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货物捆绑技术是物流安全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智能货物绑带系统。对该系统整体运行结构做了论述,阐述了构成该系统的关键设备原理。智能绑带设备有电机、力传感器、射频电路及控制电路组成;驾驶室控制设备有射频电路、GPRS模块、GPS模块、处理器及监控软件组成,监控软件运行在带Windows CE的7寸触摸屏上,该设备可以实时通过无线方式监控本车所有智能绑带设备。本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大大提高了货物物流的安全性及智能化程度,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环境控制对于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智能环境系统的设备组成,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并且重点叙述了智能节点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张忠兴 《科技资讯》2013,(28):4-4,6
阐述了智能配电网在电力系统发展改造中的重要作用,对电力线载波技术在山西省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结构(主站层、采集设备层),对系统的功能组成进行了划分,最后总结了目前该技术在山西省的应用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4.
《太原科技》2009,(9):F0004-F0004
山西智生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仪器研发、数据处工程应用于一体的科、工、贸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基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研究、智能仪器和设备的研制生产。目前,拥有员工30人,80%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研发队伍由15名具有丰富研发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多数具有硕士、博士学历。  相似文献   

5.
丁爱萍  王永生 《广东科技》2012,21(17):19-20
信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来支持。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集成技术应用将日益广泛。而且可以预计的是,各种智能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将呈现功能日益整合、形态相互交融、工程实施灵活组态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设备技术将成为今后电网建设和改造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从110kV智能变电站中所采用的智能化设备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从智能断路器和电子互感器这两个典型的智能化设备技术在110kV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小区的安防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保障小区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小区各个安防系统的组成,并针对目前智能小区安防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闫洪林  公茂法  李岚冰  李超 《科技信息》2012,(29):397-397,153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并贯穿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个过程。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特征,解析了IEC61850国际标准在教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支撑,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的智能设备来支持。在智能电网中,集成技术应用将日益广泛。可以预计的是,各种职能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将呈现功能日益整合、形态相互交融、工程实施灵活组态发展趋势。因此,在今后电网建设和改造中,需要鼓励和优先采用适用于未来智能电网建设所需的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就是其中的重要体现,本文从数字化变电站系统中一次设备的智能化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就数字化变电站中一次设备智能化应用的意义进行说明,最后对数字化变电站中常用的一次设备智能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基于构件理论的软件开发方法,运用ActiveX技术、系统集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XML语言,对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应用平台HISPF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生成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程序设计自动化领域做了有益的尝试、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凯林  兰松 《广东科技》2013,(22):125-125,30
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在当前的火力发电厂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了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背景,对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的具体应用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促进中低压电气智能终端设备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虚拟化是支撑软件即服务的关键技术。分析并给出了应用虚拟化的定义,探讨了应用虚拟化的优势及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应用虚拟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实现问题,缺乏对应用虚拟化服务质量的研究。从平台依赖性和分布式架构角度将应用虚拟化分为同构或异构应用虚拟化以及本地或远程应用虚拟化,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应用虚拟化的实现原理,存在的典型应用虚拟化软件及其特点。从评测指标和评估方法角度探讨了应用虚拟化服务质量评估方法。最后,针对应用虚拟化在服务质量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应用虚拟化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一般是以静态、确定的方法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它缺乏由应用环境反馈的信息来提高和改善其系统性能的能力.为克服传统软件应用平台的缺陷,在传统的软件应用平台中引入相应的感知与学习机制,形成一个智能化的自适应软件应用平台模型ASAP,使得应用平台在建立应用系统的方法、控制模式和平台的学习方法上有较高的自适应性。该模型可通过利用由应用环境和开发人员反馈的信息来自我改善和调整其性能,并可通过与应用环境的交互学习获取应用软件开发的知识,从而提高和改善应用平台支持应用软件开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应用安全领域教学科研的需要, 开发建设了移动应用安全实验平台。选择Android作为实验系统, 通过在计算机上创建虚拟机与智能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实验单元, 再由多个实验单元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而成整个实验平台。根据移动应用安全的特点制订了实验设计策略, 并依此策略设计了8个模块的24个具体实验, 涵盖了移动应用安全的3个层面; 以具体实验模块的应用为例介绍了平台的使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 移动应用安全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满足了移动应用安全领域教学与科研的需求,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唐以前文论对批评方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意象批评方法的运用;二是对比较批评方法的运用;三是对源流批评方法的运用;四是对摘句批评方法的运用。唐以前文论作为我国古代文论的“武库”,它为不同文学批评方法在后世的拓展、丰富与完善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5.
Web应用系统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研究Web应用的可靠性日益重要.首先定义Web应用失效,引出了Web应用可靠性的概念;通过分析IIS日志数据,收集相应的用户操作和信息传送失效数据,从Web应用软件系统的角度探讨了基于日志的Web应用可靠性评估的可行性.基于网站用户群使用特征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工作量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平均加权技术进行无单位化处理,再设置目标函数经优化得到计算新型工作量的权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工作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工作量计算Web应用的可靠度稳定性较好,可信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STS(Springsource Tool suite)是Sp曲g应用开发的一个强大工具,CloudFoundry是sp咖gSource提供的一个开源云平台。在sTs中通过添加CloudFo蛐dry扩展可支持云应用部署,对云平台上个人虚拟机的服务器及应用进行管理。分析了C10udFoundry的架构组成,讨论了将wleb应用部署到云环境的具体操作过程,重点针对云数据库访问、文档管理应用以及面向消息应用,分析了在云环境下编程要注意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一个网络教学系统样例以及云应用部署的优劣分析。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系统构架是一个在因特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上的网络 商务应用体系.电子商务中间件是一种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的关键件,可用于解决电子商务应用的互连和互操 作的问题.本文将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对电子商务中间件构架中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器、通讯平台和安全平台 做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传统的客户 /服务器二层应用模型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的扩大发行、维护和升级的要求 ,计算机应用向多层应用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着重分析了PowerBuilder的分布式应用的体系结构、分布式应用中服务器端不可视对象及客户端组件的构成 阐述了分布式应用的实现原理 结合典型的三层应用模型 ,给出了用PowerBuilder进行分布式应用开发中 ,创建服务器应用和客户端应用的基本方法 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了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现状、多层分布式应用和Jaguar CTS技术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Jagur CTS技术和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相结合的企业计算机应用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企业现有的网络系统为支撑,实现多层分布式计算机应用系统,给出了一个用Jaguar CTS技术构建企业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20.
从角色网络模型出发,面向电子政务应用集成进行建模.首先对现有角色网络摸型作进一步的整理、抽泉和改进.然后,针对电子政务应用集成的3种主要形式,将改进后的角色网络模型进行扩展,分别提出了SODB-RNM、IOSB—RNM和IODB—RNM.此3种角色网络扩展模型作为应用集成的控制模型,不仅与政府的管理体制保持一致,突出了角色在应用集成中的作用,并可较好地适应电子政务应用集成情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