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浅谈立体构成在建筑造型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设计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立体构成是构成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设计艺术的基础.本文从立体构成的含义、发展和特点及其元素、形式等方面谈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以其优秀的造园手法闻名于世,而留园则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在建筑设计、场地规划、景观设计、装饰设计等方面无处不体现着古代建筑和造园师对形态构成的重视.本论述从形态构成的定义着手,结合留园在建筑、景观方面的造园特色,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以及色彩构成三大构成要素对留园的形态构成进行逐一分析,充分体现古代建筑和造园者对形态构成手法的巧妙运用.通过这些分析,旨在引起广大建筑和景观设计工作者对形态构成设计原则的足够重视,以期在现代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更加充分地应用形态构成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上以一定的材料、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成的形体。立体构成研究的是形态的空间转换,而这正好对应了包装设计中的造型问题。与其它诸如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道理一样,包装的纸盒造型设计、器皿造型设计都是由其本身的功能来决定形态的,是根据被包装的产品的性质、形状和重量来决定的。将立体构成的原理合理地运用在解决包装的造型结构中,是较为科学的一种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4.
构成艺术中的点、线等基本元素,贯穿着整个的艺术创作领域,建筑设计固然也不例外。这些构成元素为建筑造型设计提供了设计思维和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创作者来说,每一个新的工程设计就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设计者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成自己的创作,通过设计作品的从平面到色彩、空间、立体的构成的创作,来表现创作者对该建筑设计内容及风格的主观理解。如果设计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驾轻就熟的丰富的专业知识,一眼便能够洞悉出它的利弊所在,适当的运用建筑设计的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6.
周冬梅 《科技信息》2009,(11):109-109,123
随着时代与科学的进步发展,光立体构成(分为光体固定构成和投射动感构成)的现象也越来越引起艺术家与人们的关注。从城市夜景.室外的霓虹灯、建筑、街灯到室内商场、宾馆、舞厅的装饰照明,从节日欢快中的彩灯组合、烟火,喷泉水柱的激光交又光束构成到清静悠闲的灯光、灯笼、星火构成,所有这些光的构成表现,虽然没有造型中的硬质和重量,但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看成是材料元素,去把握构成三维立体的造型形态。当今世界,一些灯光、烟火设计大师,也正是运用其构成美的原理,才表现出光的种种神奇魅力效果。当今设计天地,构成无处不在.构成设计原理,在整个艺术设计过程中,我认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立体构成中的造型设计原理不但是基础设计与专业设计的衔接关键.更是通向光体固定构成(意指发光体依附造型本身,固定不动)之霓虹灯设计的关键桥梁。  相似文献   

7.
读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阅读平面投影视图,想象其空间立体形状。虽然看图的重点最终要落实到立体,但点、线、面却是构成立体的基本元素,是阅读立体视图时的基本思维材料。因此掌握点、线、面的读图方法和原理,能为以后立体的读图学习与实践夯实根基。  相似文献   

8.
立体构成是研究三度空间的三维形态,在遵循形式美原理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定美感的、全新的三维形态的过程,而室内空间中大多数造型又表现为多种形式、形体的组合,这些形体正是由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的元素来共同创造的,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结合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可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先分析了贵州当前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特点,分别从生态特征、人文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提出了适合贵州地区实际情况的植物造景方法.所有这些似乎都在提醒我们,景观设计是一个严肃的课题,由于美化的目的有偏,导致了居住区环境设计走入歧途.纵观世界景观发展历程,一直是围绕着建筑设计为重点展开的,而景观学中的建筑构造物,水体,植物,山型组合都能形成生态美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0.
一、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英语课堂教学就是诸要素通过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从立体的角度看,英语课堂教学的诸要素是构成目标、时间、信息、认识、训练等五部分.这是个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周翔 《工程与建设》2022,36(1):77-78,8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传统文化与历史底蕴的滋养下,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形成了各具特色、别出心裁的建筑形式.通过对现代建筑设计优秀案例的解析,开展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三个角度分别对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构件设计、现代建筑色彩、现代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现代建...  相似文献   

12.
所谓四维历史观,就是把历史上的每一事物或现象都作为一个时空元素,所有的时空元素构成了一个四维立体历史全息网。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时空元素的集合,历史的发展就是时空元素的运行。四维历史观的特点是:整体性,层次性,全息性,运动性。运用四维历史观研究历史,就是把历史上已然的、若然的及应然的所有事物和现象放在四维立体历史全息网中进行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13.
梅建平 《科技资讯》2012,(5):208-208
立体构成作为一门研究形态创造、造型设计的独立性学科,是设计师们进行包装设计的重要依据,设计师们往往通过学习立体构掌握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来拓展包装设计的思维。文章主要从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块材还有肌理这五个基本要素入手并结合例子,具体研究立体构成在包装造型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平面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是三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设计语言。这三大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之一,在设计教育界中备受重视和关注。平面构成设计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熟练掌握设计方法,为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平面设计也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平面构  相似文献   

15.
一“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是指一种造型观念,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训练方法.它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单元(包括不同材料)重新组合为一个新单元,并赋矛审美意义的可视形象.它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给合,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构成”的训练过程就象一个作家学习词汇和语法那样,是一种对基本规律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构成”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空间构成”,它包括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二是“时间构成”,它包括静的“构成”和动的“构成”.在教学中一般是“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作为最基础的训练课题.“平面构成”是把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主要限定在二维空间范围内描绘形象.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维空间,而是依靠图案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所形成的幻觉空间.“立体构成”是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并以实际的厚度、高度、宽度来塑造可视、可触的形象.“构  相似文献   

16.
薛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0,(32):253-254,256
服装是以人体为基础的立体造型艺术,服装的立体造型构成是服装空间感的重要表现,通过对服装立体造型构成的概念特点的论述,特别是服装的内外空间构成的表现,从服装空间的角度来全方位的审视和思考服装的构成形式,对其空间感造型构成方式方法所作的系统分析,可以非常有效地让我们认识服装的立体空间状态,并围绕着这空间状态进行设计,从而使我们的设计更具内涵,更具雕塑美感。  相似文献   

17.
立体构成课程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专业基础教学的必修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从包豪斯课程体系延续至今以来,正面临着与当前多元化教育格局相对峙的尴尬境遇。立体构成应该从传统的基于"物"的设计,转化为策略观念的设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在立体环境中的生成、互动、和观念上的体验,当是现行立体构成课程考虑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是从事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基本方法,建筑行业有必要开展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深入研讨。该研究以现代建筑设计为工作中心,提出了创新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思考,在描述现代建筑设计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建筑设计构成的要素,提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提供了控制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要点与方法,希望能够从创新的角度重新界定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做到对建筑设计方式、方法创新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立体构成中的一朵奇葩——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型是立体构成中的一朵奇花,任何内在的情感都是需要造型来传达和表现的,在茫茫人海中,世界万物都是以他们各自存在的形态而存在的,而这些形态都是以各种造型形式出现的,没有造型也就没有立体构成,造型的美丑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好坏.  相似文献   

20.
宋佳娣 《科技资讯》2007,(36):137-138
教学问题的发见是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决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核心而教育模式是依照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构建起来的结构形式.根据立体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的探寻立体构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反思立体构成教育模式中存在的谬误并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