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邓凤瑛 《广东科技》2010,19(6):72-73
结合音乐课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展示自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途径。通过创作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创造意识,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增强学生求异求新、敢于创造的意识和善于创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时代步伐。  相似文献   

2.
王国良 《科技信息》2013,(9):356-356,341
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相对立。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以这种理念为指导,我校取得的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然而生本教育并不是丢弃现在成功的音乐教育模式,而是以现有的成功的音乐教育模式为基础,把音乐教学用另外一种模式来演绎,我认为这就是音乐教学的一种新思路、新理念。音乐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通过学生主动体验、让学生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中,探究、合作、综合等方式来完成审美过程。本文通过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如何对小组进行分配,探究音乐,培养学生主动的去体验音乐、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3.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红 《甘肃科技》2008,24(8):181-182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专业必修的音乐基础技能课,它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领会、分析和表达音乐语言各种要素的能力,发展音乐记忆力,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创造意识,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师音乐教育是培养教学实践第一线的音乐教师,而在高师音乐教育的大环境中,就更应该突出视唱练耳教学的实用性。在继承传统的教学基础上,开辟新的教学思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高雅莉 《科技资讯》2009,(30):230-230
在钢琴教学中,在熟练掌握弹奏技巧的同时,应把音乐表现力的教学贯穿始终,不断引导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鹤 《科技信息》2012,(3):416-416
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情境教学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愉快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情境教学能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愉快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8.
许琴 《科技资讯》2013,(29):215-215
音乐学习的实质达到育人的效应,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修养,重视音乐中蕴含的思想和内涵,使得学生享受音乐、喜爱音乐、创造音乐,均衡全面的发展是教育教学及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创作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创造良好的求知氛围,激发与引导学生创作兴趣、欲望,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的音乐创作教学,将音乐创作与音乐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创作音乐,同时鼓励与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激励性地评价音乐创作作品。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张丹 《广东科技》2009,(16):129-130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乐器进入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竖笛作为一种音色优美轻便简单的器乐教学走进了课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竖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不但辅助歌曲教学,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感受音乐美的高尚情操以及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美等能力.  相似文献   

11.
谈普通院校的音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普通院校学生现有的音乐素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讲好讲活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美好的音乐环境,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杜升长 《科技信息》2009,(23):I0274-I0274
近几年随着新的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使学校艺术教育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音乐课是学生进行自主的音乐时间活动.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并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种体验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效果往往更多的取决于教师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理解水平。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要构建起让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教学,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从而启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亲身感受、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怎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我认为:  相似文献   

13.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个性发展为前提,鼓励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确实提高伴奏能力,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探索适应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特色,且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匹配的新模式,才是最科学、最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目标,为现在的音乐教学提供新的动力.多元智能是高中音乐教学的指导理论,能够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按照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选择,对学生的音乐需求给予满足,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能够参与音乐学习和创造,给他们的文化素养提供了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本质在于它的"审美特性"的体现.我们在器乐教学中要从理论或美学角度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的审美特征来了解艺术的美,从而把器乐演奏视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并从中获得美感.其目的是逐步增强演奏者自身的审美感知力,从而提高器乐演奏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向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而合作探完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讨论、互相交流、一起表演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堆.合作探究尝试教学的应用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中"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它创设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的良好环境,让知识在尝试的兴趣中轻松掌握.  相似文献   

17.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1-2]。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优化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抓住音乐教学中的“乐”,做到美中求乐、动中寻乐、苦中作乐、寓教于乐;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趣味”,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高尚情操;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先进的创新动力、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管理艺术。  相似文献   

19.
苏凯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66-166
音乐课程的改革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重视音乐体题,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虹  谢玲  曹萱  罗云  闫红彦 《科技资讯》2014,(1):174-174,17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材及信息技术的运用,旧的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的课程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进行了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可以说唱歌教学是学生对音乐审美、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最直接手段。正如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因此唱歌教学占去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多是配合歌曲教学进行。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唱歌课教学?"唱会"之后应是"唱好"还是进行学科内的综合表现?是我区音乐教研组这两年重点研讨和不断实践改进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