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7):46-46
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泰生物)成立于2000年8月,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等生物药物,拥有包括抗体人源化和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为主的完备的抗体开发及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技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百泰生物公司已建成占地22300平方米,包括符合国家GMP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生产基地,正在安装1000升全自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线。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主持的“抗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属于生命科学技术领域中预防医学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作为一类新兴起的生物工程药,抗病毒人源基因工程抗体以其对人体无免疫原性,无污染源,特异性抗病毒疗效及连续规模生产可行性等优势逐渐成为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一类可替代血源性免疫球蛋白的新型抗病毒感染生物工程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抗体类药物以其安全有效、特异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国际药品市场上一大类新型治疗和诊断剂。目前,美国食品和医药管理局(FDA)已批准了约37种治疗性抗体药物,全球有超过200家公司正在研发治疗用单抗药物。与正常组织相比,已经证实许多抗原在一些特定的肿瘤细胞过度表达,因此肿瘤治疗是抗体药物临床应用很多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医用人源抗体是当今新药研究的重点。科学研究已证明,患者含有抗疾病抗体基因。因此,从患者外周血中构建抗体基因库,筛选抗体是开发人源抗体新药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一种慢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着眼于肿瘤病灶的清除与杀灭,但无法防止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这些治疗在打击肿瘤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造成伤害。免疫细胞过继转移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后发展起来的抗肿瘤第四大疗法,也是现代西医兼顾“驱邪与扶正”的抗肿瘤疗法。由于T淋巴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主要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6.
抗体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能高选择性地结合相应的抗原,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清除和调节功能。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可迅速获得所需的抗体,对抗体的结构及功能进行改造,以及大规模制备所需的特定的功能性抗体,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抗体药物是国际生物医药领域近10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药物种类。抗体药物从研发到产品上市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全面综合突破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是是国家"863"计划首批支助项目,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现已基本完成国家"863"计划的各项指标,目前正在进行藤黄酸的临床研究.并于2003年抗肿瘤一类新药藤黄酸成功转让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让经费180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首创,产生了较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普遍认为,表面纳米化技术和低温渗氮技术是目前在纳米材料领域较有实用前景的技术之一.表面纳米化即利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材料的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制备出具有纳米结构的表层,但是基体仍然保持原有的粗晶状态,借以改善和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如疲劳强度、抗蚀性和耐磨性等.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化学方法使链霉素先与羧甲基羟胺合成链霉素-肟,然后链霉素-肟通过碳化二亚胺交联剂与BSA或OVA交联,分别合成链霉素-BSA、链霉素-OVA两种完全抗原,用合成的链霉素-BSA免疫的BALB/C鼠脾细胞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1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链霉素的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8A1),并制备其单克隆抗体腹水。该株单克隆抗体腹水间接ELISA效价在10^-6以上,抗体类型及亚类为IgGl,轻链为K链。单克隆抗体的链霉素50%抑制质量浓度为43.12μg/L。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对链霉素和二氢链霉素有特异性反应,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青霉素、氯霉素其它抗生素没有交叉反应,表明该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食品中链霉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紫杉醇(paclitaxel)是一种从红豆杉科红豆属(Taxus)植物树皮中分离的二萜类化合物.紫杉醇高度亲脂,几乎不溶于水.上世纪70年代初,紫杉醇被证明有抗肿瘤活性,其抗癌机制独特,主要是诱导和促进微管蛋白聚合、装配,稳定微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1992年美国FDA首次批准紫杉醇用于治疗其它化疗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卵巢癌,后又批准用于铂类药物难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目前已有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等40多个国家批准紫杉醇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对晚期、转移性卵巢癌、乳腺癌、肺癌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金刚石和石墨本出一源.化学向人们揭示了它们的共同元素--碳,导致差异的是不同原子的排列,以及它们的互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1999,(17):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人α-干扰素(Human Interferon-α)被证明在治疗各种病毒性疾病以及多种肿瘤疾病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人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及其亲和层析技术,是生产临床级α-干扰素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由于应用于临床的α-干扰素纯度要求极高,传统的分离纯化手段难以达到要求,只有采用亲和层析的方法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又在国内部分地区出现.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呈快速发展态势,一周之内已波及11个省份.如何更好地提高疫情防控成效,成为各界关注热点.在10月23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创新药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寻找新冠肺炎的有效用药,是当前医药研发领域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席卷全球.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已造成2亿多人确诊感染,夺去了400余万人的生命.面对这样一场大规模传染病流行,全球医药卫生领域紧急行动起来,在疫情防控、疫苗研发、临床治疗等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试图在疫苗和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上取得突破,以求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势头,从根本上战胜病毒.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大脑萎缩症为大脑皮质的一种变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因素有中枢神经系统胆碱能递质变化,金属铝的毒性作用,慢性病毒感染,脑反应抗体作用及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2-13
海洋源生物医用材料功能独特、资源丰富,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之一.壳聚糖、海藻酸类海洋生物医用材料产品经多年临床应用,其用于伤口护理、组织工程产品等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证实.我国的海洋源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但仍存在多、小、散、低等问题,缺乏领军企业,产品技术附加值低、核心竞...  相似文献   

16.
肝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发展有效的治疗手段极为迫切。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土壤",调控肿瘤微环境可改善肿瘤恶性表型,抑制其发展与转移,是肿瘤治疗新策略的突破口。利用纳米技术,发展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药物,在改善肿瘤微环境的基础上增强抗肿瘤效果,将成为抗肿瘤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竞争的新的制高点。本项目将根据肿瘤微环境的特点,拟通过精准自组装、微纳加工、纳米特性控制、多价态递送等多种技术手段,发展纳米药物先进制备技术和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纳米技术新策略;同时,在纳米药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的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纳米药物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转运、代谢的创新方法研究,实施纳米药物和免疫微环境干预等联合治疗策略,以实现对肿瘤细胞外基质重塑、细胞内在信号调节和细胞外在信号调控,干预肿瘤免疫微环境,实施肿瘤干细胞靶向,从而实现项目关于发展基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纳米药物及临床转化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4-44
肿瘤靶向治疗,尤其是抗体靶向治疗已被公认为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策略。FDA已批准的8种肿瘤靶向冶疗抗体新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和疗效,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制开发肿瘤靶向治疗新药的关键和核心是发现和获得有价值的肿瘤分子靶标。肿瘤分子靶标是指能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癌细胞表达的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2):19-19
面源污染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其中农业化肥、农药大量而不合理地使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则是造成农村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通过合理的灌溉、施肥与控制排水,有效控制农田面源污染,减少农田氮、磷流失,实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正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前沿课题.但目前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下农田水肥运移机制并不明确,农业水污染防治体系尚未建立,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
当今能源危机成为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太阳能的有效利用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太阳是地球生命之源.一年中太阳辐照在地球表面的能量相当于130万亿吨煤的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1万多倍.按目前太阳的质量消耗速率计,可维持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免疫网络理论,β型抗独特型抗体(Ab2β)能有效地模拟外部抗原的三维结构,诱导产生类似外部抗原产生的特异的免疫反应。Ab2β模拟原始肿瘤抗原已经在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诱发了抗肿瘤免疫效应,显示其成为一种新的癌症免疫疗法的前景。将免疫网络理论应用于鼻咽癌的主动免疫治疗研究,首先用杂交瘤技术以鼻咽癌细胞株为免疫原,制备了一系列抗鼻咽癌的单抗(Ab1)。并以Ab1与钥孔戚血蓝素的交联物为免疫原,再次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针对Ab1的V区的抗独特型抗体(A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