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乳糜腹(chyloperitoneum,chylousascitis)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乳糜腹水临床上少见,而创伤性乳糜腹(traumatic chyloperitoneum)则更不多见。2007年4月16日~5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发生创伤性乳糜腹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糜腹(chyloperitoneum,chylousascitis)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管疾病。乳糜腹水临床上少见,而创伤性乳糜腹(traumatic chylopentoneum)则更不多见。2007年4月16日~5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发生创伤性乳糜腹的。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 乳糜尿病人的免疫系统,以前并未研究过,但只知道有淋巴细胞尿(Koo 和 Van langenerg,1969,Wiggelink Huizer 等,1972)和周围血液淋巴细胞计数低下(Date 等1980)。本文证实了乳糜尿病人其免疫系统有某些异常。  相似文献   

4.
以柞蚕剖腹卵为寄主材料,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5%,光照为14L:10D条件下,对寄生荔枝蝽卵的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nponicus Ashmead)和黄褐平腹小蜂(A.sP.)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平腹小蜂的成蜂寿命和生殖力差异极显著。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得日本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1.9℃,有效积温314.9日度;黄褐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7.3℃。有效积温259.0日度。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年谱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岁十一月二十二日(阴历十月初九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苏东坡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长辈乃为  相似文献   

6.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日本绵腹衣Anzia japonica(Tuck.)Müll.Arg. 黄岗山:黄杨矮林,阔叶树杆上,钱02744a,海拔1930米,1981年9月26日。地衣体皮层K 黄色;髓层K-,C 红色。含黑茶渍素和绵腹衣酸。 2.仙人掌绵腹衣Anzia opuntiella Mall.Arg. 黄岗山:黄杨矮林,阔叶树杆上,钱02725,海拔1930米,1981年9月26日;钱02818,海拔2000米,1981年9月27日;钱02880a,海拔1790米,1981年9月28日。地衣体皮层K 黄色,髓层C-,KC-,P-。含黑茶渍素和柔扁枝衣酸。 3.瘤绵腹衣Anzia ornata(A.Zahlbr.)Asah.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捕食性天敌主要类群——蜘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捕食小菜蛾的蜘蛛有12种,主要有食虫沟瘤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 Boes.et Str.、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am(Sundevall)、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et Str.、拟环纹狼蛛Lycosa pseudoannulata Boes.et Str.、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Fabricius)等.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 Boes.et Str.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日平均捕食量最大为17.6头,其次是拟环纹狼蛛,八斑球腹蛛攻击力最低,日平均捕食量仅为2.4头.农药对蜘蛛的毒性测定结果表明,敌敌畏对三突花蛛杀伤力最大,生物农药8010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9.
火车致闭合性腹外伤,常为多个脏器损伤,且以实质性脏器破裂多见,病情危急,多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B超及腹穿是早期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抗休克、及时剖腹手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日本绵腹衣 Anzia japonica(Tuck.)M(?)ll.Arg.黄岗山:黄杨矮林,阔叶树杆上,钱02744a,海拔1930米,1981年9月26日。地衣体皮层 K 黄色;髓层 K-,C 红色。含黑茶渍素和绵腹衣酸。2.仙人掌绵腹衣 Anzia opuntiella M(?)ll.Arg.黄岗山:黄杨矮林,阔叶树杆上,钱02725,海拔1930米,1981年9月26日;钱02818,海拔2000米,1981年9月27日;钱02880a,海拔1790米,1981年9月28日。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不同氮浓度(0、0.5、l、5、10、247 mg/L)培养的小球藻对发头裸腹溞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随氮浓度的增大,发头裸腹涵的首次怀卵时间(成熟时间)呈现先缩短后升高的趋势,首次怀卵体长随氮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发头裸腹溞的最大首次产幼溞数(13.7 ind./per female)出现在氮浓度为10 mg/L的实验组.高氮浓度组的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小于低氮浓度组.One-way ANOVA分析表明,不同氮浓度培养的小球藻对发头裸腹涵的首次怀卵时间(P<0.00l)、首次怀卵体长(P<0.001)、首次产幼溞数(P=0.031)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其种群密度无显著影响(P=0.234).结果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氮浓度培养的小球藻不利于发头裸腹溞的生长与生殖.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层螺旋CT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评估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可用于评估及预测创伤患者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影像学指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共78例创伤性患者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做完CT检查24 h内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将其分为2组:休克组(33例)及稳定组(45例)。测量腹部血管(下腔静脉管径及塌陷指数,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管径及CT值)影像数据,并观察下腔静脉周围是否出现"光环征"。利用统计学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找出2组患者具有差异性的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休克组下腔静脉塌陷指数(T/AP)显著大于稳定组(P0.05),有明显塌陷趋势;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直径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休克组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肠系膜上动、静脉的管径变化以及下腔静脉周围"光环征"CT形态学改变对预测创伤性患者低血量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着一定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25℃下,研究4种酵母浓度(A:1×104 cells/mL,B:1×105 cells/mL,C:4×105 cells/mL,D:8×105 cells/mL)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氵蚤)在高酵母浓度组下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197 ind./200mL、2 311 ind./200mL、4 545ind./200mL和8 985 ind./200mL.在高酵母浓度下,发头裸腹(氵蚤)的雄体密度明显大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累计卵鞍数分别为45 ind.、741 ind.、1 282 ind.和897 ind.,含有2个休眠卵的比例分别为24.4%、80.2%、55.2%和39.0%.One-way ANOVA分析显示,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但对发头裸腹(氵蚤)所产的卵鞍数影响不显著(p=0.085).  相似文献   

