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就是力量》2006,(1):76-76
近来,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其“八面风文丛”中,又推出了由田松博士撰写的《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过科学话语的迷雾》一书。按照通常的分类标准,此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科普著作,但按照更新一些、更宽泛一些的概念,此书显然是普及型科学文化的典型读物。  相似文献   

2.
如今,图书已经越做越精美,读者对图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图文书的流行就表明了这一点。其实就科普书来说,也是一样。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印制华丽的科普书出版,而且定价也不便宜。其实,书的形式与质量都是重要的,而且前者要更为本质。当然内容与形式两者都出色是最令人满意的书。在这种意义上,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之书——影响人类历史的250项科学大发现》一书,可以说是这种新型科普书的一个典型代表。按照出版者的说明,《科学之书》是一本图片丰富的科学故事书。但我却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本通俗的科学史。因为此书选择了人类有史…  相似文献   

3.
<正>按照惯例,每年岁末,英国《自然》杂志总要围绕一些重要科学进展及事件的中心人物评选出当年度的十大科学人物,2014年也是如此。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深太空探测、癌症免疫疗法、微型机器人阵列、天体物理学、数学、干细胞疗法和结构生物学等。以下为《自然》杂志评选出的2014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彗星跟踪者:安德烈·阿克马佐——引导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进入深太空探测冰世界的前试飞员二十年前,安德烈·阿克马佐(Andrea Accomazzo)因为桌上的一张字条与女朋友  相似文献   

4.
好书推荐     
《科学24小时》2023,(2):44-45
<正>推荐书目:《上帝掷骰子吗》推荐理由:此书将带领读者开启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物理发展的道路,亲身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拓土。其间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有来自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范宗理 《世界科学》2003,(3):18-18,17
核糖体是制造蛋白质的分子工厂。最近,《科学》杂志上报道了有关核糖体调 控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的合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苏联《知识就是力量》记者就科学方法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约请方法论学家Степин教授所作的回答。原题为:《多变世界中的方向标——科学方法论的意义和展望》,载于该刊《科学家谈自己的工作》专栏。现将其中论述料学研究步骤的演变和科学方法论的作用及其发展前景两部分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翻译规律从事翻译。我们主张按照翻译层次的内在规律进行翻译。翻译单位可分为六个层次:音位(字位)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фонем(гра-фем)、词素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морфем)、词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слов)、词组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словосочетаний)、句子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предложений)、话语层(переводнауровнетекста)。这最后一个层次——话语层就是篇段层。本文的目的正在于借助话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揭示话语层的内部结构规律,提出话语层翻译  相似文献   

8.
正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明媚阳光的灿烂;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验跋山涉水的艰难;经过种种不易,才能充分体味幸福生活的快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近一年多的经历,让我真正体会到这些话语的深刻含义。父亲准备做手术前一个礼拜,哥哥姐姐不在省城,为确保万无一失,素来内向的我不得不独当一面,先后多次与院领导、主刀医生沟通。手术顺利结束后,我们决定去北京的大医院,听一下那边医生的康复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能物理学家弗·卡普拉(Fritjof Capra)继1975年发表《物理学之道》(The Tao of Physics)之后,经几年的积累思考,于1982年又发表了《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The Turning Point——Science,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此书很快成为一本影响很大的国际畅销书.最近,由卫飒英、李四南译为中文,即将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转折点》首先分析笛卡尔-牛顿规范,这是以分割的、还原的方法为其特征的力学的规范.这一规范深刻地影响了近代的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对此影响,卡普拉作了富于启发性的独特的分析论述.由牛顿的物理学转变为  相似文献   

10.
《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亦译为《怪诞经济学》)一书出版已有六周年了,此书通过统计学和经济学领域内的一些概念和观点尝试探索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问题。该书问世之初立即走红,成为一部非小说的畅销书。到2011年,全球销售量已超出400万本,并衍生出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人与科学和自然的呼唤 ——简介《科学随笔经典》丛书 《科学随笔经典》丛书是一部中外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撰写的图文并茂的随笔文萃,全书反映了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历程。除科学知识外,还包含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  相似文献   

