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Cr—1Mo—V—Nb耐热钢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分析了9Cr-1Mo-V-Nb与几种常用耐热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表明试验的各种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良好.各焊接接头回火后焊缝区的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这与9Cr-1Mo-V-Nb钢正火回火态的显微组织相类似,但晶粒相对粗大.9Cr-1Mo-V-Nb同类钢焊接接头过热区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局部地区有少量δ铁素体.9Cr-1Mo-V-Nb钢与合金元素较低的异类钢焊接接头过热区的晶粒长大程度较同类钢为甚,碳化物聚集长大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热模拟“阶冷”和等温脆化等试验方法,对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的回火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R自理时,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对回火脆敏感,其敏感温度范围为450-550℃,但当炉管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对回火脆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铁研试验和热模拟试验,对8mm厚9Cr-1Mo钢的焊接预热温度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不预热焊接时并没有产生冷裂纹,指明了国内外标准中对9Cr-1Mo钢焊前预热温度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通过计算绘制了不同线能量和板厚对应的预热温度曲线,为这种钢材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小铁研试验和热模拟试验,对8mm厚9Cr-1Mo钢的焊接预热温度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不预热焊接时并没有产生冷裂纹。指明了国内外标准中对9Cr-1Mo钢焊前预热温度规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通过计算绘制了不同能量和板厚对应的预热温度曲线,为这种钢材焊接工艺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提高温度时效模拟长期运行21/4Cr-1Mo钢不同的显微组织状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光体球化是21/4Cr-1Mo钢组织变化的主要特征;随珠光体球化程度的加剧,材料的常温拉伸性能、高温蠕变和持久性能变差;最后研究了组织损伤和蠕变损伤,提出了长期运行21/4Cr-1Mo钢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35CrMo耐热钢的激光焊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00WCO2激光器对35CrMo耐热钢进行了深熔焊接研究,得到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讨论并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及其它因素对激光焊接质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热模拟、“阶冷”和等温脆化等试验方法,对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的回火脆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R处理时,9Cr1Mo钢炉管焊接接头粗晶区对回火脆性敏感,其敏感温度范围为450~550℃,但当炉管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对回火脆性不敏感。炉管不预热焊接时粗晶区的韧性优于预热200℃时的韧性。试验还证明,工作应力对粗晶区回火脆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手工电弧焊,闪光对焊,焊接热模拟及焊后抗H2S应力腐蚀试验等方法对30CrMoVTiAl的焊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0CrMoVTiAl钢的焊接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工艺对其焊接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利用H-800透射电子显微镜详细研究了2.25Cr-1Mo钢焊接接头中重要强化组M2C碳化物在蠕变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材料原始组织中的Mo2C以针状形态分布于整个接头显微组织中,其在焊缝中的尺寸比母材中的最小,随着蠕变时间的延长,母材和焊缝中Mo2C的平均尺寸都不同程度地长大,并伴随着片状Mo2C的析出,部分针状Mo2C的断裂溶解,促进了M6C碳化物的析出长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热作模具钢3Cr2W8V和4Cr5MoSiV1钢的耐磨性、高温拉伸、冲击性能及热疲劳抗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Cr5MoSiV1钢的高温强韧性优于3Cr2W8V钢,且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及热疲劳抗力,更适宜做摩擦压力机热锻模.  相似文献   

11.
耐热钢12Cr1MoV蠕变性能的描述和外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泛用于电厂主蒸汽管道的耐热钢12CrMoV的蠕变曲线进行了研究,将恒应力蠕变与恒载荷蠕变进行对比。证明原始的θ-ConceptProject方法可以成功地描述恒应力蠕变,但它不能用于恒载荷蠕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冷冲模具钢7CrSiMnMoV(CH-1)热处理的特点,控制淬火最佳温度范围,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寿命实验表明CH-1钢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对Cr20-Ni1-Mo2-Cu1高铬铸铁的终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为磨机辊轮类零件所用材质制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着色探伤、低倍检验、金相分析、显微硬度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分析了某化肥厂一段转化炉炉管沿异种纲焊接融合区的爆裂事故。研究结果表明:4Cr25Ni20钢与1(1/4)Cr(1/2)Mo钢焊接融合区,在500℃左右, 近20000小时的运行中,1(1/4)Cr(1/2)Mo钢接近融合线部位,由于碳向焊缝扩散而发 生脱碳现象,沿异种钢的融合线折出薄壳状脆性碳化物相,融合区硬度升高,这是导 致融合区韧性下降,引起炉管沿融合线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9Cr18Mo和GCr15两种钢的腐蚀,磨蚀和腐蚀疲劳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2%-5%硫酸,1%盐酸,40%硝酸,3.5%NaCl水溶液和蒸馏水中,9Cr18Mo的抗腐蚀性能优于GCr15;在含0.02%与5%沙量的沙浆中,9Cr18Mo的年磨蚀率低于GCr15的数值;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烧结温度对Fe-Cr-Mo-C系试样密度及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实现烧结致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烧结工艺,在1160~1260℃范围内,Fe-(13~20)Cr-1.5Mo-(1.8~3.6)C粉末压块可实现液相烧结致密化,制得密度大于7.3g/cm3,硬度HRA70以上的高Cr烧结铁基材料.适宜的液相烧结温度随C含量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及其激光表面熔化处理的42CrMo钢的显微组织和旋转弯曲疲劳强度.结果表明,42CrMo钢经淬火+中温回火和淬火+高温回火后分别获得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再经激光熔化处理后,表层为熔凝层,其组织为树枝(M+A′)+树枝间(M+A′+M3C),A′的体积百分数为19.6%;次表层为固态相变层,其组织为M+A′,在近熔凝层处A′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5.4%.淬火+中温回火42CrMo钢的疲劳强度σ-1、σ-1n均高于淬火+高温回火42CrMo钢.对缺口进行激光熔化处理可以提高σ-1n和降低缺口敏感度q,疲劳裂纹源移至次表面  相似文献   

18.
表面屈服限与疲劳极限间的关系方信贤王惠齐(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福州,350002)1试验方法表面屈服限测量在MSF-2M应力仪上进行.试样为40Cr860℃淬火不同温度回火、38CrMoAl调质、W6Cr5Mo4V2退火和1130℃淬火550℃回火3...  相似文献   

19.
双金属MEL结构杂原子分子筛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2O存在下双金属CrCo-、VCr-、VCo-、VNi-、CrNiMEL结构杂原子分子筛对环己醇、2-丁醇、2-丙醇、环己烯的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及H2O2浓度对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不同,活性亦不同,其顺序为环为已烯〉环己醇〉2-丁醇〉2-丙醇;CrNi、CrCoMEL分子筛活性较高,而VCo-、VCr-、VNiMEL分子筛活性较低,反应温度和H2O2浓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纯铁表面进行Ni-Cr-Mo-Nb多元共渗,结果表明,双层辉光了子Ni-Cr-Mo-Nb多元共渗可以在工业纯铁表面形成合金元素成分呈梯度分布镍基表面合金层,对双层辉光离子Ni-Cr-Mo-Nb多元共渗存在的成分离析现象从合金元素的扩散原理探讨了其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