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东北寨金矿床严格受岷江南北向构造带的垮石岩断裂带的控制。该断裂可分为8个构造岩带,各带在成矿过程中具不同的控矿作用。构造动力作用于岩体使之产生形变破碎、驱动含矿流体运移、加热、元素活化迁移及组分分异等。断面形态的空间变化既控制矿体的赋存部位,又是构造岩带差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突变界面,其变化显著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张旗锑矿化主要受近东西和北西走向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产状与含矿断裂产状基本一致,单个矿体规模较小,呈透镜状、串珠状产出。集中分布于口子下不足0.5km2范围内,该范围内是构造交接复合部位,构造规模较大,破碎程度较高,蚀变较强,锑矿化受构造蚀变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锑矿化。  相似文献   

3.
对金牙金矿田构造地质及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金牙金矿田成矿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富集是受构造运动及构造形迹控制的。巴合背斜总体上控制了成矿元素的分布;而断裂构造则控制了成矿元素异常的分布。矿床(点)毫无例外地分布于断裂构造复合部位的构造围压、最大剪应力和应变能的低值区,严格受北西向构造(体系)控制。  相似文献   

4.
洪百雄 《甘肃科技》2010,26(7):37-40
三叠系是泰山锑矿的主要含矿地层。锑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主要由北西、北东向构造控制,矿化赋存于褶皱构造的核部或翼部、断裂破碎带及层间破碎带、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两组节理交汇处和节理裂隙中。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阳起石化,其中硅化与锑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碳酸岩化碎裂石英岩型辉锑矿矿石、构造角砾岩型辉锑矿矿石两大类。成因初步认为它具有同生矿源的特征,应属于沉积再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新生代盆-山体制独特,深断裂活动既造山又造盆。活动带集中在山系及山前带,盆地内保存稳定地块区。吐哈盆地北部凹陷不存在大型盖层滑脱型推覆构造带。火焰山构造带受基底逆冲断裂控制,断裂控制背斜圈闭形成。油气沿隐伏断裂伴生的构造圈闭富集成藏。湖-沼相侏罗系含煤系是重要的油气源层,湖相三叠—二叠系亦有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中清镇—修文铝土矿矿集区已探明铝土矿各类保有资源量3.5亿t,但该区因褶皱、断裂构造致使铝土矿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大面积隐伏。通过对区内在次级长冲向斜核部发现的铝土矿地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直接运用向斜构造找矿标志,在该区范围内探索或发现深部隐伏铝土矿可获重大突破,增加铝土矿资源量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九嶷山地区金鸡岭岩体北外带铀矿床控矿(含矿)断裂构造的详细研究,认为控矿断裂构造在其发生转折变缓部位(此处构造带内弧形断层面发育)易形成富矿体,控矿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控矿断裂内部破碎程度影响矿化富集程度;利用上部查明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对深部可能出现的富矿体的产出和规模进行预测,为该地区深部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中辉 《甘肃科技》2009,25(20):45-47,131
肃北县金庙井金矿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金矿床。从矿区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了甘肃省肃北县金庙井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金矿主要受含矿地层、断裂构造两大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重点研究大断裂两侧的次级小断层控制的破碎蚀变带及蚀变带中的石英脉、重点注意在破碎蚀变带下盘部位寻找富矿体。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堡凹陷断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南堡凹陷断裂发育特征分析,考察油气分布与断裂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及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断裂在油气成藏中控制作用进行综合定量研究,并对南堡2号东构造断层圈闭进行油气钻探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源断裂类型控制着对圈闭的供烃能力,断裂活动形成的背形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调节带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发育,断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控制着油气分布层位,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着断层圈闭油气富集程度;T4-51N和T4-21N为两个油气钻探风险最小的断层圈闭。  相似文献   

