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空气致敏花粉污染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气花粉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略的评价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一直没有适合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特点的花粉观测仪器,阻碍了我国大气花粉的监测预报研究工作与国际同行的接轨和进一步的推广.因此介绍一种新型空气花粉的采集仪器,它集合了发达国家花粉标准采样装置的优点又适合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特点,并给出了仪器相关性能在外场观测实验应用中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为我国大气环境中花粉监测和预报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隧道狭长单台测量机器人难以完成监测任务的问题,利用测量机器人在自动变形监测上的优势,开发地铁隧道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采用多台自动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构成监测网;相邻测量机器人之间通过测量公共点联系,利用地铁隧道两端站台的稳定基准点和原始观测数据对多测站转换参数进行整体平差,并对监测点高程进行球气差改正,实现地铁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高精度处理.给出系统硬件及监测方案,并在同济大学测量馆的走廊和地铁10号线龙柏新村隧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监测系统实现了自动采集监测数据、计算机和测量机器人之间的数据通讯、数据的自动存储和处理,能够准确、实时地得到监测结果,独立完成无人值守的自动变形监测任务.试验结果显示,在一般观测环境下,系统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即使在隧道中也能达到毫米级.  相似文献   

3.
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是强化污染源监管,提高环境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具有法律效力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总量考核、监督执法、排污申报核定等工作的基础.由于我国环境自动监测监控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较完善的管理细则与技术规范与之相配套,致使自动监测监控数据法律效力存在缺陷,影响了自动监测监控数据的实践应用.要改变环境自动监测监控数据的法律效力缺陷,一是应确立数据的法律证明效力,要求有证据能证明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性;二是应明确环境自动监测监控数据的所有权,以明晰相关方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介绍环境空气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安装与调试,分析自动监测系统与季五日法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对设备的软、硬件工作环境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5.
房屋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对于老旧房屋的自动化健康监测十分必要。本文在此背景下,优化自动化监测数据的预处理流程,使用Python丰富的“库”资源构建预处理程序。程序使用灰色关联法对数据进行可信度评估筛选数据,利用箱形图筛选异常数据,并对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进行插补替换,最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平滑数据以降低数据离散度;自动化监测设备因自身特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监测数据校核自动化监测数据的数据比对方法,以保证自动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最后使用拟合曲线实现变形监测数据的短期预测,预测精度达到0.1%,有效预测时间约10天,最终的结果满足程序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新鲜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粉为材料探究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制方法,为实现无人机的辅助授粉提供可能。【方法】以广西广泛种植的“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新鲜花粉为材料,通过测定花粉液中花粉浓度与花粉生活力来确定最优的油茶液体授粉花粉液的配方。【结果】当花粉液中的黄原胶、蔗糖和硼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10%和0.015%时,“岑软2号”和“岑软3号”油茶花粉的稳定性与生活力可以得到最有效地保持。【结论】最优油茶花粉液配方为油茶无人机辅助授粉提供了可能性,并可一定程度上解决因花粉资源限制而导致的油茶坐果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蜡梅品种花粉粒扫描电镜特征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对蜡梅3个品种群共21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对观测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花粉粒为中等大小,近扁球形至圆球形;蜡梅花粉外壁纹饰可分为蠕虫状和拟蠕虫状两个类型;蜡梅品种间花粉形态比较类似,但在纹饰细微特征、花粉粒大小、萌发沟长宽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区分品种的辅助依据;花粉形态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存在差异,花粉形态与内被片和中被片颜色并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通过对测量设备和供电方式进行改进,实现了设备应用于野外长期监测,具有无人值守、数据自动测量和远程传输的特点.依托自然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延安野外科学观测基地,选择典型黄土斜坡,应用该设备建立了集改进的电阻率层析成像和多种传感器为一体的监测网,原位获取了黄土斜坡电阻率与对应位置含水率的长期动态监测数据.结合室内试验与原位监测数据,建立了黄土电阻率与含水率的对应关系.将基于电阻率监测数据反演得到的含水率与基于传感器监测的含水率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较好,说明应用改进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测量技术对黄土斜坡水分入渗过程进行监测具有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处理通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空气、江河水质及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规范不统一,不同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和经验不能相互继承和交换的问题,分析了各类自动监测系统所记录的数据类型,针对以上数据进行记录、处理的技术差异,以及实现各类自动监测数据综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监测数据时间代表性机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用处理技术,尝试探索、建立便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陈星  张志峰  李翻翻  温广军 《工程与建设》2023,(6):1748-1750+1767