12.
<正>我急切地、几近贪婪地期待着每周《自然》和《科学》这类杂志的到来,并且马上翻阅物理科学——不是生物和医学——的文章,而后者或许是我应该先读的。物理科学让我在孩提时代第一次体会到了魅力。在最近的一期《自然》杂志上,有一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写的令人兴奋的文章,介绍了  相似文献   

13.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苏联于1975年出版了俄译本。苏联《自然》杂志专门组织了对这本书的讨论。此文是讨论中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认为,库恩的观点原则上没有什么新东西,却包含了一些缺陷,主要是:(1)混淆了历史上正确理论(尽管是相对的)与错误理论的界限,从而背离了对应原理;(2)把科学革命简单化了,从而忽略了科学革命的不同等级;(3)看不到科学发展的多样性——不同学科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比重,以及它的局限性——科学按指数增长的发展已近于饱和,将出现新的发展方向。这些看法,在苏联科学界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文章原载苏联,1976,№.6。译文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14.
正玛丽·萨默维尔这位苏格兰数学家和作家塑造了我们对科学的思考方式,在19世纪的知识界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数学家和作家玛丽·萨默维尔(Mary Somerville)于1834年出版的《物理学联系论》(On the Connexion of the Physical Sciences,又译《论物质科学的关联》)一书,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创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书对天文学、实验物理和化学的明晰阐述得到她同时代人的普遍赞誉,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科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但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  相似文献   

15.
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去年底推出专刊——《年度突破》,公布了该杂志评选出的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在上榜的10项重大科学突破中,生命科学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6.
铁拳柔心     
科幻影片有很多种——有反映爱情的,比如《源代码》;有破解谜团的,比如《普罗米修斯》;也有揭示哲理的,比如《迷雾》.而《铁甲钢拳》这部"铁拳对铁拳"的硬汉式打斗科幻片,所展现出来的却是一番浓浓的亲情. 这是一部"近未来"科幻作品.所谓"近未来",就是发生在一个可预见的未来年代的故事.这部影片问世于2011年,而影片中的故事却发生在2020年——真是近得不能再近了. 在影片所描述的背景下,观众仍十分迷恋拳击运动,却觉得传统拳击不够刺激,他们需要更大尺度的暴力与血腥.于是,机器人拳击运动出现了.  相似文献   

17.
这次,在这里所推荐的,是一本颇为奇特的“科普”书。说它是科普书,可以有许多理由,例如,它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看世界”科普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面,也讲了许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内容;说它奇特,则是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本推荐者所见到的唯一一本专门讲述“民间科学爱好者”题材的书。此书的副标题“江湖中的科学”,也明确地说明了此书的主题。一方面,由于此书在目前的唯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此书讨论的内容对于相当多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注意,在此书中,这个概念与“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有着某种警示作用,并且在叙述中涉及到了科…  相似文献   

18.
她是波提切利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的原型,但却死因不明——迫使我们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探寻历史的真相——1510年5月17日,伟大的文艺复兴画家波提切利辞世。临终前,他请求友人:"请将我埋在西蒙奈塔脚边!""西蒙奈塔?那个美后吗?"友人诧异地追问,"可她已经故去34年了。"这位令波提切利魂牵梦绕的女子——西蒙奈塔是谁?层层迷雾中的西蒙奈塔西蒙奈塔的一切都很神秘,有关她的说法多数模棱两可,甚至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报道了科普出版社出版的《潜海世界》、《走近科学》等中国科普图书。以"为了年轻的读者——来自中  相似文献   

20.
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最近已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复刊.1985年11月5日上午,《科学》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纪念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科学》杂志主编周光召主持.他回顾了《科学》创刊后在中国现代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介绍了这次复刊的一些情况,并表示要继承《科学》的光荣传统,把复刊后的《科学》杂志办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