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白番红花球茎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对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液料比三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并通过白番红花球茎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研究白番红花球茎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白番红花球茎多糖的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428 W、超声时间为45 min、液料比为57.8∶1(mL·g-1),多糖实际提取率为7.54%.白番红花球茎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其清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78.5%、57.9%、45.3%、79.8%.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白番红花球茎多糖的工艺合理可行,并且白番红花球茎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荞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了苦荞芽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g/m L.在此条件下,苦荞芽多酚的提取量高达83.51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苦荞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3.36μg/m L和185.76μg/m L.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优选小秦艽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小秦艽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100倍量70%乙醇,提取时间30min,小秦艽花总黄酮显示出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黄山石耳多糖的复合酶法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实验确定复合酶的最佳添加量为每0.2g样品中添加240U纤维素酶、720U果胶酶和2 400U木瓜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优化石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出最优条件,即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h,pH值为6和料液比1∶40,该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2.52%;通过单因素和L9(33)正交实验优化石耳多糖的醇沉工艺,得出最优醇沉时间为5h,醇沉温度为5℃,乙醇体积分数为80%,此时多糖最终提取率为10.52%。黄山石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石耳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2.95%、74.58%和70.87%。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西鼠尾草粗多糖,应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对甘西鼠尾草粗多糖进行脱色素、脱蛋白处理得到初步纯化多糖,并对粗多糖和初步纯化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甘西鼠尾草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1:1 m L/g、提取时间2. 7 h、提取温度75℃、超声波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甘西鼠尾草粗多糖的提取率为6. 56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清除自由基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O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清除率达64. 34%;对DPPH清除活性最大清除率达83%.  相似文献   

6.
研究冬瓜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探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功率对冬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然后以正交试验确定其适宜提取工艺。通过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所提得冬瓜多糖的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来表征冬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时间及料液比对冬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P<0.05),超声波辅助提取冬瓜多糖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提取功率380 W,此条件下冬瓜粗多糖得率为13.15%,相比于热水浸提法,得率提高50%以上,提取时间缩短1/2。当冬瓜多糖浓度为5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7.91%、99.64%、74.48%。超声波辅助提取能显著提高冬瓜多糖的提取效率,且冬瓜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取超声波辅助的方法从发芽糙米中提取植物甾醇,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植物甾醇的提取量作为参考因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分析,通过正交实验对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方法进行了条件优化.结果表明,由乙酸乙酯为提取剂,在条件为料液比1∶12,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时,植物甾醇提取量为3. 98 mg/g.抗氧化性的研究发现,发芽糙米植物甾醇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Fe~(3+)自由基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当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6. 77%;对OH~-清除率为80. 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56. 6%.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法,以余甘子果为原料、SOD酶比活力为指标,考查液料比、磷酸缓冲液pH、超声时间、提取温度对余甘子SOD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及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拟合原理,以SOD酶比活力为响应值,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建立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余甘子SOD工艺的多元回归方程;同时采用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提取出的余甘子SOD粗酶液进行了抗氧化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超声波法提取余甘子SOD最佳工艺为液料比5∶1 (mL/g)、磷酸缓冲液pH值7.8、超声时间19 min、温度50℃,在此工艺下进行3次平行验证得到SOD酶比活值为(557.22±9.36)U/g(FW)·h,与模型预测值573.36 U/g(FW)·h误差为2.90%,误差值小于5%说明模型可靠性高;余甘子的SOD粗酶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7.41%,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也可达到93.36%,且抗氧化性优于同等浓度的VC;优化后的余甘子中SOD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SOD粗酶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水提法提取满天星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满天星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满天星粗多糖提取率为1.8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满天星水溶性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当满天星多糖浓度在0.30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10.
