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作为长期稳定的碳汇机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碳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分析植硅体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周转,计算其封存的有机碳含量,是进一步准确估算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基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固存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回顾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研究成果,系统论...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对减少大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减缓全球变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发展合理的森林经营策略以应对气候变化,笔者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重点讨论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结构、组成和分布、森林生产力、森林碳库、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影响,论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应或者减缓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森林经营策略,主要包括:①坚决贯彻实施退耕还林政策; ②加强保护天然林; ③制定科学的森林经营对策; ④加速我国碳汇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关系到能否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本文在回顾森林固碳作用和碳储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粗浅看法:探知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和碳通量是调控碳循环过程的必要环节和最大难题之一,样地清查、遥感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与采伐森林资源不存在绝对对立关系,以演替理论指导森林管理有利于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适度经济利用;应重视和加强对中高纬度森林枯落物碳库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自身强大光合作用而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碳库,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会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能力下降并转变为碳"源"。从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方面概述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的影响因子。结合江西省森林现状,从科学利用自然条件、优化调整森林结构、加强森林封育保护、提升森林经营水平、提高现有森林质量5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江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明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对其管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运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费用分析法等价值评估方法,对2015年五马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服务进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2015年五马河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32×109元/a,其中涵养水源价值最高,为5. 54×108元/a,积累营养物质的价值最低,为2. 06×107元/a。6项服务的价值排序:涵养水源价值固碳释氧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保育土壤价值积累营养物质价值。建议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与调控,促进五马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湖泊湿地是我国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碳减排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导致的湖泊湿地退化等限制了其碳汇功能的发挥。笔者梳理了我国湖泊湿地的退化现状与成因,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环境污染对湖泊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总结了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增汇途径:①通过水环境修复技术去除内源和外源污染物、提升湖泊湿地水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等途径提高湿地植物和土壤碳储量;②生物修复可直接提高植物碳储量,进而通过植源碳的输入和微生物作用等过程提高土壤/沉积物碳储量。水文修复和生境修复技术可为生物修复营造有利的水位和生境条件。未来应强化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其碳库的协同关系及机理、水质特征对湖泊湿地碳演化规律的影响、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饱和度和碳汇计量核准系统的研究等,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候驱动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碳循环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其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又是全球碳循环中最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本文主要对气候驱动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做了综述,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和土壤两个主要碳库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基本过程,总结了陆地碳汇的形成机制、研究进展及气候变化对碳失汇的影响,提出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应采用多尺度的研究方法,并简要叙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支撑,与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气候危机的本质就是生物多样性危机。为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加速性破坏影响,减碳是这个阶段必经之路。在系统梳理了减碳与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减碳之间彼此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减少CO2的排放可通过采取能源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还可以发掘生态系统固碳的潜力来减少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控制在大气中CO2的含量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积极作用。同时林业碳汇固碳在植树造林方面与生物多样性之间也存在联系,亦即在人工造林时生物多样性植物将比树木单栽培隔离更多的碳,存在碳生物多样性的权衡。  相似文献   

9.
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分析了中国林草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和核算方法,运用固碳速率法对林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草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和总面积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合理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有利于提高林草资源固碳量,预计到2030年中国林草生态系统固碳量将增加至8.549亿t,总面积将增加至6.467亿hm2。结合中国林草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制约瓶颈,提出了合理规划林草面积、完善碳汇支持体系、加快建设碳汇交易市场、完善碳汇法律法制建设4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22,(13):14-15
<正>“蓝碳”一词最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也就是海洋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蓝碳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了海洋生态系统以及由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组成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盘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指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以及全球贡献等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显著成效,并提出未来中国绿色发展方向应以降碳为重点,统筹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2.
 兴起于21世纪初期的低碳经济,以能源结构、经济结构低碳化发展为核心。概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成就,指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激发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活力,在分析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发挥我国煤炭能源兜底作用和露天煤矿的弹韧性特征,并提出低碳视角下未来我国露天煤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总结了当前露天煤矿山分布、储量和煤种、生态环境、产能调节韧性等特征,以及面临的生态扰动、端帮压煤、小设备作业以及剥采时空失调等问题,提出了解决采矿源头低碳绿色生态减损可持续发展的8项关键技术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十四五”保护与发展的生态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十大生态关系,阐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一系列有关生态关系的生态智慧及生态技术,并对长江、黄河等流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屈志鹏 《科技信息》2012,(1):663-663,672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决碳排放高居不下的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然而,在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中,我们目前仍然缺乏专门法律为转型提供保障。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的能源立法应适时作出回应,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纳入国家能源立法议程,并适时修改相关政策、制度、法规,促进能源立法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增强清洁技术改造能力和控制工业碳排放量,是促进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在达成节能减排共识的背景下,基于因子分析建立了工业碳排放的回归方程,并根据工业碳排放量的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了各个变量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工业碳排放量的抑制作用高于技术水平,并为促进工业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第三方污染治理、加强环境规制力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探讨了建筑业中实现减碳目标的具体举措,分析了建筑业各个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场景,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结合政策、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减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芝加哥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转型,表现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的知识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的演进历程,其特征表现为实施多中心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郊区化拓展,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化转型.芝加哥多中心模式给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应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城市服务化转型升级,建立均衡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与生态转型.  相似文献   

19.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s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Identifying the key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s crucia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ere, variance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s, followed by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transportation, and then the transportation structure. Mean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structure. Therefore, innovative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technologies for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should be studied as the focus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发展建设,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解析“双碳”目标产生的背景和内涵,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了低碳目标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从空间环境、绿色交通、低碳产业、能源循环利用、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