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0):56-57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是隶属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的专业认证机构,是中国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IECEE)多边互认体系(CB体系)的国家认证机构(NCB)和国际认证联盟(IQNet)、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亚洲认证网络论坛(ANF)以及国际机动车检测委员会(CITA)的正式成员,是国内“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正式获得日本政府授权成为国内首家PSE强制认证机构;获得德国KBA授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但中国木材资源消费也在稳步上升,林产品加工出口也呈快速增长态势,因此中国林产业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环保组织攻击的目标。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认证已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相关认证体系研究与应用是我国目前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通过介绍联合国成立的科技机构、联大历年通过的与科技相关议题、在国际科技活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取得的科技成就,说明联合国在促进全球科技进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及提高全人类生活质量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后,文章以我国科技创新对世界的影响为例,进一步阐明联合国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平台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学的非国家化与国家化的变迁中,分析了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同的合作形式,指出了当今国际合作的新特点,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与发展”(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与科学的非国家化,由此给我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科学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基础研究向全世界开放,吸引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与发展”机构,进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当前,发达国家早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已把发展服务经济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国策。我国开始进入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国际国内服务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对服务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面向服务经济发展科技支撑的重点技术方向。本研究对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我国服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底地震勘探最新方法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深海耐压材料工艺的突破和海上高分辨精细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海底地震勘探方法逐渐成为热点。一方面,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逐渐向四维发展,在海上布设漂缆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海底电缆或检波器也被应用到海上复杂油气区块的精细调查中去;另一方面,新能源研究与深水油气技术的突破,同样需要高频与低频型海底地震仪器。本文讲述目前国际上海底地震勘探新方法与仪器设备的发展和我国在海底地震勘探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调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中长期科技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碳交易体系的发展,左右碳价格的核心技术标准手段:碳足迹标准及认证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哥本哈根会议后,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快制定低碳经济相关标准,国内外碳足迹标准、认证及碳足迹测算方法等方面的发展,提出加快建立我国重点产品碳排放标准、建设我国碳足迹数据库、制定主要产业“碳足迹”应对预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企业市场竞争力关系的分析,说明ISO14000认证已经成为打破国际绿色壁垒、进入欧美市场的准入证,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可以节能降耗、优化成本、满足政府法律要求,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针对我国再生水、雨水利用相关生产企业及项目应用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围绕国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求,通过调研国内外再生水、雨水利用认证的推广经验和政策措施情况,并结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对我国再生水、雨水利用的认证技术体系进行研究,促进了再生水、雨水利用认证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水处理和过程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专项技术。本研究以SCI讲论文和专利这两种重要的科技产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主要研究了纳滤膜技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国际对比,研究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研发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生物医药研发关键活动的需求出发,结合网格技术及其“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思想,指出可以通过网格技术的应用,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进行生物数据与信息的整合,共享仪器资源,并开展协同研发工作,实现对生物医药研发活动的支持,以提高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30-31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我国燕麦育种技术水平;通过选育加工专用型燕麦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燕麦主产区的生产水平;通过燕麦深加工技术和新型健康食品的研究,延长燕麦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课题实施,使我国燕麦整体技术水平、产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推进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燕麦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刘鹰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3):19-20
海水设施养殖是世界各国开发海洋的重要发展战略方向,也是我国新时期向海洋领域拓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开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低耗的海水设施养殖技术研究,大幅度提升我国海水养殖产业技术水平,对提高养殖产量、改善养殖品质,增强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2-42
随着我国资源战略由陆地走向海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在国家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海洋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是海洋开发活动与海洋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支撑。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应用,美、法、德等国家近年来相继攻关了水下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高效、经济、布网灵活、作业范围广、能同时执行多个水下目标的水下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术语学,标准化与技术传播(Terminology,Standardiz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TSTT'91)”国际学术会议于1991年7月2日至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奥地利、日本、荷兰、美国、波兰、德国、马来西亚、南朝鲜、卡塔尔、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术语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徐志坚出席了开幕招待会,并向与会代表致词。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钱三强,国家教委副主任兼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国家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鲁绍曾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向大会致词。国际标准化组织术语委员会(ISO/TC37)秘书处及国际术语情报中心(Infoterm)所在国奥地利的驻华大使布科斯夫先生和国际术语情报中心主任兼国际术语网执行主席加林斯基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向大会致词。我国知名学者,原国家语委主任陈原教授作了“术语学、标准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专题报告。奥地利术语学派创始人之一费尔伯教授因故未能到会,向会议提交了“术语学、科学学与信息科学”的书面报告,并委托加林斯基先生代为宣读。这次会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除上述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出席会议外,还有苏联、印度、孟加拉、智利、西班牙、法国、希腊、达喀隆、蒙古等一些国家的学者在会前或会后来信、寄来论文,询问会议情况,要求获得会议资料等。这次会议也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重视,我国科技、教育、新闻、出版、辞书编纂、语言文字、大专院校、图书情报、标准化、工业部门、军队等都有代表参加这次会议。会议收到了有关“术语学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学科”、“术语标准化”、“术语与辞书编纂”、“汉字术语协调与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术语工作与技术传播”等方面的论文100多篇,并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这些论文既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有术语标准化活动与动态介绍,还有有关专家从事术语工作的心得体会。50多名专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这次会议收到的论文中,有关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的论文比例很大,这说明术语工作已经引起计算机界专家的重视,也说明我国的术语工作开始向计算机化发展。术语数据库及其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将会对电子辞典、专家系统、知识库系统、机器翻译系统以及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产生积极影响。这次会议强调了汉字术语协调的重要意义,并将该项内容写入了会议最后通过的“倡议书”中。这次会议也涉及了中国少数民族术语问题。内蒙古、新疆、中央民族学院的代表都论及了这个问题,有的论文还提出了我国少数民族术语如何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民族术语的协调问题。会议主席,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所所长易昌惠在闭幕词中代表中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达了我国愿意更多地参与国际术语标准化活动的愿望,并表示愿意承办下次ISO/TC37会议。术语是知识传播、技术传播、科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等的工具。术语标准化的研究与发展,对科技、教育、出版、贸易、语言研究以及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这次会议,通过中外学者的交流,对促进我国术语标准化的研究与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术语标准化领域内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为这次会议发了通讯稿,人民日报、中国日报(英文版)、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技术监督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会议都进行了报道。 注:这次术语研讨会的文章将由全国名委主办的《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刊物专辑刊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13,(1):68-68
目前我国高坝大容量水库建设快速增长,发展针对水库地震的监测预报预防技术,研究水库地震的成因、活动特征、与天然构造地震的差异等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泥工业建设循环型生态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表明 ,2 1世纪国际水泥工业将向绿色产业化方向发展。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水泥工业也应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本文从技术与经济角度 ,利用实证案例 ,对绿色水泥工业实现综合利废成为绿色生态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本文认为 ,正是由于水泥工业实现对工业和城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因而被赋予“生态、环保型绿色工业”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质量安全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渔业和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水产养殖领域的质量认证在近几年逐步兴起,并且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现状,阐述了中国水产养殖产品认证的特点,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9-20
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等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装备上的广泛应用,基于GPS的农业机械导航技术与装备发展迅速,成为现代智能农业机械与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农业机械智能导航技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际已经实现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GPS的农业机械智能导航技术可有效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避免叠行或者漏行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土地利用率,显著提升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