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之友》2015,(4):24-25
<正>"梅花剪"起源于中国剪纸之乡——孝义,这里素有"千年秦汉遗风,中华剪艺奇葩"之称,郭梅花将独特的红、黑东方代表色与传统吉祥元素相融合,以剪代笔,纯手工制作,创作出阴阳交错、视觉新颖的艺术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剪纸艺术表现风格。黑红之交黑红之交,运用剪纸的对称美,黑红的对比、剪贴、套色,在一阴一阳中求变化,加强了视觉感和厚重感,丰富了剪纸单一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2.
<正>郭梅花生于剪纸之乡孝义,自幼受母亲启蒙,后经专业院校深造,经过40余年的执着探索,逐步形成了以民间剪纸为依托、以吉祥元素为符号、以历史人文为题材,阴阳相间、红黑交错、视觉新颖的艺术风格。她,一个民间艺术家,经过学院派的洗礼,成为新型的剪纸艺术大师。多年来,她的剪艺品广受赞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还将其誉为"梅花剪"。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乃中华腹地,孝义是三晋腹地,大地上的文明深藏其间,历岁经年,终于养育出各种艺术精灵。孝义皮影便是耀眼的一种。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  相似文献   

4.
<正>在孝义,剪纸是每一个农村妇女信手拈来的技术,通过最简便、最原始的工具材料——剪刀和纸,代代相传,延续继承了中华"孝义"汉民族最本原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大胆的创造。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5.
<正>一张红纸透着喜庆祥和,一双巧手如行云流水,在青光闪闪的刀剪下,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展现。在孝义,剪纸题材广泛,内容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力。有以寓意、谐音、象征意义的福、禄、寿、喜、如意、连年有余、岁寒三友、竹报平安、鹤鹿同春等吉祥图案,还有以时节为题材的十二生肖图案以及孝义的民间传说故事。孝义剪纸植根于生活之中,现代生活又赋予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如今每逢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或礼仪庆典,处处可见剪纸的  相似文献   

6.
<正>日本剪纸是在"二战"后中日友好活动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深受中国剪纸的影响。日本剪纸有切纸和切绘之分,切纸即剪纸,注重剪纸艺术语言的运用。切绘即剪画,更多的则是借鉴绘画形式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7.
山西乃中华腹地,孝义是三晋腹地,大地上的文明深藏其间,历岁经年,终于养育出各种艺术精灵.孝义皮影便是耀眼的一种. 孝义是块神奇的土地,胸过汾河,背靠吕梁.此地人不单能耕善种、自给自足,还创造出各种艺术,或唱或演,亦雕亦画,以抒发情感、慰藉自己的心灵,其中戏剧尤甚,孝义皮影便是此中的精粹.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民间剪纸多通过"口传、耳闻、手教"的方式世代相传,因而无法脱离群体的审美意识而独立存在,所以,中国多半剪纸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也秉承了集群体共同审美意识为一体的传统民俗剪纸符号化纹样和剪刻方式,但郭梅花在继承传统单色的剪纸基础上,以"黑、红"对比、拼连,"红、白、黑"重叠、套剪、粘贴为表现手段,独创红·白·黑的艺术方法,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语汇,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新绛县剪纸艺术分布广泛,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的传统装饰艺术。如今,在新绛县众多的剪纸艺人中,尤以年近八旬的剪纸艺术大师段吉庆和其女段朋喆为出类拔萃者。耳濡目染停不下的"手工"艺术造诣受先天禀赋左右,更离不开后天的熏陶与耳濡目染。段朋喆出生于新绛县一个剪纸技艺极为普及的村落——刘峪村,"小时候看奶奶用一种蜡光纸剪出许多云朵和花,做出许多五颜六色又小巧玲珑的云头鞋和各式各样的衣服祭神,感觉既神秘又好奇,于是我就学着帮奶奶剪纸。"段朋喆  相似文献   

10.
<正>剪纸在山西是一种很普遍的群众艺术,它伴随着三晋大地上数以万计的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年头,见证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民间剪纸融入吉祥寓意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边远地区交通闭  相似文献   

11.
异域"剪"影     
日本剪纸是在"二战"后中日友好活动交流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深受中国剪纸的影响.日本剪纸有切纸和切绘之分,切纸即剪纸,注重剪纸艺术语言的运用.切绘即剪画,更多的则是借鉴绘画形式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12.
山西孝义皮影戏历史悠久,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在孝义民间的皮影戏有两影戏和碗碗腔影戏,文章从皮影人物的面部、服饰、色彩的特征来浅述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15,(4):26-27
<正>郭梅花的剪纸作品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其剪艺风格彰显了一定的市民化、世俗化和商品化倾向,体现了大众文化情趣在剪纸艺术中的审美关照。可以说,郭梅花剪纸是新时期游走在传统民俗和现代艺术中被"雅"化了的民间剪纸艺术。她的艺术表达与哲学思想也在其剪纸作品中自成一体,展示着生命的大美,大有"朗朗乾坤,不与万法为侣"的美学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孝义市是我国皮影发祥地之一,既有"土生土长"、源远流长的皮腔纸窗影戏,又有从陕西传入、吸收当地戏曲"营养"自成一体的碗碗腔纱窗影戏。金元明清近千年间,皮影在孝义一直长盛不衰,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15.
<正>"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叟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偶儡吟》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木偶戏(又叫傀儡戏)的逼真传神。皮影、木偶、碗碗腔,的确,孝义三宝,人尽皆知,尤其对土生土长在山西境内、孝义本土的乡亲父老而言,作为对家乡民俗的褒赞和对戏剧艺术的执着崇拜,争相传颂三宝中观赏性相对突出的木偶戏曲,更是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山西民间,年过半百的老大娘和淳朴俊秀的姑娘,常常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或刻刀,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以剪纸的形式自然、灵活地展现在纸上。剪刻成的镂空花样,贴在窗户、门笺、碗橱、粮囤、畜栏等处,借以装点生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在山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本期传承文明,我们将跟随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传承人郭梅花一起感受这门古老手工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山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古建筑大省,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人们均能耳熟能详,而对于山西地域内的近代建筑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但社会和城市的发展是不能忽视的,不管地域、人文或者其他原因也不能阻断它的发展,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交融和碰撞,本文以孝义民居为例,对近代孝义古县城的近代建筑的文化表征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于翔 《科学之友》2009,(12):49-51
山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古建筑大省,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人们均能耳熟能详,而对于山西地域内的近代建筑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但社会和城市的发展是不能忽视的,不管地域、人文或者其他原因也不能阻断它的发展,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交融和碰撞,本文以孝义民居为例,对近代孝义古县城的近代建筑的文化表征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孝义,郑兴"割股奉母"之处,不仅因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于世,又因是我省戏曲品种最多的一个市而被誉为"戏剧之乡"。皮影、木偶、碗碗腔,孝义市的文化三绝,现已成为孝义文化的特色和亮点。孝义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戏,是三绝中最具观赏性的一类,其特点是真人在下、木偶在上,艺人通过插于木偶上的一根木杖和两根操纵木偶手的细铁棒来操作整个木偶,发展至今,已成为集表演、音乐、制作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古装扮相的木偶,在操控者双手的搓、捻、掂、点、转等指令下,做着捻须、鞠躬、回眸等表演,常引得观众拍手叫好。作为孝义"三宝"之一,孝义木偶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偶戏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用木头刻成各种人物、兽类等偶像,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艺术。木偶戏又分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铁线木偶戏四大类。孝义木偶戏即属于杖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