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根据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建立以地心为圆心,黄赤道交线为Z轴,Z、Y轴平面为黄道面的直角坐标系。通过单位圆到余弦函数的变换,具体分析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相对位置变化。将太阳系天体对地运动分解成其对地心的波动和自转运动,并推导出太阳、月球、七大行星相对于地球的理想波动运动方程,分析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波动式螺线运动,并给出螺线要素,指出实际运动时的修正方法.以从角度的周期性变化描述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位置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太阳系天体对地球的波动、自转和波动式螺线运动轨迹。呈周期性变化;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螺线运动轨迹与太阳系天体、地球上某参照点间的绝对距离无关,只与太阳系天体的对地心的横向幅度(距离比值)、角度、地球自转角度、黄赤道夹角相关。最后对太阳直射点进行分析,并用计算机模拟五大行星对地球波动运动方程曲线,且对此进行了叠加。叠加结果表明,太阳系天体对地某点波动呈周期性变化,说明文中推导与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新近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发现者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及其同事。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的临时国际代号为“2002LM60”,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1 290 km,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一发现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距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冥王星绕太阳运行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40倍,但那还不是太阳系的边缘。天文学家早已发现,作为太阳系家族成员的彗星,他们在远离太阳的时候,通常…  相似文献   

3.
美国天文学家去年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再次动摇了冥王星作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地位。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为1290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  相似文献   

4.
最近,美国天文学家新近在太阳系边缘地带观测到一个除冥王星之外个头最大的天体.发现者是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及其同事.新发现的这一天体的临时国际代号为"2002LM60",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1 290 km,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位于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这一发现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距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这是常识大家都知道.  相似文献   

5.
太阳的奥秘     
太阳能源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太阳系成员的能源都是太阳给予的。那么,太阳能又从哪里来?以前,有人认为太阳能量是燃烧煤炭得到的。然而计算表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太阳上1秒钟至少要燃烧13亿亿吨精煤。可是,即使太阳上全部是精煤,也只能燃烧6000年,而太阳已经存在46亿年了。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影响.末文论述了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及对地球的旱、涝、风灾与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自古以来,人们只能凭裸眼观察来了解天体现象;16世纪初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开启了望远镜观测时代.观测波段逐渐覆盖了γ射线、X射线乃至可见光、红外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人类对太阳系的了解也得以逐渐深化.人类对太阳系的探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从探测月球开始,逐渐发展到对地球邻近行星(火星与金星)、其他行星、各类小天体以及太阳和行星际空间太阳风的探测.人类的空问探测,由近至远,由易到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实现了对太阳系各层次天体和太阳系空间的253次探测.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一组国际天文团队观测到了太阳系内最远的天体,并暂将其命名为2018VG18,或者更亲切地称它为"Farout"。Farout距离太阳120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为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而在此之前观测到的太阳系内最遥远的天体阋神星(Eris)距离太阳约96个天文单位。不过,  相似文献   

9.
 《起源、世界和生命:2023—2032年行星科学和天体生物学》是美国科学院发布的第3份用于指导太阳系探索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规划文件(简称2023规划报告),涵盖科学探测任务、基础前沿研究和先进探测技术等,内容丰富前瞻,引起各界关注。该报告还首次包括了行星防御内容,新增了对空间科学人文和社会价值的阐述。本文解读了该报告的核心内容,指出它聚焦行星起源、太阳系天体(不含太阳)的结构和演化、生命和宜居性3大科学主题,建议美国新实施大中小型系列空间科学任务、继续推进既往2013规划报告推荐的在研任务,并力争在探寻太阳系地外生命前沿与交叉科学领先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从地球与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之间的关系出发,介绍了地球自身及其在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中的13种不同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知     
太阳在爆炸中诞生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认为,太阳是在活动剧烈的环境中形成的,而不是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在宇宙某个角落里,于尘埃和气体的漩涡中安静地诞生。太阳系各大行星的形成过程与太阳本身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新理论将全面影响人们对太阳系所有天体诞生和演化过程的理解。天文学家认为,这还有助于在太阳系外寻找生命。  相似文献   

12.
左庆林  房建军 《科技信息》2008,(14):158-158
Kuiper带是近10多年来天文学的一大重大发现,它是目前已观测到的太阳系的边界。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公布的kuiper带天体的最新的数据,用SWIFT积分器对这些天体的轨道进行了时间反演模拟,得出距今数亿年前的太阳系边界的天体距离分布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一、行星成员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定义: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11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二、矮行星成员包括冥王星和谷神星等。定义:与行星同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三、太阳系小天体定义: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行星和矮行星条件的物体。太阳系“新家谱”  相似文献   

14.
正小行星虽小,但是却是宇宙这一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地球来说,犹如一柄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行星是什么?小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小型石质天体,直径通常在10米至1000公里之间,小于10米时则称之为流星体。通常所说的小行星仅指内太阳系(木星轨道以内)的小天体。小行星由未并入太阳系行星的小星子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观测研究小组日前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两颗气态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天体系统,在迄今发现的天体系统中。该系统结构与太阳系最为相似。研究发现,该恒星的质量和两颗行星的轨道半径及其质量,恰好相当于太阳、木星和土星三者的质量与轨道关系同比缩小约一半。参与研究的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伊藤好孝等认为宇宙中与太阳系相似的天体系统并不罕见.这或许将成为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科技简讯     
美科学家宣布发现太阳系内第十大行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7月29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的第十大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最新发现的天体被临时命名为“2003UB313”,它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与太阳距离的3倍,也就是大约97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太阳系中最远的星体,是“库伊伯尔星带”里亮度占第三位的星体。  相似文献   

17.
55 Cancri系是已发现的太阳系外众多行星系中的一个,其中心天体类似太阳,周围有4颗巨行星.最内部的行星e是2004年新发现的,质量与海王星类似,但到中心天体的距离却仅为水星到太阳的1/10.这类行星在外太阳系具有典型性.为了探索该类行星的轨道稳定性问题,本文对行星e进行了106年的轨道演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除了与相邻行星的2:11共振点外,行星e半长径在小于0.0388AU范围内的轨道都是稳定的.该结果意味着,在类太阳恒星的周围,类海王星质量的行星可以稳定在近距离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天体的后牛顿重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和讨论了太阳和某些行星产生的广义相对论的后牛顿重力改正,并与牛顿引潮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力的后牛顿效应可能影响太阳系某些天体的运动和演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万有斥力原理阐述了太阳系天体运动的本质,并以万有斥力为基础建立了天体浮力原理。天体浮力原理揭示了天体量子化轨道半径、天体半径、质量、密度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论述立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太阳系天体运动进行的大量验证,证明万有斥力及天体浮力原理是客观的量化理论。从而为客观认识天体运动的本质和掌握天体运动的规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奇闻怪事》2013,(6):38
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冥王星,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所以也是太阳系里最冷的天体。最低温度可降到华氏-390摄氏度。冥王星的表面全是冰,因为极度的寒冷,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天比年长众所周知,地球绕地轴一周是一天的时间,绕太阳一周是一年的时间。每一个行星这样运转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