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已经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国策。明确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为此在对策措施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经济》2005,18(1):5-5
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高度重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要把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2006年召开的广州市自主创新大会和广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会议把率先建立起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为此,广州市的科技发展工作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工作部署,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建设比较完整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各项重点任务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核心,以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创造为突破口,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结合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到实现国家的创新战略目标时,特别强调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相似文献   

7.
建立技术转移新机制,推进自主创新 在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完善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主体的合作障碍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三类主要技术创新主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并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和市场良性循环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方在产学研合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需进一步推进,合作动力尚需进一步挖掘。笔者通过走访蚌埠市部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阻碍因素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建设创新型河南,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推动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这是新时期河南省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建设创新型河南必须要坚持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而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思路进行重大调整,努力消除不利于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把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作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突破口和建设创新型河南必由之路,企业是否成为技术创新的…  相似文献   

10.
宋伟 《安徽科技》2012,(7):17-18
近年来,淮北市产学研结合工作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抢抓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的有利机遇,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次,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校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