14.
Cirt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是一种以黄疸、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代谢病。本病文献报道最早见于2001年,以腹胀、乳糜腹为突出表现的病例尚未见报道。今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荔枝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以下简称“平腹小蜂”)是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 Drary)卵期寄生蜂的优势种,本研究以保护天敌为目的,探索三种常用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对平腹小蜂的毒性大小与温度间的关系.实验选用喷雾气压恒定为2kg/cm~2、时间自动控制为3秒的ZHL97型喷雾器系统对荔枝蝽卵平腹小蜂进行药剂处理.结果表明,在22—30℃、70土5%R.H,14L:10D光照条件下.三种药剂对荔枝蝽卵平腹小蜂的毒性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三种药剂对平腹小蜂的毒性大小排序因处理后温度的不同而不同,26℃下与厂家对药剂标定的毒性大小一致:甲胺磷(高毒)>乐果(中毒)>敌百虫(低毒).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11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各种胸部损伤和胸外伤后并发症187例,现对其中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处理的33例(17.7%)进行回顾分析。全组33例,男27例,女6例。年龄7~74岁,平均29.5岁。其中创伤性血气胸22例,创伤性血胸继发脓胸6例,创伤性浮动胸壁和创伤性肺内血肿机化各2例,创伤性乳糜胸1例。合并腹部损伤及多发伤各6例。胸部损伤左侧17例,右侧13例,双侧3例。全组均采用全身麻醉,31例双腔管插管,2例为单腔管插管。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中转开胸。手术包括:血胸清除、胸内止血术8例,单纯肺修补术7例,脓胸清除、胸膜纤维素及纤维板剥脱术6例,血胸清除、肺修补术5例,膈肌修补4例,胸导管缝扎、右下肺楔形切除及左上肺叶切除术各1例。10例采用标准的3切口施术,21例仅用2个切口,2例肺楔形切除及肺叶切除则作4~8 cm小切口。平均手术时间55 min(25~130 min),术后留置胸管平均2.6 d(1~9d)。术后并发症仅1例(3%),为伤口感染,经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均未再发生血胸,亦未见脓胸复发、胸内积血机化或胸廓畸形等。用电视胸腔镜处理经过认真选择的胸部外伤病人时,具有安全、微创、准确、有效的特点,可部分代替剖胸探查术。但对心脏大血管损伤大出血伴休克者,胸腔镜仍有局限性,应选择紧急开胸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7.
1999年至 2 0 0 1年每年 4~ 7月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对栗斑腹种群数量及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三年来栗斑腹种群数量连续下降 .其原因是 :人为干扰导致栗斑腹繁殖成功率及繁殖成活率降低 ,从而导致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 ;研究地区内近几年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也导致了栗斑腹种群数量的下降 ,气温升高 (R2 =0 9964 )、降雨量减少 (R2 =0 84 98)对栗斑腹种群数量下降的影响很大 .  相似文献   

18.
扇蟌科是蜻蜓目均翅亚目的一个种类相对较少的科,主要依赖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进行鉴定分类研究。综述了扇蟌科蜻蜓研究历史和国内研究现状,对文献中提出的分类错误或争议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Platycnemis pierrati Navas、东京狭扇蟌(Copera.tokyoensis Asahina)和Platycnemis.foliosa Navas分别是黄狭扇蟌(Copera.marginipes Rambur)、黑狭扇蟌(Copera.rubripes Navas)和白扇蟌(Platycnemis.foliacea Selys)的次定同物异名;黄纹长腹扇蟌(Coeliccia cyanomelas Ris)、四斑长腹扇蟌(C.didyma Selys)以及六斑长腹扇蟌(C.sexmaculatus Wang)分类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捕食和巢寄生是影响栗斑腹鹀存活和繁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面对不同风险,其行为对策可能不同.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敖伦花和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嘎亥图,通过摆放标本实验,探讨了栗斑腹鹀在捕食和寄生风险下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对捕食者红隼(Falco tinnunculus)反应最强烈;其次为寄生者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对中性对照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反应强度最弱.说明栗斑腹鹀具有识别不同类型风险的能力,并能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应对不同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nicus)群体可依据其头胸部侧面斜纹延伸到头部腹面与否分为2种不同形态变异类型.随机选取室内相同养殖环境下2种形态变异类型F1群体对虾各90尾,分别测量体长(X1)、头胸部长(X2)、第1~6腹节长(X3~X8)、尾节长(X9)、头胸部宽(X10)、第1~6腹节宽(X11~X16)、尾节宽(X17)、头胸部高(X18)、第1~6腹节高(X19~X24)等24项形态指标和体质量(Y)性状.比较2种形态变异类型群体各形态性状与体长的比例参数发现,二者在体形上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两群体对虾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形态变异类型Ⅰ群体的体长、第1腹节宽、头胸部宽、第5腹节长、第3腹节长和第6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形态变异类型Ⅱ群体则以体长、头胸部长、第5腹节宽和第1腹节宽对体质量直接影响显著;两群体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经显著性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质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形态变异类型Ⅰ:Y=-23.789+1.525 X1+5.183 X10+10.889 X11+5.671 X7-4.066 X5-4.054 X16,形态变异类型Ⅱ:Y=-20.533+1.476 X1+4.759 X11+1.573 X2+6.864 X15,2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果可为日本囊对虾生长性状相关选育提供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