随着边坡智能化监测设备的普及,监测仪器的采集频率越来越高,产生了海量监测数据,而且可以自动化发送数据,无须人工定期采集。边坡监测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边坡灾害预警,而预警模型的建立需要基于对历史监测数据深入分析。为解决不同监测平台数据与图像显示格式不统一、人工处理数据费时费力且易出错的问题,基于Excel-vba对边坡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自动合并所下载得到的存储在Excel中的监测数据,合并后自动将数据调成统一格式并自动绘制图形,同时实现批量导出图片并重命名,方便后续数据展示。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气传致敏花粉调查及其与气候条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urkard采样器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对深圳市气传花粉浓度进行采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数据.深圳全年均有花粉飘散,每年出现2次花粉高峰期,在春季﹙2~4月﹚以木本花粉为主,在秋季﹙9~12月﹚以草本科花粉为主.调查的主要科属花粉种类基本相同,依次为禾本科、松科、木麻黄科、杉科、大戟科、桃金娘科等.气传花粉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每日花粉含量及分布规律与日照时数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负相关.深圳全年都有花粉传播,出现春季和秋季2个花期,且花粉浓度、种类及分布规律与气候条件相关性很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深大基坑人工监测中监测不及时、监测数据精度低、监测数据少等问题,以武汉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利用自动化监测与采集设备获得了基坑变形、受力等监测数据,利用前端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和后端开发工具IntelliJ构建了深基坑自动化监测与智能预警云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在0.4倍支护桩长位置处,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且轴力增长速率随后续支撑施加而降低。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及智能预警平台实现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智能动态预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3.
熊力  崔杉 《科技咨询导报》2014,(10):52-52,54
民航监视系统是对飞行器在空域内的飞行活动进行监视的所有设备的总称,民航监视技术是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通过分析各种民航监视技术,了解民航监视技术的主要作用,然后以机载航电设备的分析介绍为主线,指出各种方式空域监视离不开机载航电设备的支撑;其中重点阐述了飞机导航完好性对空域监视性能的影响及提高监视可信度的方法;最后结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最新运行理念,探讨了空域监视技术的典型应用,指出了空域监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动气象站能见度检测仪多采用光学装置采样,一些雨雪、粉尘等天气因素可能对部分仪器造成镜头污染,导致能见度要素的观测数据不准确。本文针对能见度数据出错率高的问题,通过粒子群算法、BP神经网络,结合马尔科夫链,对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为检验该方法的适用性,本文首先将安徽省不同区域站点的历史能见度数据加入人工误差,然后运用该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检错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标记出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中的存疑数据,具有检错率高、地区和气候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剖面孢粉数据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时,存在较大的地方性差异,本文选取岐山、西峰、耀县、秦安、定西、宝鸡等不同位置、不同地貌类型的几个剖面全新世孢粉资料,利用孢粉百分含量与浓度数据,通过对比统计,得出剖面孢粉组合的地方分异性特征.建议为准确恢复古植被类型,应依据本剖面的孢粉资料分析结果,并考虑大的气候背景条件和具体地点的地理位置,地貌类型等小环境因素决定的地域性规律,来修正古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article deals with the use of tree barks as a natural trap for airborne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in China. The study carried out at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yielded a variety of palynomorphs mostly belonging to tree taxa. New methodologies for extraction of palynomorphs from tree barks have been suggested. Bar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ree taxa, i.e., Paulownia fortunei Hemsl. (Scrophulariaceae), Quercus dentata Thunb. (Fagaceae), and Picea meyeri Rehder & E.H. Wilson (Pinaceae) having different bark morphologies. P. fortunei with a comparatively soft and fissured bark is believed to have a greater potential for trapping airborne spores and pollen grains compared to the stiff and less fissured barks of Q. dentata and the scaly bark of P. meyeri. Old barks yield better data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rapped pollen and spores. The present study throws new light on the modern pollen rain, spore-pollen dispersal, and their deposition in and aroundBeijing Botanical Garden, and other different part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7.
针对横泉水库大坝监测点的类型及分布特点,结合大坝安全对监测系统的要求以及当前土石坝监测自动化水平的发展,提出了横泉水库大坝安全自动化观测设计方案,可供有相同或类似该水库大坝安全自动化观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设计地质公园智能设备的管控系统,可实现开启或禁用拟定设备、远程监控智能设备端口、汇总设备数据、查看和更新设备工作事件信息、实时监控设备运转状态的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通过有线及无线网络把地质公园所有智能设备连接到同一管控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流量信息、数据统计及故障数据等,并能通过手机短信及自动电话拨打方式向管理员发出故障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