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钻孔灌注桩是地下较为隐蔽的工程,对于灌注桩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控制的难度也较大。施工过程中对各个影响因素都要周密考虑,稍有不慎或者是措施不严格,灌注桩就会发生质量事故。小事故如塌孔、缩颈,大事故如断桩报废,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工期延误。断桩事故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本文围绕经常出现的断桩事故,对事故的原因展开深入分析并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提供详实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钻孔桩就地灌注桩也称为钻孔桩或挖孔桩。就地灌注桩的基本施工方法是先钻孔或挖孔,孔成型后,下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这种方法施工快、工费低、设备简单。本文就钻孔桩基础施工工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新兴一种在等截面钻孔灌注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挤扩支盘灌注桩,它通过在桩身设置支盘改普通灌注桩的单端承为多端承,大幅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借鉴这种在桩身扩径获取分端承力的思路,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桩身设置承力盘以充分利用桩周较好土层的承载潜力,笔者结合河南济源人工挖扎桩承载力研究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钻孔灌注桩作为桥梁的一种基础形式,是埋于地层内的隐蔽建筑物。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一些缺陷,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对各种因素加以详细考虑,尽量避免缺陷桩的产生。同时,加强对成桩质量认真检查,查明桩身的完整性,查清缺陷及其位置,并对影响桩承载和寿命的桩身缺陷进行必要的处理和补救,以保证工程质量,避免遗留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5.
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浆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方法是加大加深桩身,然而这将大大提高单桩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同时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桩的缺陷,尤其是灌注桩桩底存在的沉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桩的承载力。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很好地解决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着桩的缺陷,并提高了桩的承载力。本文,  相似文献   

6.
<正>钻孔灌注桩在现代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几年,随着工程机械的开发应用以及工程要求强度的不断提高,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发展,但因为种种原因,施工中常有断桩现象发生。本文,笔者以南方某大桥工程为例,分析了该项目中钻孔灌注桩发生断桩的原因,并据此介绍了对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理对策,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州体育大厦由30层塔楼和20层裙楼组成的建筑群体。基础为82根大孔径超长冲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组成。其中冲孔桩34根,设计桩径为Ф2000mm,桩长30.0~52.0m。桩身混凝土为C30,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混合花岗岩,丁程质量要求严格,施工难度较大。工程地质普遍上软下硬,岩面高且坚硬,局部有断裂破碎带和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地质条件颇为复杂。工艺流程采用YCK100冲击钻机冲击成孔,分三批完成冲孔桩成孔施工。实践表明。泥浆护壁冲孔桩灌注桩工艺,实用于广州地区上软下硬地层,使用深度达52m。  相似文献   

8.
管频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49-153
结合G312线徐-界段兰州永登庄浪河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断桩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简明扼要的论述了断桩的处理措施、方案和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建筑方面的投入也增多,在基础建设的阶段,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桩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砼灌注桩的管理,以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对砼灌注桩进行监控时存在的难题,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断桩现象的原因,对于这一现象经过分析总结后提出相关措施方案,以为今后的工程建设中的这类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桩基础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方法是加大加深桩身,然而这将大大提高单桩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同时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桩的缺陷,尤其是灌注桩桩底存在的沉渣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桩的承载力.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很好地解决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着桩的缺陷,并提高了桩的承载力.本文,笔者叙述了灌注桩后压浆适用的地质条件,加固机理,参数的确定,施工工艺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很好地解决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本身存在着桩的缺陷,并提高了桩的承载力,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1.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的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工程实践成果以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型式复合地基的适用性,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探讨了承载力与变形等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建议,并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以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7号滑坡为例,合理选取设计参数、计算滑坡推力、确定抗滑桩平面位置及几何尺寸,计算桩身内力并进行桩结构设计,成功整治了该滑坡.认为采取抗滑桩整治该滑坡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复合型土钉支护中水泥土搅拌桩的工作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水泥土搅拌桩沿桩长方向的水平位移、弯矩、剪力、应力等参数随开挖步增加的变化曲线,可供复合型土钉支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论述的深基坑工程,采用无砂混泥土桩-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地下水处理采用无砂混泥土桩-高压旋喷桩-预应力锚杆铸成的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和坑内管井抽水疏干持力层-卵石、圆砾含水层中地下水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对复杂环境下城市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4桩和9桩两种群桩基础的力学计算模型;对4桩基础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对不同桩距的4桩和9桩足尺寸低承台群桩基础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桩数、不同桩距、不同承台尺寸对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获得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对西安大夏国际中心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进行优选,以钻孔灌注桩、复合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3种技术方案为评价对象,采用专家咨询、查阅文献、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支护效果、稳定安全系数、施工可行性等9个指标初步构建深基坑支护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初步选择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定性分析,对初选指标进行分析、筛选、优化.最终舍弃了稳定安全系数和施工连续性指标,得到最终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用填充线填充任意区域方法之一是将图形连同填充线绕原点作旋转变换再用水平填充线算法来实现.但这种方法要作两次旋转变换,计算量大.方法之二是郭启全等介绍的方法但没有解决扫描线正好通过区域边界的某些边时的情况.本文给出的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水和异丙醇等液体试验为基础,通过对透明塑料制成的模具内着色的液体高速摄制的照片,研究了盒形型腔模的液体填充形态.采用逐渐变薄的横浇道和沿整个宽度的内浇口,通过改变盒形件壁厚、内浇口尺寸和速度,得出了敞开式整体前沿的连续液流能减少盒形型腔内的湍流、空气卷入和避免过早地封住排气道.指出了可通过控制填充速度,使有封闭前沿的断续液流不再形成而获得满意的盒形零件.实际生产的零件证实了用液体模拟的试验方法是有效的.作者还对填充过程中的撞击型芯产生的严重湍流和气体的卷入,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充水期内交替轮换曝气-厌气及两次进水的方法,对城市污水进行硝化和反硝化脱氮.为了探求最优的操作运行决策,本文对间歇活性污泥法硝化及脱氮过程作模拟分析,讨论了31种运行方案与决策,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提供最适宜的运行方式.采用AN-A-AN-A交替轮换厌气-曝气法进水,在充水结束前实现有机氮、氨氮、氧化氮同步降低的过程,从而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采用两次充水的方法效果比充水期内交替轮换厌气-曝气的运行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厚冲击覆盖层岩溶区桥梁钻孔灌注桩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静载试验,对厚冲积覆盖层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持力层顶板厚度和嵌岩深度开展研究,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相关地质资料,对上部土层侧阻、嵌岩侧阻和桩端阻力的分布和发挥程度进一步分析,估计土体中桩身极限摩擦阻力和桩端极限承载力;其次,利用静载试验所获得的桩身侧阻、嵌岩侧阻和桩端阻力的分布和发挥程度,估计作用在嵌岩段侧阻力,对嵌岩深度进行计算,力图使桩身摩擦阻力、嵌岩段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都得到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