genomes in Chinese regions as well as 59 sequencing data from our research group, we report the establishment of reference sequences of HBV strains prevailing in China. These analyses provide clues for the effects of HBV genotypes in host clinical progressions,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infection, and the viral evolutionary history. Moreover, the viral sequence reference would be helpful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ous HBV mut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public databases, we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HBV database with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来评价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的效果。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4ml,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统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根据乙肝疫苗推广的时间分为1~4岁组69人,5~14岁组89人,15~59岁157人,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论:乙肝疫苗的推广和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对婴儿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前S1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常见模式之间的关系,探讨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69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前S1抗原检测,并与相应的HBV血清标志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无显著差别(P>0.05),Hbs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也无显著差别(P>0.05).而HbeAg阳性组和HbsAg阳性组之间前S1抗原阳性率则存在显著差别(P<0.01),后者阳性率较高.结论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有一定关系,临床上宜将两者结合起来检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32例e系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表明,HBe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达89.9%;抗-HBe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8.3%.HBVDNA阳性患者的丙氨酸水平显著高于HBADNA阳性患者,结果表明大部分抗-HBe阳性患者体内仍存在HBV复制及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实验分析唾液、尿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标志物.方法 取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健康携带者40人份唾液及40人份尿液.运用酶联免疫方法及胶体金方法检测唾液和尿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 胶体金法:11人份唾液标本HBsAg呈阳性;12人份尿液标本HBsAg呈阳性.酶联免疫方法:34人份尿液标本HBsAg呈阳性.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