10.
王中辉 《甘肃科技》2009,25(21):31-33
肃北县南金山金矿床于1983-1989年经该局地质四队进行普查及部分地段详查评价,其金矿储量已达大型。从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了南金山金矿形成的主要地质因素,指出金矿的形成主要受含矿地层、断裂构造两大因素的控制。提出了寻找金矿的有利部位,重点研究大断裂两侧的次级小断层控制的石英脉及破碎带,旨在为今后在该矿区部署金矿普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构造运动对成矿建造或矿液运移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变形,生成褶皱、断裂,为矿液提供运移通道和停积空间,即构造的空间控矿作用;二、构造沟通深部热源,构造运动促使深部含矿岩浆,热液循道运移;构造应力产生流体内压力差,驱动流体由高压向低压部位运移,即构造的动力控矿作用。这就是构造运动对成矿的双重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西铝土矿基本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勇 《太原科技》2010,194(3):74-75
山西省铝土矿储量丰富,含矿地层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下段,矿体层位厚度变化较大,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具有高铝、高硅、含铁等特点,矿石的自然类型以碎屑状铝土矿及粗糙状铝土矿为主。分析了山西铝土矿资源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生物组合特征、沉积古地理环境和地层构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贵州铝土矿露头及浅覆盖区勘查工作已近乎完成,目前铝土矿多为隐伏矿,本次黔中水田坝地区铝土矿勘查主要寻找中深部隐伏矿体。黔中水田坝地区铝土矿位于黔中铝土矿之南东,赋矿层位为石炭系九架炉组(C_1jj),其底板为寒武系娄山关组地层(∈_(2-3)ls),二者为假整合接触。铝土矿的品位、厚度严格受到不整合面上岩溶洼地、岩溶漏斗的影响,平面上变化较大。根据矿区含铝岩系与顶底板的物性差异,本次在黔中水田坝地区铝土矿的勘查中,选用音频大的电磁测深法(AMT)进行勘查,划分含铝岩系与顶底板的界线及含铝岩系厚度,结合地质测量及探矿工程资料综合分析,圈出含矿有利部位,进而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激电测量在甘肃省礼县崖湾金矿床外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鹏 《甘肃科技》2009,25(13):38-42
崖湾金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礼县一柞水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中部,定位于中川花岗岩体东外接触带与高桥一礼县大断裂的夹持区,金矿床严格受近EW向次级断裂构造控制,中石炭统和中泥盆统两套地层不整合接触的断裂构造及附近的断裂构造是金成矿有利部位。金矿化与含硫化物石英脉、硫化物硅质脉、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退色蚀变等热液脉体活动关系密切,有利于激电测量。该区激电中梯测量所发现的激电异常能反映该区各断裂的延伸情况,为矿致异常,而电阻率分布基本反映了测区地质体展布。而激电测深剖面能反映该地段金矿化体(目标体)的延伸情况及埋深,与工程验证的情况基本吻合,找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南八仙地区主控断裂、各级微断裂的形成机理、组合关系以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预测含油气砂体分布。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几何学、动力学对南八仙地区的断裂及微构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油气成藏演化史及储层岩性、物性特征确定了复杂断裂系统的油气富集模式。研究认为,仙北断裂是受马仙断裂影响下的反S型右旋三级走滑断裂,控制南八仙中浅层构造带的形成,伴生各级张性微断裂由西向东发散,发育斜列带、羽状带、马尾带3种微断裂构造样式。南八仙油气田属于同源油气,两期成藏,其中,中浅层油气藏是构造岩性次生断块油气藏类型。建立了断层控油、微构造控油、沉积相控油3种油气富集模式,确定了仙北断裂羽状带中单层厚度小的滩坝砂体内微构造是油气富集区域,据此在油气富集区部署5口开发井,试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库布苏金矿床处于东准噶尔造山带南侧库布苏金矿带,区域内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构造线总体方向为NW~SE向展布,金矿体及矿脉受区域多阶段构造演化作用,含矿热液在后期挤压作用下从岩浆房沿早期入侵岩脉的边部裂隙运移至破碎部位并沉淀下来,矿体大多赋存于强应变构造带的次级断裂和裂隙中,含矿脉岩多具典型的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特征,本文通过研究矿区构造特征以及含矿岩脉(闪长玢岩等)形态特征,总结矿区成矿标志及内在规律,为矿区及附近找矿提供较为详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敦密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控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敦密断裂带地质组构和物性等特征为基础,研究该断裂带在黑龙江境内构造活动规律,分析其东部含煤盆地的控制特点,研究表明:J3~K1及E2含煤盆地是古老的东西向构造与敦密断裂带的复合部位所控制的沉积盆地,依此理论发现了新的镜泊含煤盆地.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贵金属与控矿构造研究表明,断裂构造,特别是次一级断裂构造是最重要的控矿构造。文章对F1断裂的性质特征、及旁侧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F1断裂与金矿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石炭系内幕钻探的探井、评价井试油获高产油流,显示了巨大的勘探潜力。断裂带石炭系逆冲推覆于二叠系、三叠系及侏罗系地层之上,受长期挤、压、扭、转应力作用,石炭系内幕地层沿低密度塑性地层易于应力释放,形成背斜、向斜及断背斜。研究区由南至北由叠瓦构造向反冲构造演变,中部叠瓦构造加反冲构造,北部反冲构造加逆冲岩席;石炭系内幕发育爆发相凝灰岩,其次为溢流相玄武岩、安山岩,试油结果表明,各种岩性均含油,含油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物性和裂缝发育程度。断裂发育部位也是各种微裂缝发育的部位,油气沿深大断裂及伴生次级断裂富集,将是该区石炭系内幕下步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及地质调查,深入了解相山矿田含矿断裂构造特征,选取成矿差异较大的邹家山和云际铀矿床的含矿断裂构造进行研究探讨,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发现邹家山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钛铀矿、钍铀石、铀石;云际矿床铀矿物主要为:钛铀矿、铀石。对两个铀矿床同种主要铀矿物微区进行化学分析及对比,发现除U含量有起伏外,Ca、Fe、Zr的含量,邹家山矿床均低于云际矿床;受邹石断裂控制的铀矿床铀矿物中U与Zr含量成负相关,而受火山颈东部北东向断裂控制的铀矿床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