以家蝇幼虫为原料,以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全因子试验的方法,分别对提取条件中的甲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三因素进行研究;通过二次回归方程解得出最佳配比为甲醇体积分数为36%,提取时间为4.8h,提取温度为18℃。经试验表明,在此条件下提取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9%,与理论值接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法和L_9(3~4)正交试验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参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提取溶液、浸渍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影响;应用DPPH法研究丹参花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并比较不同提取溶液所得挥发油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影响丹参花挥发油收率的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料液比、浸渍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渍6 h、蒸馏8 h、料液比为1∶18,此条件下丹参花挥发油的收率为0.0935%。DPPH实验表明丹参花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与挥发油浓度呈正相关性,蒸馏水、饱和氯化钠溶液、pH=1的硫酸水和pH=1的饱和氯化钠硫酸水4种提取液所得挥发油对DPPH的IC_(50)值分别为1.07、1.03、1.45、1.40 mg/m L。通过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所得丹参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易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百合花挥发油,并测定了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百合花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018 5%,在0.350~7.00mg/m L浓度范围内对·OH的清除能力为3.13%~73.65%;在0.20~1.20mg/m L浓度范围内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39.13%~84.06%;通过与VC作为清除剂进行对比,以IC50作为参数,其对·OH的清除能力弱于VC,而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可见,百合花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活性,一定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可作为一种挥发油提取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随机森林算法在树木水分预测模型中高维度变量筛选困难及精度较低的问题,研究基于递归特征消除(RFE)与随机森林(RF)的融合算法,构建幼龄沉香(Aquilaria sinensis)可见光图像与叶片含水率的估测模型,探索适合幼龄沉香生长的水分条件,为实现沉香幼苗水分亏缺程度的无损监测提供可行方法。【方法】以2年生的名贵树种沉香为研究对象,用相机获取4种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幼龄沉香可见光图像,提取15种图像特征,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法筛选沉香叶片最优的图像特征子集,然后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沉香叶片含水率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将RFE_RF模型与常规随机森林(RF)以及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相比较,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利用递归特征消除和随机森林融合(RFE_RF)算法筛选出幼龄沉香叶片图像的标准红光值(INR)、饱和度(S)、矩形度(ER)3个特征,并以此作为模型自变量。【结果】与重度水淹胁迫相比,幼龄沉香对于长期重度干旱胁迫更加敏感,且干旱时间超出2周时幼苗叶片严重受损,威胁沉香生长;沉香最适叶片水分生长范围为50%~65%,适度增加水分,有利于沉香生长。基于RFE_RF融合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敏感度、特异性、误报率和精度分别达到88.64%、85. 31%、14. 39%和91.62%,优于LSSVM模型效果;与RF预测模型相比其敏感度提高3.34%、特异性提高10.87%、误报率降低36.83%、精度提高13.39%。【结论】基于RFE_RF融合算法建立的沉香叶片颜色、形状特征与含水率的模型,解决了随机森林过程中高维度变量选择问题,提高了RF在林木水分预测模型中的精度,实现了沉香幼苗叶片含水率的无损估测和诊断,为珍贵树种在经营管理中对水分进行准确管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得率的影响. 并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总黄酮和多糖的提取工艺. 此外,通过进行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清除实验,考察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 正交实验优化得出的提取时间3 h、料液比1 ∶ 3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70 ℃为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该条件下提取到的火龙果果皮总黄酮和多糖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87 mg/g和114.05 mg/g. 在373.44 μg/mL时,抗坏血酸对DPPH ·、ABTS自由基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95.25%、99.57%、89.99%;而火龙果果皮提取物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64%、60.84%和61.77%,数据表明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对照品的2/3,证实火龙果果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豆腐柴含有丰富的果胶,具有多样的药理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优化其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果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来研究豆腐柴果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豆腐柴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635 W、提取时间29 s、液料比20:1(m L/g),该条件下果胶提取率平均值为20.31%.豆腐柴果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考查指标,通过星点响应面法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FE)工艺优化研究.结果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油的SFE最佳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工艺条件分别为26 MPa、56℃和77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油提取率可达6.718%.结论采用SFE结合星点响应面法优化了紫苏废弃物中挥发油的最佳萃取工艺.本方法具有简便、精确、快速、提取率高的优点,为紫苏产品的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生素C(Vc);侧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mL、8.0 mg/mL、2.0 mg/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寻找新的天然抗氧化物,采用单因素试验、中心复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腺叶桂樱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测试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60%乙醇,提取温度为48℃,提取时间为4 d; 该条件下,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73 μg GAE/g DW,870.37 μg RE/g DW,DPPH的清除率为32.46%.该条件下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5%,由此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可行.由此表明腺叶桂樱叶的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处理功率和超声辅助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槲蕨总黄酮产率为研究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槲蕨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了超声波提取的槲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槲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为1:30.00(g·mL-1)、超声功率为450.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8.00%,在该优化条件下槲蕨总黄酮的产率为1.452 mg·g-1.抗氧化研究表明:槲蕨总黄酮对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这说明槲蕨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